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王霄就下播了,他下午准备了解下竹荪人工种植的一些要点,又多了一个新赚钱的途径,王霄兴奋的决定立即执行。
首先竹荪的生长条件:竹荪性喜温暖、湿润,氧气充足的条件,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c左右;低于16c或高于36c,不利于其正常生长。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22c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使菌球发育出现畸形。此外,竹荪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要求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
其次,王霄准备在竹林种植,这条件是非常符合但其他要求也要达到。
其一要收集培养料(菌草)
利用菌草技术栽培竹荪,主要是利用野外丰富的野草资源来栽培竹荪。因此,在竹荪栽培之前,要准备充足的栽培料(主要是菌草),较为普遍的菌草有五节芒、芒萁、类芦等。将收集的菌草,自然晾晒后用破碎机破碎,即可作为栽培竹荪的原材料。
其二栽培料配方
这个王霄倒是不担心,这些配方网上也有,最主要的是建议他种植竹荪的网友,刚刚发了一大段信息给他,其中就有配方,况且,王霄自己也知道很多配方,最主要的是要因地制宜,王霄准备下午在去竹林一趟。
其三林地选择
栽培竹荪的竹林要求地势平缓,阴凉潮湿,郁闭度在0.7以上;土壤质地疏松不易板结,团粒结构好,ph值呈酸性。另外,由于竹荪栽培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因而选取的地块最少3年以上未栽培过竹荪。
王霄比对了一下,竹林的条件是非常符合竹荪生长的,这下王霄对种植竹荪更有信心了。
其四堆料发酵
将备好的原料拉到已经选好的竹林旁,先让其充分日晒雨淋后,再建堆发酵。建堆时,若栽培料的含水量达不到65%,需喷洒适量清水或0.3%石灰水,调节含水量。然后按照铺1层菌草,1层食用菌废料(或农家下脚料),再撒上一些尿素和石膏粉的原则,依次堆制,建成长方形堆。栽培料制堆完成后,露天发酵。如果要加快发酵的速度,提升发酵的效果,也可在制堆完成后,用薄膜将其遮好发酵。当料堆中心温度达到65c时第1次翻堆,共翻3~4次;当料发酵至暗褐色,并无刺激性气味时,即可下地接种。
这个堆肥可以先做,正好先要把后山清理掉,可以先把竹林旁边清理好,然后堆肥,等其他地方都清理完成后,正好堆肥也好了。
其五整畦接种,竹荪栽种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旧竹穴播法要先选择砍伐2年以上的竹,在其旁边上坡方向挖1个穴位,深20~25cm,穴位用层播法。也可在竹林里从高到低,每隔25~30cm挖一条小沟,深7~10cm,沟底垫上少许腐竹或竹鞭,撒上菌种后覆土。
第二种是建畦层播法
在竹林地中挖开宽40~50cm、高15~25cm的畦。最好沿坡地走向建畦,防止雨季林中积水冲毁畦床。畦建好后,铺上1层10~12cm发酵好的料,接种1层(栽培种以块状播下为好),再铺1层发酵料,接1层种,重复3次。用脚踏实,覆2~3cm的碎土层,再盖1层竹叶或稻草、松针。接种后,如果气温较低,最好覆膜保温。15d左右抽样检查1次,若发现块状种边缘发黑应立即补种。如果发现菌种被其他杂菌污染,应对栽培料作相应的处理(如喷洒适量的2%石灰水),然后立即补种。
王霄发现两种发放后比较适合竹林,对比之后王霄决定用第二种方法,因为竹林的范围偏大,他一个人肯定种不过来,但他可以在前期种植的时候先请人种植,后期补种和养护他一个人就能搞定,这个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王霄亲自出手,其他的果树王霄是准备请人的,一个人肯定看不多过来,估计要三四个人左右。
其六水分管理
竹林栽培水分管理极为重要,竹荪不耐旱也不耐渍,穴位排水沟要疏通,干旱时要浇水保湿,以不低于60%为好。冬季15~20天、夏季3~5天浇水1次,浇水不宜过急,防止冲散表面盖的竹叶层。土壤含水量要经常保持在15%~18%(检查方法:抓一把土壤,捏之能成团,放之即松散)发现覆土被水冲变薄,料露面时,要及时补盖覆土。
这个步骤也非常重要,看来竹林必须要王霄亲自管理了,王霄自恋的想到,他一想到竹荪的价格就忍不住发出嘿嘿嘿的声音,要是有人听见,肯定以为有个变态在这里。
虽然竹荪的产量有点低,但架不住王霄会种又有金手指的帮助,王霄相信,他种植的竹荪产量肯定比其他人高还好吃,又不愁销量,真是一个好买卖,王霄不经感慨回家发展真是回对了,要是还在A市,他肯定整天要防着小白花。
其七采收加工
为确保竹荪的等级品质,要适时进行采收。利用菌草生态栽培技术种植的竹荪,菌柄粗壮高大,菌裙鲜亮脆嫩。在竹荪烘烤之前,先将竹荪在烤垫上摆放整齐,用小刀将竹荪菌柄底部长有白皮的地方轻轻划开,然后按照低温—高温—低温的原则烘烤。竹荪烘烤至七八成干,即可捆扎,而后再放回至烘干为止。最后,将烘干的竹荪放置在空气中5~10min,适当回潮,以防在装袋时损坏竹荪,降低其等级。
王霄看到竹荪加工的要求,在记事本上写下在竹荪成熟前买一个专门烘焙竹荪的机器,真空密封袋也要多备一点,上次卖大米的时候准备的袋子都很大,这次要买一些小袋子。
王霄查完资料,自觉心里有数后,又去竹林那里仔细观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