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提到江南,冯智戴似乎更有话题,兴致勃勃地讲起了岭南的风土人情,山川名胜。

顺便,冯智戴也把和大盈库的合作赞扬了一番。不管是白糖产业,还是胡椒基地,更有今年镜子的海贸。

“共利共赢嘛,冯兄不必如此夸赞。”徐齐霖笑道:“这是某向来的主张,冯兄应是心中最清楚的。”

冯智戴连连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某对齐霖的经营钦服备至。此番前来,还是有求于齐霖。”

徐齐霖知道要说到正题了,便笑着说道:“冯兄不必见外,说求太客气了。有话自管讲来,某能做到,绝不推辞。”

冯智戴端起酒杯敬了一下,说道:“敢问齐霖,这棉花在岭南能否种植啊?”

能啊,那太能了。你不认识黄道婆吧,那就是在海南跟黎族人学的棉纺,后来在松江发扬光大的。

徐齐霖抬头看着冯智戴,却没有马上回答。

按照徐齐霖的设想,明年把棉籽全在河西种植,数量比今年要多上几十倍。但要向全国推广种植,棉种却还是不够,要到高昌去收购。

也就是说,要到后年再种一季,才具备向其他地方输出棉籽,推广种植的条件。

算下来,哪怕是三年或五年的时间,想在全国推广,也面临着棉籽不足的困难。

棉花的暴利是眼见的事实,那些前来河西租地种植的权贵富豪就是冲着棉花来的,要可劲儿地种,徐齐霖也是满足不了。

冯智戴突然问起岭南种棉花,徐齐霖不得不谨慎对待。

因为,李二陛下已给他下了谕旨,棉籽不准买卖,都要控制在大盈库手中。在河西的粮棉种植比例,也要严格控制。

虽然棉花能挣大钱,可粮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支柱,河西也还是要供应西域驻挥的后勤基地。

所以,徐齐霖也下了官府文件,不管是自家的土地,还是租的,粮棉比例至少要保证六四开。

根据田亩和产量的计算,六四开的种植比例,不仅能保证河西粮食的自给自足,还能向西域输送近百万石,也就满足了李二陛下的要求。

其实,规定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是必须实施的政策,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在河西先施行,也有李二陛下考察摸底的意思。等到向全国推广种植的时候,也好有个依据。

口中食,身上衣,这是社会稳定的两大基石。而吃食,却要比衣服更重要。

冯智戴见徐齐霖没说话,笑了笑,伸手端壶给徐齐霖倒上一杯,说道:“想必朝廷另有规划,某倒是让齐霖为难了。”

徐齐霖眨巴着眼睛,半晌才嘿然一笑,说道:“实不相瞒,朝廷对棉花种植确实有规划。但冯兄所问的,却不在此列。棉花嘛,在岭南可以种植。”

冯智戴稍微松了口气,举杯再敬,说道:“不知这棉花要放开种植的话,需要几年时间?”

徐齐霖挠了挠头,说道:“这个,某却不知。在某算来,少说也要三五年吧!”

停顿了一下,他反问道:“冯家有意在岭南植棉?凭耿国公的名头,上奏朝廷即是啊!”

冯智戴苦笑摇头,说道:“齐霖有所不知,此时非彼时,家父生恐朝廷见罪,哪敢再向棉花伸手。”

徐齐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何,冯兄请详说。”

冯智戴叹了口气,闷下一杯酒,才把请奏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被三次拒绝,弄得冯家疑神疑鬼、心神不宁的事情讲了一遍。

“冯家乃大唐忠臣,请设市舶司也出于至诚,奈何陛下再三不允——”冯智戴很是苦恼的样子,“不知其中利害,让冯家不得安心啊!”

嘿,还有这样的事儿呀!送礼送不出去还挺难受,拒礼清廉的李二陛下又是怎样的心思呢?

徐齐霖捻着酒杯,陷入了沉思。

设立市舶司,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皇帝连这点威权都没有,那还算是大唐嘛?

但李二陛下没有准奏,可能是出于稳定的需要。出动大军征伐高昌,自然不希望别的地方出什么事情。

在李二陛下看来,征伐高昌明年就能完事,在广州设立市舶司晚上一年,影响不大。

可区别对待却让冯家忐忑不安,李二陛下越是拒绝,老冯就越是琢磨这里面有事儿。

怀疑自家的忠心,怀疑自己是在试探,担心准奏之后自家会造反,朝廷还没准备好镇压?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意外,都是没学会徐齐霖的换位思考造成的。

李二陛下有自己的想法,冯盎也有个人的心思。本来没啥事儿,可误会就在胡思乱想中产生了。

这特么的谁也不怪,要怪就怪人的心思太复杂,最难揣摩。

熟知历史的徐齐霖,知道冯盎多半是忠心,造反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可李二陛下不知道呀,管你是真忠还是假意,拖上一年最保险。

冯智戴远地儿跑来,棉花只是个由头,真实的意图却是想从徐齐霖这里得到些消息。毕竟他在京城,虽是大撒钱财、广结善缘,可却没有结交到哪个重臣。

当时的人们地域歧视还是很重的,冯家堪称南霸天,可却和胡人一样被称为“胡越”,野蛮不开化的篾称。

连许敬宗嫁女入冯家,还被人戳脊梁骨,骂他贪图“酋长”的彩礼。看见没,什么南霸天、耿国公,在人们眼里,就是个“酋长”。

而徐齐霖却没有这种观念,与冯智戴相处也是亲近随和。更重要的是,徐齐霖深得陛下信重,有些事情,他更懂陛下的心思。

被冯智戴的又一声叹息唤回了思绪,徐齐霖觉得这事儿吧,好象也能解开,就是需要个中间人。

想到这里,徐齐霖开口宽慰道:“冯兄不必愁恼,这事吧,肯定有解决之道。陛下绝无疑国公之意,国公也是赤胆忠心……”

“如何解决,还望齐霖教我。”冯智戴眼睛一亮,好象就等着徐齐霖这句话似的,急不可待地追问道。

“这个——”徐齐霖沉吟了一下,说道:“待某三思,认真考虑后再给冯兄答复。”

冯智戴略有点小失望,便好歹还不算彻底失望。调整了下情绪,与徐齐霖把酒言欢,暂把此事放下。

反正得在甘州过完年再走,又是住在徐齐霖府中,还怕得不到他出的主意?

……………

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等于把关税收归国有,绝了冯家的一大进项。

对于冯盎这种天高皇帝远的封疆大吏,李二陛下肯定是安抚为上,也就是给冯盎适当的补偿。

可这个补偿却不好拿捏,人家已是国公,家资豪富,从官阶到赏赐,都很令李二陛下感到头痛吧?

而冯智戴提到了棉花,却给了徐齐霖一个灵感。早晚要推广种植,何不先给冯家干上两三年,利润就作为收回关税的补偿,两全其美呀!

本来徐齐霖就想着把棉纺产业作为出口创汇的支柱之一,冯家就在广州,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就是说,徐齐霖除了棉花种植外,还会在纺织技术上与冯家共享,织造出品种多又精美的布匹,通过海贸让冯家获取暴利。

这个进项抵那个进项,看似是手套换兜子,但性质却迥然不同。

冯家把关税大权交还朝廷,这是理所应当。谁让你是大唐的臣子呢,把着不交岂不是篾视朝廷威权?

冯家能过棉纺出口获取暴利,这也是理所应当。没偷没抢,正当经营,这钱赚得也心安不是。

而且,这棉纺产业是个长期而稳定的进项,不同于一次性的赏赐,或许更能让冯盎满意。

对于朝廷来说,这般处置并没有失去什么。既收回了关税,增加了财政收主,又安抚了冯盎,可谓惠而不费。

徐齐霖就本着这个思路,连夜写了个长篇奏报,第二天便派人以加急的方式送往长安。

当然,徐齐霖还告诉了冯智戴,让他安心等上几天。至于奏报中的详情,却是不予告知。

冯智戴稍微安心下来,由徐齐霖派人当向导,四处游逛,好好领略了一番地方风物。

现在的甘州,与大唐各地一样,也实行宵禁制度。但在城外的商贸区,却没有这个限制。

随着甘州特产的名声愈发响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商贾前来交易。镜子、丝绸、瓷器、茶叶等紧俏物资的配给,也使胡商趋之若骛。

高昌虽然封闭了道路,也只是北道中断,但丝绸之路并未完全断绝。

走西域的商贾可以走南道和中道,南道翻越险峻的阿尔金山、中道则穿越罗布泊无人区。

伴随着巨大的利润,艰辛和危险在丝绸之路上也是司空见惯,但钱财的诱惑,并未使冒险的商贾为之减少。

一面镜子不用运到欧洲,只在大食便卖出了五六十两黄金,还是小的玲珑镜。即便是在西域的于阗、疏勒、龟兹等国,镜子也能挣到翻倍。

而镜子最大的优势是体积小,随身携带个十几面玲珑镜都不成问题。这个优势再加上暴利,一下子使镜子成了胡商争抢的最大商货。

徐齐霖多鬼呀,光买镜子可不行,咱得搭配着来。或丝绸,或瓷器,或茶叶,你得买够规定的数量,才卖给你平价镜子。

可即便如此,胡商依然热情高涨。搭配的也都是紧俏商品,运到中亚不愁卖,到了欧洲更是疯抢,就是要多准备人员和驼马,多付出辛苦而已。

商贸的活跃,使甘州城外的商贸区几经扩建,已经快赶上主城的面积了。

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酒楼、客栈林立,南腔北调汇聚,热闹和繁荣的景象,让冯智戴都看得目瞪口呆。

关键是这里没有宵禁,已经形成了夜文化。如同长安一样,很多主城富户都在这里有宅院,就为了夜游享受。

“嘿嘿,竟然能听到乡音?”冯智戴感慨地摇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又看向那倚楼卖笑的风尘女子。

哪里繁华,哪里人流如织,哪里就少不了风月场所。而在这里,胡姬却是最多的,汉女也有,却是很少。

也难怪冯智戴听到岭南口音而感到奇怪,发出感慨了。

“那位可是甘州的花魁。”向导咧着嘴笑道:“能文会诗,在长安或江南还算不得出挑,可与胡姬一比,可就是独占鳌头了。”

冯智戴点头,说道:“现下的甘州还只是对商贾有吸引力,日后会有更多歌伎前来,那她可就要被比下去了。”

向导说道:“跑到这讨生活也不容易,却也是个有眼光的,只要两年,挣下的钱也够她另从他业了。”

停顿了一下,向导继续说道:“徐丞答应陛下三年内建个塞上江南,看来两年也差不多了。”

“徐丞之才能,令人钦佩。”冯智戴有些感慨,说道:“日后封侯拜相,前途无量啊!”

向导颌首赞同,伸手指点着说道:“那家酒楼却是长安搬来的,店主与徐丞颇有些渊源。冯先生若觉得吃不惯本地饮食,可去那里。”

冯智戴举目一看招牌,笑道:“醉宵楼啊,在长安有多家分号,名声也甚是响亮。某知店主与徐丞乃是同族,却没想到把分号也开到这里了。”

“可不是只此一家是长安的分号。”向导说道:“冯先生留意招牌,便知道有很多商铺在长安的东西市颇为有名。来得早的,占了好地;来得晚的,也只好向官府提议,继续扩建。”

“难道徐丞对扩建并不赞成?”冯智戴有些疑惑地问道。

向导想了想,说道:“或许和暂署肃州刺史有些关系吧,把好处都留在甘州,朝廷也不会同意。”

“某倒把这事给忘了。”冯智戴一拍脑袋,说道:“想必徐丞是有所考虑,或在肃州再建一个商贸集市。”

向导耸了耸肩膀,对此并没有多大的热情,说道:“本来两年便好,多了个肃州,徐丞怕是要三年才能回京述职了。”

……………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