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新造的火炮当然更先进,威力更大,但旧式火炮也不是全部抛弃,还能发挥余热。

比如佛朗机,由于气密性的原因,射程是硬伤,但射速却是优势。在近距离打霰…弹,杀伤力还是不错的。

所以,很多旧式火炮配上炮架和炮车,提高机动性,依然可以为明军的胜利贡献力量。

朱由校也知道孙元化所说的产量比较保守,毕竟铸炮的工匠少说也有六七百人,还能都铺在一门炮的制造上?

而铸炮的流程,什么铸模、浇铸、淬火、退火、打磨等等,朱由校也多少知道一些,要说一天全部完工,也不可能。

所以,肯定是多门火炮或多道工序一起开始,最终的产量是以月计算。

当然,细节不重要,朱由校要的是结果。而孙元化报上的产量,他还是能够接受的,不耽误辽东战事就行。

皇帝看似满意,孙元化才偷偷地出了口长气。他确实是保守地上奏产量,如果万岁提高要求,他也能适当提高一下。

而且,报的产量低,等到月底超额完成,岂不是更能令万岁龙颜大悦?

可如果吹大了,到时候完不成,往大了说可就是欺君之罪了?

朱由校没再询问,而是拿了张纸,在上面画了一会儿,笑着命孙元化上前观看。

躬身立在御案前,孙元化注目看着皇帝所画的图儿。

朱由校指点着解说道:“朕今日给火炮装弹,忽有所悟,便想出了这个东西。可以叫弹托,或许对提高火炮的威力有所帮助……”

前装滑膛炮的炮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比炮口要小。这可能是句废话,比炮口大也装不进去呀!

但炮弹与炮管的间隙,按后世标准用语就是游隙太大的话,发射药的气体泄漏的也多。气密性不好的话,肯定影响到炮弹的射程。

另外,游隙太大还会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火炮射击的精准度。

你想啊,炮弹在炮管中晃荡,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等于是磕磕碰碰地前进。在飞离炮口的一瞬间就会有个跳动。

别小看这一点点的跳动偏离,射程越远,偏离目标的距离越大。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大致意思是:枪口差一毫,目标差一尺。

朱由校以前没太注意这个问题,也是没在近距离观察过火炮,更没亲自去装炮弹。

今天是一时兴起,却引起了他的灵感,或者说是唤起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

所以,这不是朱由校的发明,而是他前世曾经在网络上浏览过一眼,记得不是很牢靠的图片。

而所谓的弹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在球形炮弹后面加了个圆形的厚木板。然后把两者固定在一起,组成了一种新型炮弹。

可别小看这个简单至极的弹托,它可是能有效封装火药气体的外泄,还能对空心榴弹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火药气体泄漏得少,炮弹得到的推力就足,射程就能更远;同时,还提高了炮弹和炮膛的配合精度,尽量保证了火炮轰击的精准度。

铁炮弹做得不够精确的话,打磨起来多费劲儿;木头板子,修起来就容易多了。

“万岁。”孙元化看着图示想了想,不太确定地问道:“这样固定在一起的炮弹,在空中会不会翻滚前进,影响精确度。”

朱由校呵呵一笑,说道:“孙卿可以去试试。朕以为不会出现那种情况。”

加装了木质弹托的炮弹,由于铁的密度比木材大,重心是靠前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羽毛球或是鸡毛毽子,头重尾轻使得飞行稳定,可不是翻着跟斗在空中花式飞翔的。

说着,朱由校拿过鹅毛笔,又画了个简单的图样儿。

“这块厚木板能起到缓冲作用,朕以为大明重迫的炮弹就不必非铸成厚壁的空心球形。”

朱由校停顿了一下,笔尖晃了晃,大概是觉得画图说明白有些困难,又停了下来,继续说道:“待朕做个样品,孙卿便能看明白,造出来去试验。”

既然叫重迫,发射的炮弹也不必是球形,应该有个迫击炮炮弹的样子嘛!

如果弹托还不能保持炮弹飞行的稳定,朱由校觉得加上小翅膀儿(尾翼)就肯定没问题了。

而作为大明顶尖的满级小木匠,做出个木制的迫击炮弹,还不是soeasy!

在朱由校看来,造出柱形薄壁加弹托,再加尾翼的炮弹。不仅比铸造厚壁空心铁球要简单容易,还能多装火药、装填碎铁,提高爆炸的破片杀伤。

孙元化虽然不是很明白,但皇帝让他试验过的东西,几乎都成功了。所以,他躬身领命,准备回去就做试验。

朱由校又问了些兵器火药局的其他情况,方才让孙元化告退而去。

…………………

战争虽然是当务之急,但朱由校的主要精力并不在此。

这就是知人善任带来的好处,有熊廷弼、袁可立、毛文龙在前方坐镇,有那么多忠勇将领在前作战。他只要保证粮饷武器等后勤,偶尔再指点一下,就基本上能够保证平辽的最后胜利。

而与林丹巴图尔的思路相近或类似,朱由校也是要“安内”,并将其的重要性放在平辽之上。

这个“安内”没有战场上的硝烟弥漫、杀声震天,但复杂程度却要胜过战争中的运筹帷幄、尔虞我诈。

而且,这场“安内”行动将决定大明是振兴国势,还是继续颓败。

如果失败了,就算平灭了建奴,也会再有别的新生势力成为大明强敌。

世界就是这样,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也是残酷至极。

即便大明不是为外敌所灭,不能“安内”的话,在小冰河期的严酷环境下,改朝换代也是朱由校所不愿接受的结果。

所以,兴利除弊、改革进取,才是朱由校最为用心,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

而在改革中,最难的不是颁布政策、推出举措,而是来自于人们的传统的思想习惯。

武学建起来了,新学也招生培训了,但令朱由校感到不满的,还是接受这些的人太少。

军队需要炮兵教官,需要炮兵;朝廷需要经济、技术人才。这些都是要以识字会算为基础,或者说是从读书人中进行培训,最是快捷省事。

但那些读书人呢,如果从整个人数比例上看,可以用应者寥寥来形容。

重文轻武,以科举正途为尊,这些思维观念的阻碍,令朱由校感到十分头痛光火。

已经在取消对生员的优待,就是想逼迫他们转向朝廷所需要专业人才和官员。可看起来,效果并不太显着。

而废掉科举又是不可能的,至少在几年内不行,朱由校对此还保持着冷静。

“取消国子监,是不是有点操切了?”朱由校似是自言自语,又象是征询般地开口说道。

御用笔杆倪文焕吓了一跳,偷眼瞅了瞅皇帝,发现并不是怒气冲冲的样子,稍微放下心来。

思索了一下,倪文焕小心地建议道:“万岁,骤然取消国子监,恐朝野震动。”

朱由校转眼看着倪文焕,沉吟着问道:“朕为新学学员太少而忧,倪卿可有良策?”

倪文焕躬身道:“启奏万岁,微臣以为可加大廷试或吏部试,从国子监中挑选监生授官。然后送入新学学习,可名为观政。若是不服从朝廷分派,便取消监生资格。”

朱由校眨巴眨巴眼睛,微笑起来,说道:“倪卿此议甚好。”

在古代,读书人要想出人头第,就必须参加科举以入仕途。而要想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重点学校和名师相当重要。而当时的最高学府,就是国子监。

到国子监读书也需要考试,相当于考重点高中。但在国子监中,只有表现特别优异的学生才能通过廷试或者吏部试等渠道直接做官。

而对大部分国子监的学生来说,要想考取功名,还是要参加科举。

倪文焕这招儿等于是让监生不用参加科举,便可当官。当然,有了官职,还要先进入新学,说是实习也好,观政也罢,反正是达到了朱由校的目的。

朱由校之前对监生是采取自愿原则,入武学的条件很宽,只要身体健壮便可;而开新学的时日尚短,学员还没有确定前途。

倪文焕的建议给朱由校提了醒,监生授官是一招儿。新学学员也给官儿做,岂不是更有影响,更有诱惑力?

同样是当官儿,科举正途固然是显得身份不一般,但能考上的终究是极少数。退而求其次,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也应该是能够接受的吧?

朱由校微微颌首,觉得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很靠谱。但还要再加上舆论攻势,效果会更好。

转向倪文焕,朱由校开口说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最近几期的《大明论坛》上要多刊载类似的文章,让那些读书人别整天高谈阔论,不干实事。朝廷需要、国家需要,此时不报效,更待何时?”

“是,微臣遵旨。”倪文焕躬身应道。

朱由校又想了想,说道:“再编些故事,就说有的读书人苦读十年、几十年却不得为官,更无一技之长,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连父母都不能瞻养,简直就是废物,连乞丐都不如。”

倪文焕眨着眼睛,觉得这样骂人有点不好吧?

朱由校还没说完,继续依着自己对某些读书人的鄙夷说道:“锦绣文章、满腹经纶,靠着这个做官,能牧民一方,还是能安邦定国?一个个人五人六,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狗屁不是。”

倪文焕咽了口唾沫,决定在刊载的时候,一定要把万岁的粗话进行下艺术加上。否则…….

朱由校骂完之后,心情畅快了不少,接着对倪文焕说道:“除此之外,还有加商税和官商不分的问题,也要多加说明和揭露。对于投稿,你也要细加审阅,从中发掘可用之人。”

倪文焕躬身领命,心中甚是喜悦。

发掘有用之人,当然是要替换自己,可却不是贬职罢黜,而是象魏广微那样晋升。

虽然作为皇帝的御用笔杆,堪称心腹之臣,可哪里有在外做封疆的威风?

倪文焕告退之后,朱由校拿过题本,又阅看起来。

尽管政事繁杂,但近几年的工作主题应该不会有大的改变。

对外支撑战争,对内兴利除弊、缓解社会矛盾,还有对小冰河期将临的应对措施,都脱不开“钱粮”。

是抄家来获取暂时的暴利,还是建立能持之长久的良性体系,对朱由校来说,闭着眼睛也会选择。

现在又不是被逼到绝路,象崇祯朝末期那样穷疯了,朱由校自然也不想使用太过酷烈的手段。

但要是有人敢阻碍他推进改革、实现目标。嘿,那他还就不装了。什么昏君、暴君的名头,尽管往朕的脑袋上扣,看朕能少块肉不?

王体乾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等着皇爷批完题本抬头,才躬身禀告道:“皇爷,信王殿下和唐王世孙在外候见。”

朱由校摆了下手,极其简短地吩咐道:“宣!”

已经制定了惩治官商的政策,等于是磨好了刀。谁来操刀,就由朱由校来选择得力人员了。

朱聿键在宗学已经有数月之久,不管学的什么,按照出台的律例施以惩治,并不算多难的工作,只看心性是否坚强。

所以,朱由校要派朱聿键前往江南,既是考察,也是历练。他想知道,在历史上被评价“较有作为”的朱聿键,是否可堪大用。

至于信王朱由检,朱由校也是打着差不多的主意,让自己的小兄弟见识下外面的世界,体察民间的疾苦,并看清大明官商的丑陋嘴脸。

亲眼所见胜于百遍说教,朱由校觉得这句话很适用于朱由检。

刚愎自用、独断多疑是朱由检最大的性格缺陷,也或许是处在风雨飘摇的王朝末日,才放大了这种缺陷。

朱由校希望他能改变,也不准备再用说教的方式。让他走,让他看,这样的教育才会更有效果。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