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赤壁之战终于拉开帷幕。
按照曹操的计划,今天应该是黄盖率领所部水师前来归降,并带领曹军攻向孙刘联军,一举打垮江东的日子。
当夜,曹军将士皆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站在各自的战舰之上,等待着大战的爆发。
曹军舰船彼此用铁索相连,士兵在上来回行走,如履平地,仿佛是一块可以移动的巨大陆地。
这一夜,寒风猎猎,猛烈的东南风,吹得曹军战舰上的旌旗猎猎作响。
曹仁、曹纯、乐进、徐晃、满宠、赵俨,这些曹军将领都手持神兵,分列曹操周围,如同众神拱卫着神皇一般。
而简飞也背负着青釭剑,站在离曹操不远的地方,密切地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他的身边,是他最得力的干将们,巧夺天工的马钧,妙手回春的华沸儿,铸造神兵的蒲元,一起温柔可人的昭彤,和飒爽英姿的乔儿。
曹操望着滔滔的江水,冰冷的月华洒下,波涛汹涌,他心潮澎湃,今天就是攻占江东,统一天下的那个时刻。
今天,是就是他曹孟德名留青史的一天。
明夜之后,整个东汉将在他的脚下重新合而为一,他将建立和秦始皇、汉高祖、光武帝一般的丰功伟业。
曹操手持长戈,眯着眼睛,凝神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孙刘联军的军营。
忽然,只听得三声哨响,由远及近而来。
似缥缈,又似幽灵一般的声音,让曹操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不远处,果然有数十只小船,正在向着己方不断而来。
那船上星星点点的火光,如同夏日的萤火,忽闪忽灭,由远及近而来。
黄盖此时带领了五百兵将,分作二十只小船。每一只小船上都满满当当地塞满了草料,只等黄盖一声令下,将士们便会将船上的草料点燃。
然后,这二十只勇猛的小船,将会化身扑火的飞蛾,直冲敌舰而去。
黄盖的心情也十分紧张,他能看见五短身材的曹操正在船头,身边是数名面目狰狞,身材伟岸的神兵神将。
他望着曹操的眼睛,却望不透他的内心。
再等等,只要靠近敌船三十丈左右,他便可以让将士们点火,然后大家跳到其他船上,向敌人冲杀过去。
五十丈!
四十丈!
三十五丈!
……
与此同时,简飞也紧张地注视着黄盖的战舰。不断地计算着和黄盖战舰的距离。
他的思绪闪回到当时在黄盖的府邸之中,和诸葛亮、周瑜、孙权等人商量时的情景。
当时他们约定,黄盖一点火,战船一冲过来的时候,就是简飞和飞雄军动手的时候。
正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在第一时间击杀曹操。
最好将曹仁、曹纯、乐进、徐晃、满宠、赵俨等等这些曹将也一举杀光。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二十万曹军,一瞬间便会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溃败而去。
简飞一伸手,摸了摸背后的青釭剑,只等待他拔出宝剑的那一刻,以前飞雄军便会飞扑到曹操的战船上,将曹军杀得七零八落。
电光石火之间,黄盖便要到达指定的距离了。
简飞的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简飞听到了曹孟德放纵的笑声。
“诸葛亮?卧龙?”
“周瑜,周郎?”
“孙权,孙仲谋?”
“哈哈哈,在我看来,皆是稚儿而已!”
说着,曹操突然回过头来,一双又狡黠又冰冷的眼睛,闪过一丝邪魅而得意的目光,死死地盯着简飞,看得他心里直发毛。
简飞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感觉到寒冰一般的冷意,从眉心逐渐散发开来,只扩散到四肢百骸。
他狠狠地打了一个寒战。
只见曹操转过身去,一挥令旗,高声喊道:
“动手!”
还未等黄盖下令放火,忽然之间曹军战船之上,箭如飞蝗,纷纷而落。
黄盖还没反应过来,便听见身边不断响起士兵扑通扑通的落水之声。
黄盖马上认识到事情起了变化,他站在船头上,大喊一声:“快放火!”
可是此时他的小船上,哀嚎之声此起彼伏,哪里还有人有心情放火。
活着的将士不断地跃入水中,躲避曹军射过来的箭雨。
黄盖将嘴唇咬破,流出了鲜血。
他拿起一根火把,刚要把自己脚下的战船点燃,忽然只听得呼哨一声,数十只小船已然向他冲了过来。
而为首之人,正是张辽张文远。
张辽远远地向黄盖喊道:
“奸贼黄盖,就地正法。”
说着,张辽将一根长枪直直向黄盖投掷了过去。
在黄盖的瞳仁之中,那个枪头由小及大,速度之快,如同流星追月,让他躲闪不及。
只听得黄盖一声惨叫,身上便被张辽投过来的长枪狠狠扎中,扑通一声,他落入了水中。
简飞一下子傻了。
他和诸葛亮、周瑜、孙权和黄盖设计的计划是多么完美啊,但是想不到,第一步就出现了问题。
现在怎么办,是奋起反击,用一千飞雄军,和二十万曹军硬拼?
还是投降曹操。
简飞回想了一下曹操刚才的眼神,他心念电转,这曹操如此聪明狡猾,他一定是看穿了黄盖的计谋。
那么他也一定知道,自己是假意投降的事情。
曹军一定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么样让自己的飞雄军和曹军硬拼,岂不是以卵击石?
难道历史真的要在我手上更改了吗?
难道曹操真的要统一天下了吗?
我不甘心。
“我真的不想投降曹操啊!”
不知不觉,简飞竟然说出了声。
“投降丞相也没什么不好的呀!”
突然,一个温柔亲密的声音,在简飞耳畔响起。
他如遭雷殛,一脸震惊地转过头来,突然头顶一声惊雷,他看见,昭彤正微笑着看着自己。
……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