乘风亭立于大君山北面一座大山岭上,南临峭壁,北接盘道,因其四檐张阔如飞,如欲乘风而去,故得名“乘风”,也因其年深月久,不知何人所建,致有传说此亭乃是忽一日间,乘风飞来,故以“乘风”名之。
风卷云引凌慕月自亭南峭壁飞纵上岭,凌慕月见此处四望旷远,遥翠澄明,笑道:“的确是个好所在。
云公子常常来此么?”
风卷云道:“此处是我寻幽探胜偶然所见,因少有人至,是以来过数次观云望天。”与凌慕月步入亭中,问道:“凌姑娘提及六代剑仙,口称先父,不知他老人家可是羽化飞升了么?”
凌慕月道:“我凌家自先祖凌剑仙,至我祖父五代,都以羽化归结,独先父未承仙志。”
风卷云由此想到饮血刀,因有两分明白,道:“想来六代剑仙,必定是个嫉恶如仇的仙侠了。”
凌慕月道:“先父早年执着于正邪之别,如见恶人,必然诛杀,不想日月积累之下,心内煞气萦盘难解,于是造出饮血刀,杀敌除恶之时,便使饮血刀收化血煞之气。
后来先母生了大病,医道难治,先父思量再三,终以他多年的仙修之体借到天力,暂去母疾,但也因此耗尽了多年的修为。
不过先父母二人却过了一百天的自在日子,这一百日中,先父反愈能体悟天道之真实,从而心性愈加清正,《秋水洗心》一曲便是他老人家那些时日中所制。”
风卷云心道:“原来六代剑仙为了救治妻子,弃了仙修之体,此举好生令人敬服。”
又听凌慕月续道:“自先父归去后,羊婆婆便带我出谷历世,但她承先父之嘱,不论我二人在世上见到何等的凶邪之徒,做甚凶恶之事,我二人决不能出手干涉,直至五行神器全数出土,世运将要大变之时,才可视因缘而为。”
风卷云不解道:“不论何等凶邪之徒,做甚凶恶之事,决不能出手干涉?这却是为何?”
凌慕月道:“此是先父恐我年纪太幼,处事失度,日久许会养成有为太过之习,也为使我深切领悟人世本是幻境之真义。”
风卷云不解道:“人世本是幻境?”微思索处,不得要领,施礼请问道:“凌姑娘,我知凌剑仙是悟通天地的,凌家祖上数代得能羽化飞升,必是因此缘故。
在下冒昧,欲向凌姑娘请教天地至理。”
凌慕月笑道:“云公子原已得之在心,本不须向我请教。”
风卷云想一想,道:“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穷神知化,殊途同归?”
凌慕月道:“正是。
我凌家世代所修乃是剑术与灵觉,关于天地之理,便是先祖凌剑仙所传这四句机隐之语,并世代间的一些言传身教,先父以上数代,皆为自行体悟得这四句机隐之语,才得羽化飞升。”
风卷云道:“在下自蒙渔隐老前辈传授此四句机隐之语以来,未尝少思,却总无甚头绪。
还请凌姑娘为在下开解一二。”
凌慕月笑道:“其实云公子乃是具有大悟性之人,若想去到真实境界,只须追求大道之初心不动,终有一日,天地神机自然明悟于心。
此四句隐语,我也还未彻悟,却不能为云公子开解,也许日后云公子先于我领悟个中真义,我还要请云公子来开解一二。”
风卷云深深一礼,道:“大道本是求于无为,在下受教,多谢凌姑娘指点。”
凌慕月道:“云公子不须如此客气。”抬首望天,道:“雨来了。”
风卷云随她上望,隐见一层细细雨珠自空坠下,一时落个满山。
凌慕月就口横笛,随意起调,风卷云听她曲声空静寂寞,心魂仿佛触及了幽远的境地,忍不住抽出水龙剑,以中指、无名指、小指一同轻拨剑身,与她剑笛相和。
一阵清风吹来,凌、云二人似是乘风飘化入雨,感触到了山中草树花木、飞禽走兽、山石泥土,诸般应雨之物,继而自雨界上行,升入无边云境。
二人探身下望,见两个躯体愈加微渺,却是正在踏云远去。
云行愈速,瞬息间离了大君山,飘过了数之不尽的山岳河川,看历了周流不息的世态人情,二人心底同时生出一股悲怜之意:“世人由生到死,不过昏昧无知地讨生计,终久无所作为罢了。”
云行更疾,忽地来至一个非明非暗、无限广大的所在,这里日月星辰尽现一处,二人只感自己真实地存在于此境界,所来之地的躯体却是生长于梦境之中。
蓦地,二人之间再没了彼我,风卷云抬起左手,凌慕月自然伸出右手相握。
云象渐渐开散,凌、云二人携手飞降世间,离地愈近,身体愈重,终于回到大君山上空,再见到自己二人立于亭中的躯体,借着雨幕化入其中,眼前所见便是山雨迷茫之景,耳中所闻便是剑笛相和之音。
凌慕月曲调加快,风卷云转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交换间隔弹剑,白玉古寻笛与水龙剑俱各光芒大放,乐声中透发出极大的喜悦之情,天上雨丝交织成线,连成了一条长龙,龙身上下交织成一条条竹枝。
凌慕月笛音连颤,竹枝间接并成竿,风卷云四指齐弹,长龙便穿游于枝隙之间。
待龙盘绕至竹竿顶端,凌慕月曲调趋缓,风卷云四指击剑之力减轻,落指间相隔也更长,龙竹之形随着慢慢消去,周遭的一切动静似也跟着变缓,甚至没了一点声息。
剑笛曲调愈加悠长低缓,终于收止,便在这一刹之间,天地万物皆归寂静,恒久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