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大亮,郭药师派人到皇城东门宣和门外,劝降萧太后:
“大兵入城,释甲拜降可也”。
萧太后很是纠结犹豫,“好死不如赖活着”,能有机会活谁特么真想死啊!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走投无路的萧太后,最终绝对会选择投降,因为决意死战的人不会有一丝犹豫。
只要她一降,这次大宋二征燕云就已经成功一半。
子曰:不出意外就出了意外。
进城的六千甲士,从上到下都以为这仗已经打完了。
下面该干吗?当然是尽快掠夺战利品啊!
否则等后面的大军一到,大家伙连汤水都没得喝。
这是六千精锐甲士共同的意愿,杨可世也压不住,一边派人向宣抚司告捷,一边下了一道臭不可闻的军令。
“汉人皆登雉堞,指摘契丹奚等家、尽杀契丹杂虏!”
说人话:城内汉人都上城墙去,城内胡虏尽屠,当然,已经留了城内汉人一家老小的性命,家里些许钱财,大军拿一些就很合理吧!
“诛戮万计,通衢流血”、“无纪律,已而饮酒,攘夺财物,纷然恣淫”。(史书载)
燕京城内轰然大乱,六千甲兵疯狂砍杀一切违逆之人,无分汉胡。
让你上城墙你不去,必然是汉奸,汉奸人人得而诛之!
本来燕京城的人,无论官民还是汉胡,确认宋军破城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萧干领兵阻敌必然败了。
内城的太后还有禁军护着,他们在外城可没人保护,那就降了吧!不然呢?
做梦也想不到这区区六千宋军,在一座还有二十多万人口的大城里,开始抢掠屠杀。
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为了保护家人安危,整个城市的居民开始拼死抗争。
别忘了这可不是和谐繁华的汴梁城,末日临头之时,城中无论官民哪家不备些防身武器?
当官的家中可都有亲信的护院、护卫之类,武器甲胄都不缺;契丹人、奚人中谁家没几匹马代步?
替萧太后卖命,这些人还会犹豫、会推脱,但是被宋兵杀进院了,那就拼了吧!
这一刻没有汉胡之分,他们只是不想死,也不想看着家人死,那就让宋狗去死!
“杀宋狗啊!”
满城喊杀声、犹如冬日雷鸣,
杨可世发现捅了马蜂窝时,后悔不迭、但也没有什么鸟用。
原本人就不多,援兵还没到,六千人分散在偌大的城市中,好在建制未乱,各个将领拼命收拢部队反击。
燕京城内几乎每条街道上,都展开了残酷血腥的巷战。
萧太后闻报后瞠目结舌都不敢置信,这些宋兵是疯了吗?就这点人手居然敢屠城?
精神大振之下,她立马让侍女帮她换上甲胄,亲登宣和门,亲自拉弓射杀还在等她答复的“劝降使”。
“太后威武!”“太后威武!”
一时间守城的禁军欢呼如雷,萧太后也是女中豪杰,一面派人召回萧干率领的辽军主力,一面派出禁军三千。
“先夺城门!关门打狗!”
接到紧急传信的萧干,非常冷静,安排三千铁骑巡视河道,防止再被宋军过河。
卢沟河畔的万余主力,他只带四千精锐回城,其余六七千人虚张声势,继续和胆小鬼刘延庆十万大军对峙。
并且还学《三国演义》的中妙计,玩了个《蒋干盗书》,就很离谱。
另一个时空南宋,被称为中兴四将,和“岳飞、韩世忠、张俊”齐名的刘光世,没人知道他此时在卢沟河南岸想什么?
一开始领兵三万做援军,后军抵达后,他爹刘延庆又给他派了两万,凑了五万大军。
二十四早上,收到杨可世报捷战报,刘光世不动如山。
只是让人把捷报送去他爹的大营,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耽搁了一个最宝贵时间窗口。
到了中午,萧干派出的斥候游骑,隔着卢沟河发现了对岸黑压压的宋军。
这时候如果拼死渡河,犹未晚也,刘光世不动如山。
到了下午,杨可世派出的几波紧急求援信使,只有一人拼了老命杀出燕京城,躲过游骑追杀,身中两箭。
临死前把血水模糊的求援信送到援军大营,刘光世不动如山。
萧干领兵回燕京,直接从城南内外城合用的“丹凤门”进城。
得知如战神般的“萧大王”没事,还带着兵回来了,城内军民更是士气大振。
六千宋军精锐甲士早就没了之前的疯狂,这时候轮到他们为了生存而殊死搏斗。
城内从早到晚、整整激战三天,高世宣、王錡战死,郭药师和杨可世逾城而走,参加燕京之战的六千宋军,仅有百余人生还。
你以为够离谱了吧?但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
宋军一个名叫王渊的运粮官和两名兵卒,在初战时被辽军俘虏,萧干派人将他们安置在一座帐篷内,严刑拷问宋军虚实。
三人那里吃得消几鞭子的,什么都往外说,尤其是王渊这个小军头,知道的最多。
本来已经没用的废物就直接杀掉,省的浪费粮食,但这不是后院失火吗?
萧干临走前关照亲信“如此这般、如此这般”,玩了个骚操作。
一群辽将在关押王渊三人的帐篷外,肆无忌惮谈论过数日后的决战。
辽将们煞有其事描述,“大石林牙”在后方已经召集了三十万大军,很快就能抵达卢沟河大营。
“以精兵冲其中,左右翼为应,举火为期,歼之无遗”。
然后叫嚣把这三个俘虏杀了祭旗,把原来已经认命的王渊三人吓得魂飞魄散。
本来不敢跑的,这下也得壮起鼠胆逃命了,辽人假装看守不严,放任三人逃跑。
为了显得真实,还射杀了一个腿上有伤、落在后面的俘虏。
成功逃回宋军大营的王渊,当然一副大宋忠勇之将的说辞,夸张的描述了他在敌营如何坚贞不屈。
并将那个破绽百出、滑天下之大稽的“重要情报”上报刘副帅。
特么的,连萧干自己都想不到,一个疑兵之计,纯属“有枣没枣打三竿”,主要目的是遮掩他率精锐回城血战。
刘延庆却当真了!
撤与不撤,这是个问题!
这一纠结就是最宝贵的三天。
打油诗云:
龙生龙、凤生凤,
老鼠生儿会打洞。
有其子必有其父!
果然是一脉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