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杜荷没想到徐齐霖如此大胆,当众直斥其胡说八道,脸色一变,刚要启口,徐齐霖的话却没有停止。

“敢问襄阳郡公,可知如来是男是女否?”徐齐霖似笑非笑,隐有嘲讽之色。

杜荷不知是计,气恼之下脱口而出,“如来佛祖,自是男身。”

哦,徐齐霖故作惊咦之声,说道:“《金刚经》有云‘敷座而坐’,如来不是女人,怎会先让丈夫,再让儿子坐呢?”

噗卟,有人笑出声来,却是刘正和再难抑制。稍顷,更多的笑声响了起来。老成持重者还稍加掩饰,低头抚额,咧嘴偷笑;另一些则展颜大笑,并无顾忌。

嘿嘿,没听过这相声吧,老子这记性,太牛掰了。后面俺不说了,孔夫子、太上老君也都是女人哩!

杜荷脸上浮起怒色,觉得这是徐齐霖在插科打诨地耍他,沉声道:“你敢佞佛,就不怕遭报应,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吗?”

徐齐霖冷笑道:“梁武帝推崇佛教,甚至舍身入寺,后饿死台城,佛教的报应真是来得好啊!”

自古以来信佛没有梁武帝辣么虔诚的,对佛教影响之大也不下于任何一位高僧,但结局比任何人都惨。而这个批判福祸说的黑典型,对佛教的打击也是最大。

杜荷立时为之结舌,别说他不是精研佛教,便是佛教高僧曾费尽心机对此事反驳,也总难自圆其说,令人相信。

“沙门多一僧,国家少一丁;僧人无君无臣,不孝父母,不爱妻儿,不事稼穑,不纳赋税,不交租庸,不为国征战,何来济人利众、利国利民?”

徐齐霖站了起来,没错,他站起来了,在众目注视下,继续慷慨陈辞,“某要上奏陛下,请抑沙门僧众,请限天下寺庙数量,收铜佛法器以铸钱,收膏腴田地以济民,收寺院房屋以庇天下寒士。”

杜荷已经懵圈了,这特么的不仅是耍自己,更是要反佛灭佛的节奏啊!

武德年间有反佛斗士傅弈,屡番谏议,终于说动高祖李渊颁布《沙汰僧道诏》,后因玄武门之变而废。

难道陛下觉得现在权力已经完全稳定,不用再收买人心,而要对沙门动手了?在座众人皱眉眯眼,猜测不定。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次较大的灭佛行动,被称为“三武一宗之厄”。

三武即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即是周世宗柴荣,皆可称得上雄才大略、英武不凡。

当然,现在只有两武,还轮不到李炎和柴荣。

而这两武的灭佛有着相同之处,政治层面居多,都表示自己不在五胡之列,不信胡教,用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

同时,僧、道阶层过于庞大,编户民众为避苛役重赋,相继投入空门,对国家财政和征夫招兵造成了很大困难。这也是促使国家政权采取极端手段灭佛,以扩大经济来源和解放劳力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

褚亮对佛教有好感,斥道:“小子狂妄,竟敢毁佛灭寺,欲蹈傅弈后辙乎?阿鼻地狱正为尔等佞佛者设,何得不怖?”

徐齐霖嘿嘿一笑,说道:“铜像是佛?木像呢,泥像呢?某闻佛在心中,亦闻佛在利人,兼以善道化人,虽头、目犹可布施。若为济民,岂惜一像哉?某毁一像,再造一像,土、木皆可,如何?”

既然佛像不分贵重、便宜,心诚则灵,那换一个又有何妨?大唐多缺铜啊,寺庙里就占用了好多,都换成木头和泥塑的多好,经济又实惠。

褚亮被气得直卡巴眼睛,说得好听,换一个,拿破木头烂泥巴换铜,你咋不去抢呢?

“破灭三宝,是邪见人,徐丞切勿妄语,以遭厄运。”一个官员在旁开口说道:“佛之为教也,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乐;惩非,显地狱之苦。徐丞岂可轻言毁灭,自沦于苦海。”

徐齐霖挠了挠头,有些头痛地消化理解了这家伙的话,才开口说道:“某非是要灭佛,而是要朝廷整顿沙门,纯洁佛教。”

“何解?”官员皱眉问道。

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首戒奢糜:今之寺院,制过宫阙,多求宏博瑰丽,一寺堪为皇家一宫。大则费耗几百万,小则尚用十数万;转运木石材料,人马不停,废无数人功,贻害农务,大患也。”

停顿了一下,徐齐霖继续说道:“其次检括佛门;现下僧众,良莠不齐,混入其中的地痞流氓、作奸犯科之辈不知凡几,真可谓‘遍地秃头,谁是真僧?’”

长孙无忌抬手向下压了压,提醒徐齐霖道:“只讲道理,勿要粗语。”

“是,小子失言。”徐齐霖躬身拱手,重复道:“应该说‘遍地光头,谁是真僧?’”

长孙无忌磁愣了眼睛,最后无奈地摆了摆手,这改和不改特么的一样啊!

很多人都憋着笑,特别是参加宴会的道门中人。刘正和已经捂着肚子缩成一团,就差满地打滚了。

其实,二武灭佛中一个是真灭,杀僧焚经,另一个却是没有杀人,手段较温和,准确地说,应该是抑佛。

一字之差,结果大不相同。灭佛太过分,抑佛嘛,则大有可行,且不会引起太强烈的反弹。

“粗俗不堪,浅薄之至。”杜荷终于能插上嘴了,说道:“陛下于贞观元年便颁《停废沙汰僧道诏》,对佛门亦多敬重,你置此议,当处严刑。”

徐齐霖满不在乎地一撇嘴,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佛门积弊日久,今当除之。陛下宽宏,岂以言论罪,你真无知也。”

杜荷瞪眼欲要反驳,徐齐霖紧接着便追问道:“敢问襄阳郡公,若陛下入寺院,于佛前拜是不拜?”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人世间最高的统治者。可佛门中如来最大,僧众对佛的敬仰,要胜过对皇帝的。

杜荷不是僧人,李二陛下不是佛教徒,他当然不敢说拜,便开口道:“陛下九五至尊,当然佛前不拜。”

“佛拜陛下否?”徐齐霖笑眯眯地又问道。

拜?拜你个头。杜荷阴沉着脸,说道:“佛亦不拜陛下。”

“为何不拜?”

杜荷傻了,这个问题复杂呀,说不好要惹祸的。就算是佛门高僧,经法高深,也要三思而谨慎回答吧!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有许多经释戒律与中国传统习俗相抵触。多数问题还好解决,比如不娶妻生子、不蓄头发等等。

但有一条却很难处理,便是不拜皇帝,有的固执于经文戒律的和尚甚至反倒要皇帝拜和尚。

很显然,在中国这样的宗法社会不拜皇帝,与社会所公认的伦理不符。而佛教不为皇帝所好,也至少要不为其恶,否则就很难顺利传播。

所以,佛教入中土后,门内人便为此展开了争论。一些高僧始终坚持原则,大多数僧人也予以认同。

到了唐高宗时期,朝廷颁布了《制沙门等致拜君亲敕》,但不到两个月,又另颁《停沙门拜君诏》,可见佛教势力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姿态。

但佛教中也有不少明智之士,为了发展而主张变通,开始在这个问题上松动,自己给自己找下台阶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襄阳郡公——”徐齐霖摇头作惋惜状,对杜荷的人品表示质疑。

“某不知,请赐教。”杜荷咬牙切齿,恨恨地一拱手。

徐齐霖点了点头,表示还算满意。

他扫视了一圈客人,向某个方向一拱手,朗声道:“陛下英明神武,于战乱之中兴大慈悲,平定海内,救民于水火,还万民安乐。若真有佛,论此功业,陛下当为今世佛。诸位以为如何?”

你这个马屁拍得,让我们无言以对呀!

众人纷纷颌首,表示对这个马屁的无条件支持、点赞。

“陛下入庙,今世佛岂有拜往日佛的道理?”徐齐霖再度扫视,我看谁敢反对,反正魏喷子不在。

“此言正是。”道长徐晃觉得要配合一下,开口说道:“北魏时,沙门法果致拜魏太祖拓跋珪,称其为‘当今如来’,言‘吾非拜天子,乃是礼佛耳’。”

徐齐霖向徐晃拱了拱手,说道:“道长博闻强记,道法精深,某钦服备至。”

“过奖,过奖。”徐晃还礼笑道:“徐小郎对佛门之弊可谓洞悉无遗,令贫道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一点粗陋之见,道长谬赞了。”徐齐霖又表示谦逊。

你俩有完没完,还惺惺相惜啦,互相吹捧挺来劲儿。

意识到别人异样的目光,徐齐霖才结束“相声”,脸色一正,向长孙无忌拱手道:“长孙公,小子学识浅薄,敢问孔夫子可否说过:‘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说道:“《论语?卫灵公》中有载,子日: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家师曾言:道由人兴,亦由人行。”徐齐霖继续问道:“敢问长孙公,此两说是异是同,又作何解?”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下,说道:“依某看,弘与兴则是发扬光大之意,此两说亦是大同小异。”

说着,他笑着转向上席一人,说道:“徐丞若要讨教儒学,当问孔祭酒这位大家才是。某班门弄斧,怕要惹人耻笑矣。”

孔颖达,此次三教论讲的儒家代表,国子监祭酒,儒学大师,孔子的第三十一世孙,谁还会比他更有资格解释圣人之言。

孔颖达笑道:“长孙公,何必把老夫推出,自己来躲清闲。”

长孙无忌摆手道:“圣人微言大义,非孔祭酒不能讲说明白。某才疏学浅,不敢露丑,怎说是躲清闲?”

孔颖达摇头苦笑,却巴不得也有个露脸说法的机会,看向徐齐霖说道:“徐丞,某与长孙公的解说相同,你可还有什么可询?”

徐齐霖拱手道:“小子敢问孔祭酒,此中的‘道’何解?”

孔颖达点了点头,朗声道:“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停顿了一下,孔颖达微笑着说道:“圣德乃是比仁道还要崇高的德行,或可定义为利于民且解除民之忧患的行为。”

“道为何不能弘人?”

“若道能弘人,则人人尽成君子,世世尽是治平,学不必讲,德不必修,坐待道弘矣。”

“佛门讲出世,倡舍资财与佛以求来世富报,可于民有利,能解民之现实忧患?”

孔颖达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能。”

徐齐霖躬身拱手,表示受教,直起身说道:“家师言人生于世的价值,讲积极进取之精神,并称之为历史使命感。”

停顿了一下,他说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此乃家师游历南方,见寺庙林立、王朝已更替而发感叹,然南方寺院又何止四百八十之数?”

提高了声音,徐齐霖说道:“而今我等生于大唐,亦当珍惜此太平治世,为国强民富而贡献力量。在陛下英明领导下,为大唐盛世而努力奋斗。”

“襄阳郡公,你对此没有异议吧?对大唐盛世,你心向往之吧?”

徐齐霖突然转向发问,把杜荷弄得一激灵,却还得赶忙点头认同,“自当如此,才不负此生。大唐盛世,谁不向往期待?”

“那襄阳郡公可知佛门于我大唐有何贡献?”徐齐霖还不想放过他,又问道:“广收资财,大兴寺庙,滥收僧众,不讲今日进取奋斗,只求来世富报。成天阿米豆腐,闭门念经,不耕不织,不纳租庸,于国于民有何益?”

杜荷反驳道:“佛教劝人行善避恶,戒本防非,果其能人人奉持,杜会就会安定,岂不有益于国?”

徐齐霖冷笑一声,说道:“但凡宗教,有教人做奸犯科、无恶不作的吗?某见识浅薄,还请襄阳郡公教我。”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