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提前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李二陛下心情又愉悦起来。至于房二,只要不是逃婚打皇家的脸,倒也算不得什么。

等这小子回京,少不得一个侯爵;官阶嘛,起码得四品啦!

李二陛下盘算着,露出了笑意。赏罚分明嘛,这些封赏晋升是徐齐霖该得的。

正在此时,外面宫人禀报,晋王殿下求见。

对于李治这个小儿子,李二陛下是宠爱的,一直留在身边。但懦弱的性格,也使李二陛下根本不考虑李治继承皇位的可能。

太子李承乾令人失望,可还有洛州的李四胖呢,按顺位排序,也轮不到李治的份儿呀!

李治来到殿内,施礼如仪,也没的屁事儿,就是类似于请安问候。虽然是亲王,可只管吃喝玩乐,连个工作都没分派。

父子二人闲聊了一会儿,李治随口说起了昨天在四哥府上饮宴的事情。

李四胖又回京过年,也是慰籍看望老爹,邀兄弟姐妹相聚,也是正常。

但李治却提起了席间李四胖对徐齐霖的夸赞,并感慨说没有徐齐霖在场,酒宴的气氛便没有去年欢乐。

李二陛下捋着胡须说道:“说到去年的事情,朕就想到了兕子噎食。现下,还心有余悸。”

李治呵呵笑道:“饮宴前,四哥还特意吩咐,不要乱说笑话。可见,四哥也是害怕再出事情。”

李二陛下呵呵笑了起来,说道:“青雀出外就藩已有两年,成熟了不少,对兄弟姐妹的感情也不见淡薄,很好,很好。”

“四哥既有文才,又有治政之能,儿臣钦佩不已。”李治说道:“亦当多向四哥学习。”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说道:“稚奴能有此意,朕心甚慰。”

正说着,宫人进来呈上奏疏,却是太子李承乾的。

李二陛下有些奇怪,自从李承乾患上腿疾后,他便准其不必朝谒,安心在东宫静养学习。

这快过年了,李承乾上奏,难道是提前拜年,还是有什么事情。

打开奏疏只看了两眼,李二陛下的脸色就变了。恼怒、气愤等情绪交替涌出,差点拍案而起。

李治也看出父皇的情绪变化,却一时不知如何反应,有些战兢兢地起身站起。

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幼子,勉强压下心中火气,强笑道:“没有他事,稚奴先退下吧!”

“是,儿臣告退。”李治躬身施礼,退了出去。

李二陛下的鼻孔内重重喷出气息,拿起奏疏仔细看过,重重地拍在桌案上,大声道:“马上宣中书侍郎杜正伦入宫觐见。”

宫人都擅察颜观色,眼见陛下有发怒的迹象,连忙答应着,跑去宣杜正伦。

杜正伦,出身于洹水杜氏,与京兆杜氏同宗,隋朝时考中秀才,曾授羽骑尉,入唐后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并进入秦府文学馆。

作为李二陛下的班底人马,杜正伦可谓是仕途坦荡,顺风顺水。

贞观元年,尚书右丞魏徵上表举荐杜正伦,称其才能古今无比,遂被擢升为兵部员外郎。

贞观二年,杜正伦又改任给事中,负责记载《起居注》,成为李二陛下近臣。

贞观四年,杜正伦进拜中书侍郎;贞观六年,杜正伦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着作郎姚思廉一同上疏奏事,并蒙李二陛下设宴嘉慰。

贞观十年,杜正伦再次出任中书侍郎,兼太子左庶子,并赐爵南阳县侯。

不仅成了侯爵,杜正伦还是太子的老师,可见李二陛下对他的信重。等到李承乾即位,他可就成了帝师。

对杜正伦委以重任,正是因为他的忠直。李二陛下认为有忠直之臣辅佐,太子李承乾一定能好好成长,成为自己合格的接班人。

但李承乾却越来越是不争气,干的那些事情也不可能不被李二陛下所知。

为此,李二陛下单独召见了杜正伦,跟他说:“我儿疾病,乃可事也。但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

换成后世的白话文,就是“太子足疾那是小事儿,可与小人亲近,就没有了好的名声。你好时时规劝,让他改掉坏毛病。要是他不听,你就来告诉我。”

杜正伦得到了李二陛下的密嘱,也真是尽心竭力。可李承乾已经变成了问题青年,任凭杜正伦操碎了心,磨破了嘴,他只当耳旁风。

于是,没招儿没招儿的杜正伦使出了撒手锏,把李二陛下的话说给了李承乾,意思很明确,“你再不老实,我告诉你爹去。”

这和后世老师找家长,应该是一个套路,很多熊孩子就怕这个。可李承乾不一样,他竟然上表抗辩。

这样一来,就让李二陛下很难办了。虽然对李承乾不满,可这还没表现在明面上。李承乾的抗辩,便把父子矛盾整个掀开了。

好啊,我虽然是太子,还是你儿子,可你对我不满,你派人监视我,有你这么当爹的吗?

李二陛下估计很想说:我就是对你的行为不满意,派人监视、规劝也是为你好,你咋就不懂俺的苦心呢!

但事情哪能那么简单,李二陛下更不能让外人知道自己已经对太子不满,不信任他了。

所以,李二陛下只能牵怒于杜正伦。你特么的大嘴巴,把老子给卖了。

后人总是说李二陛下的教育失败,什么虎狼教育错,什么纵容宠溺错。可要摊到自己身上,还未必就比李二陛下强呢!

就说后世的家长,有多少被叛逆得胡天胡地的熊孩子给搞到要疯。这个教育专家说了得引导,那个专家说要和孩子交心,可真的都管用吗?

杜正伦急急忙忙赶到时,李二陛下还余怒未息,劈头就问“因何向太子泄吾密语”?

杜正伦愣了一下,躬身答道:“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你那个破儿子,油盐不进,咋说都不听,我才用你的话吓唬他。要是他害怕了,不是挺好嘛!

李二陛下当时就翻了眼睛,可一时却说不出别的话来。

杜正伦也很无奈啊,你当初让杜正伦当太子的老师是咋说的?什么志向远大,胸怀宽广,能坚持正道,有这样的优秀品格,才委以重任,教育太子。

话说人杜正伦在开始的几年干得也不错,可谁知道李承乾突然就变成了问题青年,越来越是不堪,还特么的谁的话也不听呢!

要说杜正伦也是本着教育好太子的初衷,是个负责任的老师。要是睁一眼闭一眼,任由李承乾向歪里发展,可能也没这破事了。

李二陛下重重地喘了几口气,不想当着宫人的面说太子李承乾的不肖,更不好深责杜正伦。

“告退吧!”李二陛下摆了摆手,挥退了杜正伦。

虽然没有疾颜厉色的斥责,可李二陛下还是要给杜正伦处分,“漏泄禁中语”可是实打实的罪名。

杜正伦前脚回家,后脚便接到了谕旨,外放为谷州刺史。

从此以后,杜正伦便一直在老少边穷的地区晃悠。先是谷州刺史,后是交州都督,最后李承乾谋反事发,这倒霉的哥们又被牵连,流放驩州(现越南境内)。

消息传得很快,主要是太过突然,李二陛下竟是连年也不让老杜好过。好歹是朝廷重臣,却一下子就被赶出京师了。

李四胖在京城,甚至是皇宫里,也有耳目,自然也比别人更知晓内情。

嘿嘿,这个太子哥哥还真是作死不解释,连杜正伦那样的忠直大臣都被他给坑了。

可是,父皇如此处置,岂不是会吓着旁人,谁还敢劝谏李承乾?没人管了,李承乾岂不是作得更疯?

想到这里,李四胖嘿然笑出了声。

正象徐齐霖所说的那样,自己根本不用去争,就做好自己的本分,稳稳地等着太子哥哥败势,皇位便顺理成章地会落到自己头上。

争即是不争,不争即是争。果然是至理名言,某到现在才算是彻底明白,领悟通透了。

在书房内正暗自偷笑,有侍卫进来禀报,驸马都尉柴令武在外求见。

李四胖想了想,对侍卫说道:“就说孤宿酒头痛,正在静养,不便见客。”

侍卫领命而去,李四胖撇了撇嘴,没本事儿的往上贴,有本事儿才不象柴令武这样死皮赖脸呢!

…………….

京师发生的事情,徐齐霖并不知道。反正,跟他也没多大关系,知道了也只会鄙视李二陛下。

自己儿子教不好,就会牵怒别人。你说要把李承乾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时时监督的话,或许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吧?

不知道后世那句专家说的话嘛,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些想法和结论,徐齐霖早就有,可这不是他能管、该管的事情。李承乾是肯定要完蛋,李四胖能扶就扶、能帮就帮,只要不是渣男李治上位就行。

此时,徐齐霖在书房内正与快活回来的冯智戴说着重要的事情。

冯智戴已经看过徐齐霖给他的资料文件,上面是棉花的种植成本和产量,以及纺织成品售出后的价格。

按理说,这些可都是商业机密。徐齐霖之前并未答应冯家要植棉的想法,但现在却给他看这些,显得有了一些变故。

迎着冯智戴有些疑惑的目光,徐齐霖伸手点了点文件资料,似笑非笑地说道:“冯兄看过这些数据,有何想法?”

冯智戴回答得很快很短,“利润丰厚,且是一项能持之长久的产业。”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比之海关关税,却是有所不如啊!”

咦?怎么又扯到关税上了,难道是市舶司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冯智戴眼睛一亮,说道:“齐霖此话差矣!海关关税应是朝廷收入,冯家乃是大唐忠臣,如何敢计较多少?”

徐齐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只有你我二人,倒不必如此谨慎小心。实话对冯兄说吧,朝廷对在广州设立市舶司迟迟不允,乃是考虑到了冯家在岭南的一些特殊性。”

“冯家虽在岭南,道途漫长,可却是大唐之臣,并无特殊。”冯智戴赶忙辩解,一副唯恐招祸的表情。

徐齐霖翻了下眼睛,觉得这冯智戴在京城呆得太过胆小了,可这也有人家的无奈。

沉吟了一下,徐齐霖说道:“朝廷已经允准,拔付棉种在岭南种植。除此以外,大盈库的棉纺工坊也将派出好手,协助冯家建织造作坊。”

冯智戴心中一喜,胡乱拱手向几千里外的陛下致谢,但也知道后面还有事情,便先开口问道:“那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的事情呢?”

徐齐霖淡淡一笑,说道:“若冯家真是出于忠心,便再次上奏吧!”

原来如此,利益的交换,算是对收回关税的补偿。

冯智戴松了口气,这话好听不好说,双方心里明白就行。

“多谢齐霖从中斡旋。”冯智戴起身,深施一礼,说道:“解朝廷之虑,宽冯家之心。”

徐齐霖呵呵一笑,起身相扶,说道:“这事某没出什么力,全是陛下英明,体谅耿国公拳拳忠心。”

“是,是,陛下英明。”冯智戴连连点头,说道:“某这便派人传书家父,过几日也便动身回京。”

徐齐霖说道:“安心陪某过完这个年,便可带上棉种回去,今年莫要耽误了种植。某这里给冯兄再挑上几个好手,去岭南指导种植。”

“又要多谢齐霖费心安排了。”冯智戴去了心事,精神状态都大有不同,笑得畅快。

徐齐霖却还有事情,说道:“冯家有海贸,可多引进外国作物。比如水稻,好象是南洋小国,什么占婆或真腊,或其他国家,有良种可一年两三熟。”

占城稻是出产于中南半岛的高产、早熟、耐旱的稻种,在宋朝时引入中国,并迅速在江南地区推广。

根据中国古书记载,占城稻有很多特点。一是“耐旱”。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三是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