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徐齐霖对大盈库的定位上,除了玻璃、镜子、钢铁外,其它产业都暂时只是个示范作用。

比如毛纺、棉纺,甚至是白糖、冰糖的制造,也将逐步开放技术,促进民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当然,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毛纺、棉纺,在两三年之内,则具备了向民间推广的条件。

说得远了,徐齐霖打发走了周琪,并叮嘱她,若有难事,可给他写信。

在大盈库的机构内,无论官吏还是技工,若有技术革新和改良的建议,都可以通过渠道反映到徐齐霖那里。

而给周琪则另开了方便之门,书信可以标注为革新或改良,直接送到徐齐霖手中。

做好事嘛,老子就喜欢这个。

徐齐霖巡视完大盈库的工坊,看到的多是感激的目光,以及对他恭敬的态度。这些女工,可都是因为他而获得自由身。

离开工坊,徐齐霖回到衙门,又检查督促了春耕的准备工作。

去年因为征伐高昌,而利用了数万的府兵突击性的垦荒种植。今年人口和劳力都达不到那个数量,耕作的面积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

可即便如此,因为去年在河北、河南两道的试验性种植,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今年在这两道之地大范围推广,再加上岭南棉花,全国的总产量依然会有近乎翻倍的增长。

只要产量持续增长,棉纺品的价格才会不断走低,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徐齐霖预计在三五年后,或许会达到“无人不衣棉”的程度。

而棉纺要成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还需要朝廷的支持。从现在看,对于粮食的担忧,还不能让李二陛下完全放开对种植农作物的限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古代的生产、运输水平,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还是很薄弱。

可不象后世,火车、飞机、轮船,即便相隔千里,救灾的物资也会很快送到,进行周济。

尽管徐齐霖所编撰的时令农书很实用,也确实使粮食得到了增产增收。但以粮为本,连他也是赞同并支持的。

经济作物是能更多地赚钱,但种植面积必须有所限制。仓有余粮,这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

而此番向河西移民,不仅缓解了关中人多地狭的矛盾,还使河西多出了几百万亩的农田。再加上江南等地方的逐步开发,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近五成。

这些数据的支撑,无疑使李二陛下的底气大涨。河北、河南两道的括户检田更加彻底严格,让徐齐霖相信,李二陛下已经把目光转向了辽东。

没准回京呆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又要被调到河北道。就象征伐高昌是以河西的开发建设为后盾,攻打高丽,河北道也将起到相同的作用。

算算时间,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还真是差不多了。

徐齐霖仔细回忆历史上征高句丽的战争,发现大唐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利益。

第一次征高句丽,李二陛下御驾亲征,虽然重创了高句丽,但在安市城下遇挫撤兵。

其后数年,唐军不断以骚扰战术攻打高句丽,使其不断损兵折将,疲于应付,粮荒而使其接近土崩瓦解。

到了李治时期,唐军依然不断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并消灭了其重要盟友百济,使其孤掌难鸣。

到了乾封年间,经过十几年的频繁攻打,高句丽已经将疲兵弱,终于被唐军一举攻灭。

但高句丽和百济的覆灭,最后便宜的却是一直貌似乖顺,不断向大唐求援的新罗。

等到吐蕃崛起,攻陷安西四镇,唐军不得不调兵西北,与吐蕃展开了长期与艰险的战争。

新罗这个白眼狼,趁机勾连高句丽余孽兴兵反唐,大举进攻唐在百济故地设立的熊津都督府,夺取八十二城。

之后,唐军也曾反攻新罗,但陷入了与吐蕃和新罗的两面作战,力不从心,终是没能灭掉新罗。

在徐齐霖看来,新罗绝对是个演技派,得个小金人也不为过。

在实力不足时,新罗伏低做小,象个乖孙子,每每借大唐之威抵挡高句丽和百济的侵袭。

等到羽翼丰满,唐朝的周边国际形势不佳时,新罗便反噬负恩,流氓嘴脸暴露无遗。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实,若是以此来评价大唐的统治者幼稚,当然是不对的。

谁也没有前后眼,象大唐赐婚吐蕃,保持了三十年的和平,谁能知道会成为大唐长期的敌人呢?

新罗也是一样,大唐若是持续强大,不给其机会,它依然要乖乖地当藩属国。

而就大唐与高句丽爆发战争的原因,除了李二陛下要重复中华故地外,还有新罗求援的因素在内。

作为老大,为小弟出头,李二陛下出兵讨伐高句丽,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借口。

既然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徐齐霖就只能争取在策略上有所改变。一举攻灭高句丽似乎并不是上策,大唐的人口基数在那儿摆着,想稳固占领,有困难。

重创高句丽呢,把高句丽的势力范围赶回到鸭绿江以南,让高句丽和百济、新罗继续掐架,而大唐隔江而望,是不是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等到这三个小国掐得差不多了,大唐再顺势进军,一举全灭,岂不美哉?

徐齐霖左思右想,觉得甚为可行,不由得捏着下巴坏笑不止。

当然,这个策略未必会合李二陛下的心思。他太好名了,灭国之功,全复旧土,是他的一个人生目标,岂能不竞全功?

想个什么借口促成此事呢?徐齐霖陷入了沉思。

……………

京城长安,东宫。

李承乾没有搬迁到大明宫,反倒是因为父皇离得远了而觉得更加自由。

但李泰因为《括地志》的编撰而大受赏赐,却让他感到了极为不快,甚至是感觉到了父皇的宠爱已经转移到了胖弟弟身上。

皇位继承权有些悬,尽管李二陛下对外也丝毫不露口风,但李承乾还是能觉察到威胁。

虽然李二陛下又给他指定了一个更严厉的老师——魏大喷子。可魏大喷子已经身患重病,力不从心,也无法时时监督,对李承乾的影响并不大。

做出这个决定,李二陛下似乎在向外人表示,自己没有易储之心,还对太子期盼殷殷。

可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父皇的最后挽救,也是自己的最后机会。显然,他并不珍惜这个机会,却对父皇宠溺四弟,派来魏大喷子而又生怨忿。

既然已经立自己为太子,却为何褒奖赏赐都给了胖弟弟,为何把一个比一个严厉的老师都派到自己这里?

要是自己真被废了?!李承乾一想到历史上废太子的下场,就觉得后背发凉,不寒而栗。

是坐以待毙,还是放手一搏,现在就摆在李承乾的面前。似乎只有这两条路,非生即死,没有别的选择。

只想着别人如何如何,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就是李承乾的性格。

李二陛下对李四胖大加褒赏的同时,还下诏“自今皇太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也就是说,给李承乾开了张可以随意填写的空头支票。

李承乾若还有那么点幡然醒悟的话,就应该再三拜辞。即便花用,也不会太过分。

可他偏偏是无可救药,拿着老爹的特批,使劲地败家。史载:“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

要知道,李承乾作为皇太子,俸禄肯定是不会少的。而他花的这七万钱,全部属于计划外开支,就是穷造。

而如此铺张浪费,自然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和劝谏。李承乾的另一位老师张玄素,便上奏痛批太子的骄奢。

李承乾却不觉得自己有错,再次派出杀手,命其趁张玄素上早朝的时候,“以大马棰击之,几毙。”

嗯,杜正伦因为教育不了李承乾,被贬谪出京;这回,张老师竟被打得差点没命。

如果再加上李承乾派杀手去干掉于志宁而未遂,已经有三个老师栽在了李承乾这根朽木上。

而李承乾所派的杀手张思政和纥干承基,看到于志宁“寝处苦块”而不忍杀之。相比李承乾的冷酷狠毒,倒是更有些人味。

你就说李承乾的种种行为,配不配当太子?还想着继承皇位,为所欲为,真真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

如果真的让李承乾登基为帝,以他的残暴,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李二陛下岂能让自己辛苦打造的大唐毁在李承乾手里?李承乾的种种行为,让李二陛下的挽救全部落空,易储其实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

而李承乾到现在不仅不思悔改,还在做着美梦。他以为如果干掉屡出岁头的胖弟弟,这皇位就会稳稳落在他的头上。

可杀弟这话怎么能明明白白地讲出来,起码现在还没到那个份儿上。但李承乾的隐晦话语,还是让手下亲信感到震惊,谁也不敢轻易作答。

李承乾见没人吭声,也只好自己来点名发言了。

他的目光先移注到杜荷身上,停顿了一会儿,又看向了赵节,觉得这家伙比较积极,应该能领会自己的意思。

李承乾勉强缓和了下口气,问道:“阿节,你以为当下要如何应对?”

赵节的眼皮跳了一下,故作思索状,半晌才答道:“禀殿下,魏王并无结交臣僚,想必还未有谋谪之心。下官以为,当下不需妄动,静观乃为上策。”

李承乾从鼻孔中重重地喷出气息,对赵节的话很是不满。还静观呢,太子之位都要不保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杜荷何尝没有看出李承乾的杀意,但他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可还要显出他的智慧,便缓缓说道:“要对付魏王,下官倒有一计。”

“快说。”李承乾眼光一闪,急着催促道。

杜荷淡淡一笑,说道:“殿下可派人搜集魏王罪状,整理后于午门上书。”

李承乾有些失望,但还耐着性子问道:“此举颇为耗时,且能否搜集到罪状,还未可知。”

杜荷笃定地说道:“殿下勿虑,那罪状是肯定能搜集到的。”

李承乾略微一沉吟,也明白了杜荷的意思。诬告嘛,随便编些罪状也就是了。

尽管对这个办法并不是很赞赏,但李承乾觉得姑且一试也可以。若是失败,再把暗杀的事情挑明,相信手下也就没有了推脱的借口。

想到这里,李承乾脸上的神情松缓下来,说道:“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杜荷躬身领命,说道:“下官定尽心竭力,为殿下分忧。”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是李承乾在宫中的耳目,此时开口说道:“下官以为,殿下应重金笼络朝中臣僚,以壮声势。侯君集以灭国之功入狱,或许心怀怨忿,似可拉拢。”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此议甚善。东宫有贺兰楚石,亦可牵线搭桥。”

“陛下曾写《威凤赋》赐赵国公。”杜荷拱手道:“赵国公于殿下又是甥舅,若赵国公倾向殿下,其言语必为陛下所重。”

《威凤赋》是李二陛下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并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

而这篇《威凤赋》是李二陛下赐予长孙无忌的,表现了对大舅哥佐命之功的感谢。

李承乾沉吟不语,作为外甥,他和长孙无忌这个舅舅的关系却是非常一般。

而且,长孙无忌老奸巨滑,并没有表现出倾向哪位皇子。即便是对太子李承乾,长孙无忌也是保持距离。

当然,长孙无忌在李二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确实是数一数二的。他如果能帮李承乾,自然是分量最重的筹码。

“殿下若是为难,亦可先从驸马都尉长孙冲开始结交。”赵节此时终于插上话,说道:“某与长孙冲还算有点交情,可加以试探。”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那便有劳你了。”

赵节躬身道:“为殿下效劳,下官的本分。”

……………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