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之行,赵祯又亲眼看到了自己的一些革新成果。
结束巡视回到东京大内的第二日,久违的大宋朝会又来了。
而今日讨论的事宜只有一个。
赵元昊叛乱!
虽然赵元昊实质上早已就是独立地位,大宋无法干涉他的一墙一瓦,一村一寨。
但是至少名义上,他还是属于大宋的西平王,是大宋的臣子。
今时突然发难称帝,还递交表函要他赵祯承认所谓的“大夏”!
这是要置他赵祯于何地!
不过在讨论军国大事之前,赵祯还得把冬至日大朝会补上,顺便跟京城的大小官员打打招呼。
省的南巡三月,这些官员忘记了他这个官家。
大宋朝一年中有三次大朝会,分别是正旦、五月一,还有就是冬至日。
每当这一日,京城里的官员,都要来大庆殿给皇帝祝贺,而且大朝会中是不谈论国家大事的。
这是一场大聚会。
今年的冬至日祝贺,虽迟但到……
辰时三刻,鞭鸣,黄钟撞响,协律郎缓缓奏唱起《隆安之乐》。
“天临有赫,上法乾元。铿锵六乐,严恪千官。皇仪允肃,玉坐居尊。文明在御,礼备诚存……”
赵祯头戴通天冠,身着绛纱袍,从旁边的东房出,驾临大庆殿。
待到赵祯就座,两边内侍手持的合扇打开,协律郎偃旗止奏,符宝郎奉宝于御座边。
炉烟升起。
公卿依次入门,面见这位南巡三月的赵官家。
中书门下平章事兼领昭文馆大学士张士逊首先单独出列,来到御座前,面向北朝着赵祯拜奏。
“晷运转移,日南长至。伏惟皇帝陛下应乾纳佑,与天同休!”
贺完,张士逊恭敬地退下。
回到位次后,随即又按照礼制,对赵祯再拜,三呼“万岁”。
赵祯垂坐于上,面露微笑,连连点头。
礼毕。
然后,其余大臣依次出列,也仿照此例进行。
东京城的官员很多,即使有些官员忙于政事不能赴会,但是来到大庆殿的官员还是非常多。
所以这种大朝会的觐见也是分批进行的,否则大庆殿根本装不下这些人。
宰执等重臣是第一班觐见的官员。
众臣拜见完毕后,按照内侍要求,缓缓退出了大庆殿。
第二班觐见的是大宋亲王,这些人也恭敬地列班而入,不过从第二班开始,也不在是单独拜奏,而是整班一起奏安……
直到正午,冬至日的朝觐仪式才宣告结束。
宰执等重臣又回到了大庆殿,其余亲王官员被内侍安排在偏殿后殿。
午宴时间已到。
尚食进御酒,殿中侍卫检查一遍后,没有问题后内侍接过御酒,献到赵祯面前。
“拜!”内侍对着众臣按例唱道。
“吾皇万寿!”众臣恭敬地拜贺。
赵祯端酒,内侍同时也在众臣面前的案几前摆上御酒。
群官插笏接受赐酒,同时文舞进入,宫架上奏唱起了《正安之乐》。
“尧天协纪,舜日扬光。淑慎尔止,率由旧章。佩环济济,金石锵锵。威仪炳焕,至德昭彰。”
“众卿就座,饮酒!”
“诸卿,南巡三月,朕实在想念诸位。”
“官家仁爱万寿!”底下的群臣也在恭敬地祝礼。
大殿的气氛既庄重,又愉快。
宰执大臣们也两边攀谈起来。
赵祯行酒三轮之后,尚食开始进奉食物,太乐丞引导《盛德升闻之舞》进入大殿。
舞乐三遍之后结束,内侍又向赵祯递上御酒。
“诸卿,饮!”赵祯继续向众爱卿行酒。
……
赵祯看着殿中众臣已经酒足饭饱之后,也放下了酒杯。此次冬至日午宴,也可以结束了。
刚才除了跟宰执大臣们饮酒之外,赵祯也在偏殿,和其他官员对饮了几杯。
算是多认识了一下底下的官员。
此次大朝会,虽然花费甚多,但是君臣能其乐融融地在一起饮酒吃宴,那一切都是值得的。
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大宋!
他也不会一个人享受,不让众臣乐哉乐哉。
宴会结束的时候,顺便还要给众臣赐予绸缎和冬炭钱。
一些重要的官员,包括赵宋的亲王们,还会发放赵祯从扬州带回来的各个商行股份。
自己出差一趟,必须给留守的官员们带点特产……这是天朝千年的传统,少有人会质疑。
就算是那些没事乱咬的谏官,拿到赵祯送的股份之后,也是直言赵祯仁爱。
这股份可是真金白银,他们去不了扬州证券交易所,但还是可以直接在脚下的汴梁东京证券交易所,委托其将股份在扬州变卖。
交易所里的牙商,早就熟悉了这一套交易。
“圣人仁爱!”
“若是可以,官家可以多巡视几次。”一些官员偷偷生出了新的心思。
官家现在只要出巡,总会给他们带点好东西,他们焉有反对之理。
就连张士逊等宰执大臣,也是心里暗暗称赞!
“官家真是千古难见之仁善!”
对于官家在扬州城搞的青苗法改革,他对此也不想再多言。
官家只是仁爱全天下罢了!
整个朝廷中,估计也只有三司使晏殊有些头疼,官家如此“大方”花的都是钱缗金银。
虽然大部分都是官家从自己内库里掏出来,但他这个大宋“计相”还是为官家暗暗着急。
这些白花花的银钱就这样撒出去了!
白白便宜了扬州城的百姓,还有东京城的那些芝麻小官。
“可以结束了!”赵祯向着旁边的内侍吩咐着,吃饱喝足,今天还有正事。
官家传令,随即,殿外的鞭炮立即炸了起来。
太乐令撞响蕤宾乐钟,《乾安之乐》奏起,鼓吹齐鸣。
赵祯下座,离殿。
“恭送陛下!”在所有大臣的恭赞中,赵祯乘舆前往垂拱殿。
……
大庆殿内外诸大臣见官家离开,相互看了一下,也开始散去。
官家都走了,自己等人也就不能在大庆殿这里喧哗。
不过大宋朝廷的宰执等中枢大臣,却没有打道回府,他们还要去垂拱殿,跟官家讨论一下军国大事。
“张相,官家等下是否是要讨论赵元昊之事?”宰相章得象向张士逊轻轻询问着。
作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和张士逊同是宰相。
不过他领的是集贤殿大学士,在宰相中属于末相,比之张士逊的首相矮了一截。
但是相对于范仲淹等人的参知政事这个副宰相,他又高了一截。
“大概是了!”马上就要前往垂拱殿与官家商讨国事,张士逊现在也不想和其他官员乱嚼。
即便是他熟悉的章得象,现在也不是乱说的时候。
作为一个老成持重的宰相,他行事一向谨慎。
“嗯!”章得象也摇了摇头,这老家伙不愿多说,他也不再多言。
作为不受陛下宠爱的宰相,他也不愿意四处惹火上身。
免得哪天就直接罢相了!
“章相,军国大事,不可乱言于外!”张士逊稍稍提醒了一下章得象。
这里的朝廷内外官员还没有散去,乱议国事,可不是什么好作为。
“知晓!”章得象轻轻点了点头。
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三司使、权知开封……等众臣整理好了衣服,在内侍的引导下,缓步向着隔着不远的垂拱殿走去。
“垂拱殿”,取自“无为而无不为,天下垂拱而治”,暗示着赵宋官家要与士大夫们共治天下。
他赵祯不能肆意妄为。
在朝廷中,更规定了官家的一些须经过外廷的诏书,必须有一个宰相的副署,才得以成为朝廷的正式政令。
外廷诏书若无宰相之副署,则不具备效力。
可以直接打回!
况且他赵祯也不能拿这些士大夫怎样,毕竟太祖之时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规矩。
只要不是做造反这种大逆不道之事,对于官员,他最多将其流放到岭南崖州。
这是大宋朝廷的潜规则了,他赵祯根本改不了。
他这个官家,能做的就是拟个内廷旨意,将宰相罢相,换个人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