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六岁的大金“都统”完颜娄室,被誉为“勇冠三军,功居其最”。
他虽然是完颜姓,但不是“贵种”,他父亲是完颜部族内“雅挞濑”(伊通)等七水诸部的“孛堇”。
(贝勒,这时候是指“官长”的意思)
如果说阿骨打起兵前算知州的话,他家就是其中一个实权乡司。
他本来是跟着“勃极烈”完颜斡带(阿骨打同母胞弟之一)混的,参加了完颜部崛起的大部分战争,战功赫赫。
可惜“靠山”斡带三十岁就挂了,严重影响了他往上爬的助力。
金国内部真正的“贵种”,就是指阿骨打和他的兄弟及各自的儿子,其余人都没这个资格。
娄室麾下一千族兵,才是他真正如臂使指的军队,配给他的四千甲骑,都是临时抽调而已。
初四下午,他带着五千铁骑来到飞狐关下,一看这地形就头皮发麻。
壁立万仞,横卧在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前娄室在大营已经看过舆图,飞狐径的入口像个葫芦状,而飞狐关就卡在这葫芦口上。
两侧的翠屏山,像怀抱一样向两侧前方张开,峻峭的山势连成一线,成为南下的天然屏障。
“要是早点安排人马,占了这个关口就好了!”
娄室脱口而出这句话后,又自嘲的摇摇头,包括他本人在内,压根就没想过会在蔚州城这破地方受阻。
自陛下起兵以来,一场场不可思议的大胜,让大金国上上下下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这是好事,让金国勇士敢于面对数倍数十倍之敌,主动发起进攻,并战而胜之;
不好的一点,就是所有人都觉得,只要大金铁骑一到,没有征服不了的城池和敌军。
然而眼前这天险,任你天大本事,不杀光关墙上居高临下的守军,人家就是扔石头也能砸的你寸步难进。
出兵之前,陛下交代让他攻一下试试,能拿下来就拿下,防守严密的话,就择地扎营,堵住飞狐关和蔚州城这三十里的通道。
看过实地后,娄室这才明了,原来不是陛下看不起他,以为他拿不下一个小小的关口。
来都来了,就打一下吧,万一守关的将领是个傻子呢?
娄室按照正常套路,先派出使者,还是宣扬大金国既往不咎,只要开关归顺,荣华富贵触手可得云云。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红武军副总兵官梁云峰,亲自端着一支用顺手的火绳枪,抬手就打、枪响人倒,关城上欢呼一片。
惊马拖着脚脖子还挂在马镫上的尸体,嘚嘚嘚跑了回去。
被掀了脑壳的使者,沿途泼洒了一地豆腐脑,被人从马镫上卸下来时,脑壳像个破烂的坏瓢、空空如也。
不识抬举!那就打吧!
娄室随手指了个看起来不太顺眼的猛安,千骑攻打飞狐关。
骑兵攻城并不是拿战马撞墙,而是骑射压制城头之后,用套马索的技术抛绳上墙、攀附而上。
这对军心尽散的小城屡试不爽,大金战旗一现,能坚持不投降,还敢对着城下射几箭的都不多。
等骑兵抛射的箭雨覆盖城头,基本上人就跑光了,骑兵攀墙后,从内大开城门,就很轻松。
然而这些套路在红武军面前,如同笑话一般。
梁哥儿一看敌军连步卒都没带,千骑直挺挺的弯弓搭箭来射关墙,很是不屑的下令。
“重炮莫放、注意防箭、两哨轻炮放近了打,别把这些直娘贼的吓着!”
好吧!八门二斤炮三十步左右,刚来得及打放两轮,两个炮哨哨长,就只能望着急速撤离的敌骑跳脚大骂了。
确认这边关城上也有火器,娄室立刻派人回大营汇报,同时下令后撤出二里左右,选一处无人的村寨扎营。
死了近百的别族骑兵,他一点都不在意,这种骑兵在草原上随便招揽,有的是人应募,还特么是自带马匹。
人家不来打,师父的军令又没下达,任梁云峰有千般本事,也只能举着千里镜骂骂咧咧。
于是在腊月初四下午,双方都敷衍式的试探交手之后,飞狐关再无战事。
娄室不急,等陛下夺了蔚州城,大军齐至,抓些周边的辽民,用人命硬填也能把这破关给拆喽。
梁云峰心急如焚,但也无可奈何。
只能和参将黄明勇一起拼命训练、磨合,已经在关后大营聚集的出击部队。
直到初五下午,副总兵刘平带着大队骑兵,一人双马、风尘仆仆的赶到飞狐关。
“平哥儿,怎么多了不少骑兵?”
人喊马嘶、正在入营的骑兵,梁云峰粗粗一看也不止七百骑。
“嘿嘿!梁哥进去再说,这狗龇牙的天,我都又起冻疮喽!呐!这是二师兄的信,后建的十哨弓骑带过来实战考验下!”
刘大平搂着梁云峰的肩膀就往营寨里走,这次能赶上大战,可把他美死了。
一头雾水的梁哥儿拆开信封,大致一看就知道了原因。
这段时间,蓟州东面的平州三城加榆关,全都顺利拿下,原本京畿之地残余的契丹“贵人”和辽臣,纷纷出关而逃。
在失去全部正规武力的权贵们眼中,没有什么比“萧大王”头颅更加骇人。
留下来的自然以汉民为主,也掺杂不少汉化诸胡的平民。
是大批被强征的汉兵,逃离军营回归家园后,发现新的统治者,并没有他们担心的横征暴敛。
红武军编户齐民,以百户为单位推行“以工代赈”发放盐粮、石炭、绢布,主动解决百姓最难熬的寒冬温饱。
尤其是乡下的农户很是惊喜万分,燕云之地基本没有自耕农,良田不是契丹贵人的,就是官员大户的。
大明公开宣布土地全部收归国有,重新定佃租只要三成,家中有从军之“军眷”还要再减一成,作为军属优待。
“九州之地”参军热情高涨,各州新兵营全是人满为患,梁云峰在涿州坐镇时,对此体会就很深。
这么短时间,要说是全民归心、人人效忠大明,想想也不现实。
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哪怕是画大饼,百姓们也愿意试一试。
万一大明许诺的,都是是真的呢?
农闲时分,本就是猫冬之季,城头变幻大王旗,其实跟节衣缩食、苦熬寒冬的底层百姓关系不大。
新来的官府不错,大兵也不欺负人,安排干活还供饭,十天发一次粮饷。
老百姓并不关心谁是皇帝、谁是大帅,起码卖力气干活后,发下来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出工时两顿管饱的饭,总没骗人。
这就足够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