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咋样?”
“师父放心!都准备好了!”
全场唯一“自由人”朋哥儿,特意让三个方阵都设了两个指挥高台,就是方便他到处跑。
这不,他又爬上了右司的指挥高台车上面,梁云峰刚指挥完“应旗”这种战前常规操作,确保指挥官能对部下如臂使指。
朋哥搞这种阵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一旦开战、人喊马嘶加上铳炮齐鸣,战场上会极其嘈杂。
如何把指挥官的意志,传达到精神高度紧张,甚至头脑一片空白的普通士兵耳中,并努力的完成。
千万人规模的战争,你把喉咙喊破,也只有身旁的人能听到,起不到什么鸟用。
所以旗令、鼓号就是唯一的选择,开大阵对大敌,和小规模百十人的厮杀完全是两回事。
毕竟训练、演习,和实战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红武军年轻的将官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如饥似渴的积累经验,快速的成长。
……
拓俊京昨晚一宿没睡好,真的!
他想破脑袋也搞不清楚,这些明显是宋人,但是却自称“大明”的混蛋从何处而来。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什么非要跟高丽过去不去?
这不是有病吗?
这绝对不是一股普通的海贼,极其悍勇不说,还拥有威力强大到让人匪夷所思的“火器”。
身为“儒家弟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他内心还是很虚,毕竟大王都痴迷于大宋的道教。
说起来也好笑,“文艺皇帝”赵佶听说高丽也兴起道风,那是相当的高兴,他也好这一口!
十一年前,派往高丽的王襄、张邦昌使团中,特意安排两名高阶道士去高丽传教。
深受高丽大王宠幸的文臣李仲若,不远千里去大宋学习道教知识。
学成归国后对大王建议设立一处道观,王俣欣然同意,下令营建高丽皇家道观“福源宫”。
封李仲若为“金羽真人”,包括门下道士数十,全部由朝廷供养。
大王不遗余力的推广道教,并不是他真心信这个,而是想以此取代在高丽已经成为顽疾的佛教。
诸寺庙遍布高丽各地,累计上万亩的佛田,可以免除一切赋税。
只要不是真傻,没有统治者能忍受这种终日无所事事,与国无用的奇葩存在。
直接动手吃相太难看,而且笃信佛教的人在高丽可不是小数目。
所以用道法取代佛法,就是他能做的唯一选择。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如今高丽两班贵族,开朝会时,要是不会几句道德经,连口都不好意思开。
身为大王亲信的重臣,拓俊京自然不能免俗,家中供奉的李道长可是从“福源宫”请来的高人。
据说曾经跟着李真人去大宋汴梁学道,道术咋样不敢说,起码“房中术”和“秘药”很管用。
这次出兵,拓俊京也把李道长带了过来。
主要是军报上说了,“浪里红”擅雷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他把这事跟李道长描述一番,被其嗤之以鼻,正经的九霄派雷法,那都是得道高人才能掌握。
要么画符箓,要么以剑引之。
区区海贼,绝对学的是阴毒巫术之流,“阴雷”而已,还要通过外物辅助,可笑之极。
“防御使勿扰,看贫道抬手破之!”
“福生无量天尊!”
“三无量!”
李道长一挥拂尘,长须飘飘,仙风道骨……
用道术对付巫术,就很合理!
……
接到战书后,拓俊京立刻召集众将开始部署,确定明日开战的进攻顺序。
肃州城不大,城内本身就驻扎不了太多人,所以只有拓大人的部曲,五百甲骑、千余扈从在城中接管城防。
原来驻扎城中,前些日子丢人现眼的骁骑领,被赶出城外倚西城墙扎营。
从“禁军”调的八个领甲士步卒安排在城东,八千大军齐装满员,连营数里。
本地征集的两千府兵,其中骑马乘骡的不到六百,连千余扈从都算上,也算个三千兵马,披甲不到千人,铁甲才数百。
这些兵马也都安排在了西城,加上骁骑领的九百甲骑,两千扈从,也凑了千五骑兵,四千五的步卒。
加上城中自己的部曲,这样算起来,拓俊京手中可用的兵马可不少。
两千“铁骑”,一万三千五百步卒,合计一万五千五百兵马。
自从十三年前曷懒甸之战后,大同江以南,第一次聚集如此数量的“大军”。
旌旗如云、枪叉如林,军威赫赫、声势浩大。
观者无不信心大增!
今日约战的消息不是秘密,甚至是拓俊京有意为之,他要在肃州城下,一举歼灭这些狗胆包天的“海贼”。
还王国北境一个“朗朗乾坤”!
所以城内有些身份,能上台面的官员、“豪门”、“乡贤”纷纷到城北城墙上观战,见证“高丽战神”尽诛群丑!
天色渐明后,两边都在列阵,和军容强盛的高丽官军相比,区区三千不到的“海贼军”三个方形小阵,惹得城头“吃瓜客们”一片笑骂。
拓俊京未着甲胄,而是身穿代表三品“堂上官”的绯色华丽官服,在肃州城北城楼正襟危坐。
城楼两侧喧嚣声传来,他也呵呵一笑,轻抚精心修剪的短须。
“来人!去左右两军宣布赏格,以振军心!”
“锅摸米大!”(遵命!)
这种五个打一个,用膝盖想也是必胜的战斗,所有人都胜券在握。
临阵前宣布赏格,也是题中之意,在旺盛的士气上再泼点油。
“卫尉卿大人令,获一贼首,勋升两阶,赏钱一贯,敌高台之贼首,取之升勋六阶,赏银瓶一个!”
“高丽威武!高丽威武!”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时间肃州城东西两翼,列阵待命的“官军”,士气如虹,吼声如雷。
和大宋比,高丽真的很贫瘠,民间或以物换物,或用粮、布交易。
高丽自铸的“海东通宝”铜钱,基本都是作为赏赐只用,很是珍贵,仿着大宋铜钱“省陌”比例,一贯七百五十文。
这一贯钱实际购买力,可比大宋一贯钱来的多,足够一户普通府兵两个月的花销。
赏格中的“银瓶”更是高丽特有的“贵物”,一个标准形制的银瓶,重量是标准的一斤。
如果按照大宋的兑换比,就是四十贯左右,在高丽这种缺金少银的国家,换成粮食够吃三年半。
这是什么概念!
在高丽万五大军眼中,“海贼军”就是一个个移动的小钱钱!
阿西吧!干死他们思密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