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关村离开后,于仲就火速赶回高阳城,和官府商议了一个绝妙的对策。
当日,于仲带着官府的衙役乔装打扮回到阳关镇,重新搭建了一个布粥棚。
刚搭起没多久,果然如孟子清所料,有两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带领一帮人前来掀摊子。
粥摊一掀,那些闻风前来吃粥的难民眼神一暗,望洋兴叹。
只不过,这叹息没持续多久,于仲就飞起一脚踹飞其中一个汉子,目光阴骘。
那汉子以为他是某个大富人家的家仆,反正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便开始破口大骂。
刚骂没两句,于仲反手用内力一吸,旁边衙役的佩刀便飞了过来,落入他掌心。
只见手起刀落,一颗圆滚滚的项上人头滴溜溜的飞了起来,在空中旋转两秒后,远远落到地面。
于仲看也不看,冷冽的目光一扫刚才来掀摊子的众人。
这雷厉的手段当即震慑住了要发难的众人,瞪大了眼睛,还没回过味来刚才发生的事情。
直到那颗圆滚滚的人头滚到一人脚边,硕大的眼睛如牛眼般,威慑的瞪住那人。
“啊!!杀人了!!”
那人没忍住,发出一声凄惨的尖叫!
这叫人风卷残云,顿时让这群人乱了阵脚,纷纷朝后退去,不敢相信的瞪着于仲一行人。
这时,尖叫的尖叫,惊恐的惊恐,却没有一人敢上前和于仲拼命。
一个人光脚的不好对付,但是一群人光脚的,就容易的多。
反正大家都是惜命的人,谁也不敢做那出头鸟,用命去撞于仲的烈火枪。
所谓,杀鸡儆猴。
于仲的雷霆手段当即威慑住众人,他身后的衙役赶紧围上来,有条不紊的将一群人团团围住。
于仲走上前去,笑道:“于某听说,这里有人闹事?”
说着,目光锁定在那双腿打颤的汉子身上:“是你起的头?”
他们是灾民,灾民就该被人收留。
他们看不惯那些喝酒吃肉的,觉得他们的生活应该让自己来享受。
于是,他们红了眼,在有心人的起哄下,自发的组织成了一支队伍,到处强取豪夺。
再这镇子里,他们就是大王,那城里的耗子们只敢躲在里面,不敢和他们硬碰硬。
这样一来,他们没了管束,就开始无法无天起来,占据了镇中好些人家的屋子,横行霸道,欺辱良民。
如今,他们领头的老大被于仲一刀解决,剩下他们噤若寒蝉,不敢有所动作。
“大大大大……大人,不是我!”
汉子被于仲阴冷的目光锁定,后背一紧,汗毛都竖了起来。
“不是你?”于仲眉头一挑,哼道:“那你在这里做什么?”
“我我我我……我只是路过的。”
汉子冷汗都掉下来了,说话都不由结巴起来。
“哦?”于仲装作思考,好似在猜想他话语的真实性。
半晌,汉子的冷汗都快流到嘴里了,于仲才挥挥手:“滚吧。”
汉子屁滚尿流的滚了,留下一群小弟不知所措。
“你们也是路过?”
将目光转到那群人身上,于仲如是问道。
一群人不知该如何回答,明眼人都知道,刚才那个汉子是撒谎的,他们要是跟着撒谎的话,这个年轻的大人会放过他们吗?
而刚才逃跑的那个汉子,没跑出几步就被一群衙役按在了地上,明显等候多时。
他们不说话,于仲也不管他们,让那些衙役将他们押走之后,便召集其余人,打扫战场的打扫战场,剩下的便重新搭建粥棚。
粥棚搭好之后,于仲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让他们村民不要惊慌,肚子饥饿的就上前来领粥。
一开始那些人都不敢,因为亲眼见识了于仲杀人不眨眼的冷漠手段。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饿极了的小姑娘拿着一个破碗,怯弱的走了过来。
于仲看了她一眼,就见她害怕的瑟缩了一下,满眼惊恐。
于仲没说话,接过她手里的破碗扔到一边,拿出一个很大的新碗,给她打了大大一碗粥。
小姑娘端着粥,复杂了看了于仲一眼,这才小心翼翼的护着碗,大步离开。
见小姑娘相安无事后,上前来领粥的人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去晚了就没粥了。
之前也是这样,那些富商搭建的粥棚,施粥是按分量的,分量没了,后面排队再多人,都没有吃的了。
因为这样,他们才心生不忿,恶向胆边生。
有了于仲的杀鸡儆猴在先,他们不敢有多余的动作,只得安分的领粥。
不过他们也怕,怕于仲的粥棚和那些富商一个德行。
见他们不排队,年轻人将老弱病残挤在最后面,于仲一挑眉头,轻飘飘瞪了他们一眼,拿着锅勺一指最后面。
“后面排队去。”
说完,那些年轻人被他眼神吓得屁滚尿流,拿着碗不敢反抗,乖乖排到后面去了。
要知道,这个人拿锅勺的手,可是刚才杀过人的手。
他们不敢可不敢和他对抗啊!
年轻人们一走,后面的老弱病残就走上前来,安静的排队领粥。
今天的粥棚难得的安静祥和,所有人都不敢造次,而粥棚也没有以往的情况,每个人都能领到满满一大碗粥不说,还有额外两个白面大馒头!
只是领粥的人太多了,于仲一直忙碌到黄昏时分,人们才散去。
散去的人,安静的坐在街边角落,带着一家老小,安静的歇息。
这样的场景,似乎勾动于仲某些过往,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孟姑娘的计策是管用了,这些灾民不在反抗。
因为他们闹事,是有人无赖,煽动民怨,想要从中获利。
要治住那些人,就要抓住其中煽动民怨的头目,然后比他更无赖才行。
只有让他们尝到踢铁板的滋味,他们才会有所收敛。
除了每日施粥外,于仲还带领那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拿着官府批的地,在阳关镇外重建了一个村落。
只有自己动手修建的家园,他们才会更加珍惜。
刚开始只是那群年轻人在忙碌,后面越来越多,年轻的女人们也上来帮忙,还有身体力行的老年人,甚至于一些孩子都来了,大家一起动手,在于仲和衙役的帮衬下,很快就将村落建了起来。
正巧,这村落离孟子清的水果基地不远,就在小河对面,与孟子清的水果基地遥遥相望。
帮小姑娘修缮屋顶时,于仲累了就坐下来歇一会儿,目光遥遥看向孟子清的水果基地,仿佛能透过水果基地看到某个年轻姑娘的面庞,他心中好一阵恍惚。
村落完建的那一日,他站在村口,在村里人的鼓动下,提笔在木匾下写上了村落的名字。
从此,阳关镇外多了一个村庄,名为:“水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