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这个小男孩还是因病去世,在去世的当天教师和校长主持所有的小朋友为这位去世的孩子送行。
当时这个女教师根本就没注意周围的人,一路上就是感觉非常的悲伤,等到送行结束之后回来才发现李小强的手中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红色的洋娃娃。
说到这儿的时候,就是抬头看着天花板,陷入了回忆当中。
女教师当时想要阻止李小强收留这个洋娃娃,总感觉这个古怪的红色洋娃娃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同时每个夜晚自从收留了这个洋娃娃之后,经常能听到房间当中传来莫名其妙的哭泣声。
在坟地当中捡到的东西,总不可能是好宝贝。
于是很多人就想强行把这个红色的洋娃娃给丢掉,但是李小强说什么也不愿意,甚至说已经到达了入魔的状态。
只要有人把洋娃娃抢走,那么李小强就以自杀为威胁。
于是很多大人们过来向欺骗李小强讲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道理,那是李小强这个孩子,不管说什么都非常乖巧,但唯独就不想放弃手中的这么一块洋娃娃。
所有人都感觉到很奇怪。
随着各种计划的使用和执行,最终黔驴技穷。
最后大家索性放弃了多种红色娃娃的想法,任凭着这个李小强自己抱着玩。
反正这东西一直没有对孤儿院产生太大的危害。
后来这个孤儿院正如同那老大爷所说的一样,因为资金断链的原因,最终倒闭,而那些儿童要不然被一些好心人领养,要不然就送到其他的孤儿院当中。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我顺便询问了一下当年那个得了白血病的男孩叫什么名字。
根据女教师说,当时那个白血病的男孩是校长领养的,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名字,是大家一起起的名字。
记得校长领养那个白血病的男孩那一天正好是大冬天,于是人们希望那个男孩如同雪中素一样不断的经历,所以就叫做王雪松。
至于为什么姓王,这很简单校长就姓王。
按照以上的信息来推理,很有可能李小强在送走王雪松的过程当中,捡到这个娃娃,并且受到了诅咒。
并且这个红色的娃娃一直居住在李小强的家里。
那为什么这个红色的娃娃身体之中会有古书残卷,这就不得而知了。
据我的推测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娃娃在野外的时候不小心把这个东西给捡起来了,毕竟古书传卷本身就有巨大的法力,对于这个娃娃来说也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种可能性是有人故意把这个蛊术传卷塞到了红色娃娃的肚子里面,让这个原本没有生命的娃娃拥有的诅咒之力,比如说能干出这种事儿的人,很有可能是欧阳明。
但不管是哪一种,结果这件事情必须解决才行。
目前为止红色的娃娃根本就找不到,而古书长卷也就下落不明。
这时候旁边的王若涵提出一个意见。
希望能去一下当年那个坟墓旁边看一看,万一在路上有什么新的线索呢?
同意了对方的看点,像女教师要了一下那坟墓的绿点,不过这一些女教师不能陪着我们一起去了,只有我们两个人自己前去探望一番。
在这个乡镇当中有两块墓地,主要很多村民们去世之后去一个叫做龙口的地方,那是一个山峰之上,很多人都埋葬在这里。
而另外一块墓地没有名字,这是孤儿院单独设立的,同样是在另一座山峰之上通往这里的道路只有一条泥土小路。
在这里埋葬的基本都是孤儿院里面因为重病去世的孩子,那些孩子早就已经找不到家长了,所以也不可能尸体埋入祖坟当中,只能在这里重新立一块墓碑,让这些孩子们在天堂也能够一起快乐的玩耍。
当天夜里5点多钟,我就和王若涵骑着自行车,在泥土相近的路上不断的行驶。
小路羊肠曲折非常不好走,这一路上周围也没有什么居民,天一黑下来几乎是看不见左右。
走着走着没过多久,我就突然之间看见前面出现了亮光,同样也有自行车的声音不断的出现。
我感觉前面有人,于是就加快了速度,准备打一个招呼。
其实我当时也什么都没有,想在这种天黑夜高的小路上,能够有一个熟悉的人同路那更好一些。
结果当我走到前方的时候,就看见前面这么一个人,好像是一个小孩子,也就十多岁的样子,穿着一身红色的外套。
外套的外面还披着红色的披风,随风飘扬。
我对着那小孩子喊了几声,但是根本就没有动静。
就在这个时候大概前进了20分钟,前面的自行车突然间停留在路边,那小孩子慢慢的转过了脸。
我走近一看却发现这个小孩子前面的脸基本上是红色的一片,整个人从上到下,不管是衣服还是皮肤,全部都是鲜红的颜色。
看到这一幕我就觉得不对劲,我立马拉住了王若涵。
结果却发现那个小孩的身体就好像融化了一样,慢慢的进入了地面当中,这一切发生的非常的快,也非常的奇怪,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这小孩子出现的目的。
这只不过是在登山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并不影响我们去前进,过了半小时之后,我们可算是来到山顶找到了那块小小的墓地。
这块墓地当中大部分都是小孩子的墓碑,看上去就让人感觉到心痛。
我们走了一圈果园,就看到了王雪松的墓碑,就立在了这些小孩子们中间的位置。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倒没什么。
我趁着这个机会在周围走了一大圈,拿着手电筒到处去照,我想知道那个红色的娃娃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坟墓的边缘位置?有没有可能是谁的灵魂进入了娃娃的身体之内,跟着李小强一起回到家中。
在走了一大圈之后,我很希望并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
我们只能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