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UU文学 >  新书 >   第626章 天子守国门

第五伦宣布定东京于狄县,以示与河济共抗黄水,同生共死之心,这也算“天子守国门”了,这个消息对于狄县父老、河济百姓,乃至于过去二十年间饱受黄河水患的冀州、青州、兖州数百万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但有人听后,却只觉浑身发冷,如坠冰窟。

正是青州刺史李忠,李刺史倒不是可惜临淄被狄县给换掉,怎么也是他青州治下,第五伦没说谎,东京确实是定在青州,没给兖州鲁地抢去就是胜利。李忠担心的是,现在治河,恐非良策。

眼看群臣欢呼,百姓沸腾,第五伦兴致也很高,李忠虽有心进谏,但斟酌了几次,都发现不太好开口。

“治河,是民心所盼,王莽没做的事,如今陛下要做,我身为青州父母官,高兴还来不及,当高呼圣王再世,有何理由阻止呢?”

李忠知道,汉武帝时大河决于东郡,当时丞相田蚡反对治理,他的理由是:“江河决口皆乃天意,不该用人力来强行堵塞,如此未必符合天意。”当然,真正的原因是田蚡家的庄园在溃流的另一侧,与此同时,望气占卜的官员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汉武帝当时年轻,为亲舅舅蒙蔽,导致大河决口二十多年没堵上,泛滥的黄河水祸害了东方十六个郡,富庶的梁、楚就此衰败。

至于王莽那一次决河,同样采取了躺平策略,理由依然是天人感应:“河,中国之经渎,圣王兴则出图书,王道废则竭绝。今溃溢横流,漂没陵阜,异之大者也。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意思是只要好好修改国政,感动了上天,大河自然会归于故道。

当然,新莽没等到这种机会,就被第五伦和河患导致的起义军推翻。

如今第五伦毅然表示要处理前朝留下的烂摊子,李忠要劝,当然不能再抬出天人感应的说辞,经过鲁地的事后,人人都知道,皇帝不吃这一套。

于是李忠一直等到入夜时分,群臣在狄县狭小的行在告退后,才来进言:“定都狄县之事甚善,然治河一事,还望陛下三思!”

第五伦看着李忠,皱起眉来:“大河迁徙至新道后河床不稳,水势不断南浸,常常在淹没平原郡后,继而南侵千乘,沦入济水,甚至延袤济南,堵塞漕运,实妨国计,一旦大河当真夺济入海,半个青兖都将沦为灾区,流民何止十万?卿身为青州刺史,本当担此重任,缘何竟言河不可治,莫非又是那套‘修政以应之,灾变自除’的空话?”

皇帝的质问已经颇为严厉了,李忠连忙跪下,稽首垂泪道:“臣乃青州人,何尝不愿河济分明,互不相侵,然臣亦是陛下僚属,不敢有私。不治河,可能如汉武时一般,祸害半州,但治河,却可能酿成更大祸患!”

李忠开始解释他这听上去颇为神奇的理论:“治河不亚于一场大仗,必由朝廷发动牛马万头,辎车千乘,民夫十万,从青州冀州中原,千里馈粮,赶赴河济之间。”

“一旦开始治理,则内外之费,吏卒之用,土石之材,人吃马嚼之奉,日费千金。”

“汉武时以中国盛世,使贤臣汲黯、郑当时主持堵塞决口,动用十数万人,却劳而无功,直到二十余年后才堵上决口,故知治河非旬日之功,陛下对大河开战,确实豪气,但这一战,恐怕要持续数年,十年!如同在人身上开一创口,血流不止,国力将为之耗费,于陛下伐吴灭蜀一统事业不利啊!”

现在也一样,拖了二十年后,黄河改道已是定局,绝非简单堵个决口那么简单。

第五伦陷入了思索:“卿的意思是……”

“大河要治,但不能现在治。”李忠给出了自己的提议:“陛下,近十年内,还是专注于一统,且再苦一苦河济百姓罢!”

“卿确实是大魏忠臣。”第五伦这评价意味深长,李忠李忠,他忠于的是皇帝,而非百姓。

“但不行。”

第五伦挥动宽袖,斩钉截铁:“治河之事,乃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让百姓多等一年都不行。”

“自王莽不顾河决魏郡以来,大河肆虐三州长达二十年,上百万人沦为流民,更多人则滞留当地,苦苦挣扎,其苦盼河患结束,犹如久旱盼甘霖也。”

“岂有人将渴死,眼看天阴将雨,雨师却曰:‘姑且待之,三日后必雨’?”

第五伦很清楚,在治黄河上投入多少资源,征发多少人力,修几年能修好,这是能力问题。

但治与不治,却是态度问题!

青兖才刚刚归附,对他没什么向心力,第五伦必须表现出与新莽截然不同的一面,来获取各个阶级的支持,而治河,不夸张地说,要真能拨其乱而反其正,扭转汉、新两代的水患,第五伦的王朝,能获得黄河下游上千万人的支持!

见第五伦如此,李忠又提出了第二点。

“陛下虽有救民之心,“诏令是一回事,底下如何执行是一回事,为应付工期,酷吏或将效法新莽时拉丁暴政,数万十万人聚集,衣食不甘,寒暑交加,只怕疾病致死者无数,更勿论闾左暴徒由此聚集,若处理不当,恐将酿出陈胜吴广篝火狐狸之事。”

第五伦虽然理解李忠的顾虑,但他的看法却与对方截然相反。

“王莽不治大河,河济间丧失本业者一样不少,百万流民入铜马、赤眉之中,祸乱天下,使刘子舆、樊崇几乎成事。”

“而今铜马、赤眉旧部无从安置,予正好以工代赈,令其回归河济故土,参与修堤疏道之事,由朝廷提供衣食,此为两便之法。”

在第五伦看来,对河患造成的流民,放任不管和收拢控制,还是后者更安心些,但这意味着未来十年财政增加了一大负担。

李忠又提出了第三点:“就算朝廷钱粮如数发放,三公刺史太守用命,但州郡以下,多是新莽官员小吏留任,其贪腐盛行,恐怕会层层盘剥,到民夫手中,恐怕只剩掺沙谷壳了。”

第五伦一拍大腿:“这正是余设东京于河济间的缘故啊!以陪都来监督治河进度,右丞相窦融在洛阳、邺城管后勤。卿及冀州刺史邳彤,则协助窦丞相,至于具体修河方略,则交给熟悉水利者,由水衡都尉杜诗来操办。”

李忠该说的也说了,虽然心里仍旧担心,但第五伦如此自信坚持,又有详细的计划,不像是一时头脑发热所为,他遂不再言,只应诺告退,走出行在,如此安慰自己。

“汉成帝时,因堵住了一次大河决口,故改年号曰‘河平’。”

“然大河终究未能平静,倘若陛下真能使河济相安,可谓上继禹功,下除民疾了!”

……

要论起治河来,第五伦不能不咨询一个人,正是桓谭。

桓谭在王莽掌权时担任过“大司空掾”,因为他博学多闻,曾经替王莽主持过一次会议:那次大会是王莽代汉前,黄河已有桀骜之势,也是王莽治河最后的机会。

然而桓谭提起那次会议就直摇头:“不足道哉,多为空言。”

“其中一人说,黄河溃决之地,常在平原、东郡左右,那一带地势低下,土质松软。据说夏禹治河时,将这一带地区空出来,以便大水倾泄,应效仿古事,将诸郡腾空,不再兴建官亭、民居。”

这涉及到几百万人的搬迁,是人给水让路,自然不靠谱。

但更不靠谱的还在后面,桓谭说起另一人的提议就想笑:“有位御史则说,《禹贡》中有‘九河既道’之载,夏时黄河有九条支流,应按索古书,即令不能凿出九条,只要能在冀州开凿四五条,应也有裨益。”

不说是九条京杭大运河,至少也是九条鸿沟的规模,根本没有执行的可能。

而更有位人才结合了前两者的疯狂,提议说要完全恢复大禹故道,应该让冀州、青州、兖州上千万人都搬走,使黄河沿着太行山,改从燕地注入大海。

第五伦都听乐了,不愧是老王莽,连治河都秉承复古之风,难怪一场热热闹闹的大会,最后什么也没干成。

总结了过去的教训后,第五伦在召见水衡都尉杜诗时,便与他定下了这次治河的基准:“时异事殊,沧海亦可能变为桑田,冀州、青州、兖州山川与夏禹时大为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还是黄河造成的,昔日还是大海的地方,千百年来淤积成了平原,而一度顺畅的河道,堵塞拔高久了,也变得岌岌可危,用过去的图籍思路来治河,是绝对要吃大亏的。

“大河已决口二十年,故道不可复。”第五伦也有利益考量,河北魏郡、河内等地是他在东方的核心,若是耗费人力物力,让黄河回到故道,却害了两郡,那将是第五伦难以承受的损失。

“还是要使其稳定在新道,勿令南侵济水、泗淮为妥,卿再河济间行走半年,可有方略了?”

第五伦看向杜诗,这位来自河内的年轻人是出了名的水利专家,协助第五伦在关中大兴水利器械、工坊,也主持疏通了好几条小运河,但与绵长的黄河相比,过去的经验都变得微不足道。

杜诗奉上了自己在黄河故道、新道行走后的所见所闻,已是厚厚的一摞纸,他说道:“臣虽走了小半年,但仍未能将每一里河道都探查,还需要派遣吏员,进一步商度地势,而后当规划新道走向,为此不惜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疏决壅积,同时还当防遏冲要,再河、济间修筑堤坝,防止水患侵济。”

第五伦问他:“需要多少人力,财力?需用几年?”

杜诗咬咬牙,如实道:“需发卒十万,用时五年,方能完善堤坝,使大河不至于侵济。”

“至于彻底治好大河水祸,使再无大患,恐怕需数十万人,费十年之功,耗钱帛以百亿计!”

如此大的代价,让第五伦不仅缄默了,良久后,他才笑道:“先做完第一步,保住济水、青州百姓安宁,至于永绝河患,可以等到天下一统了,再集中天下之力来办成。”

说到这,第五伦一拊掌:“对了,卿且随予来,让汝等见识一物什。”

桓谭和杜诗都知道,这是皇帝要示范某样神奇之物的前奏,对桓谭而言,这是千里镜,于杜诗而言,则是第五伦令人在他“水排”的基础上,改进的庞大水利机械。

二人面面相觑,只跟随第五伦到了狄县近郊,这里是随驾军队的营地,同时也有不少同行的匠人,眼下工匠与士卒,正在热火朝天聚在一块干活。

众人走近时,发现他们各自分工,或在煅烧千乘郡近海那堆叠如山数以亿计的蛤蚌枯壳,烧成“蛤灰”,再与筛过一道的细腻粘土混合,最后与碾碎的矿渣混在一起——齐地乃盐铁大州,又近海,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不难找。

而那混合后灰扑扑的材料,在下一道工序里,被加水搅拌成了浆体,正被灌注到版筑之中,与碎石块混在一起,整个工地满是扬尘和奇怪的臭味,使得随行的士大夫们忍不住掩起口鼻,不明白皇帝为何要带他们来这。

“此乃东京行在的外墙,用了新技艺。”第五伦对众人如是说。

就算如此,也应该用传统的夯土之法啊,这些泥浆靠得住么?怕不是给刺客机会罢!

直到走到下一处,这里是数日前就灌满的版筑,工匠士卒将木板一点点拆下来,又在太阳下暴晒许久,已经成了城墙一角的形状。

“桓卿、杜卿,去摸一摸。”

在第五伦的命令下,桓谭、杜诗上前试了试这墙壁,旋即发出了“咦”的诧异之声。

和想象中不同,这墙壁颇为坚硬,有军校不信邪,甚至拿起旁边锄头猛地一砸,却只震得双手发麻,其坚固程度,远胜于夯土!

而杜诗则激动起来,他隐约知道,皇帝为何要向自己展示此物,而它又能派上何用了。

“没错,此物或可用于协助治水。”

第五伦指着这工艺粗糙,还有待改进的土法水泥,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

“既然此番治河,是要上承大禹之功,予愿名之曰……”

“息壤!”

UU文学推荐阅读:全球高武:我成了一辆末世列车六道空寂被人拉入相亲群,我无敌你们随意记忆审判:那一刻,全国为他痛哭回家继承亿万家产古风之渔四合院:开局贾张氏叫我捐钱官场之再做一次弄潮儿又如何港片:我还没出位,老大先出殡了销冠重生九零年代小县城开局送走假算命师官场之青云无悔山野村色!更适合华夏宝宝体质的高等世界皓月和正义重生18:从借钱炒期货开始暴富我的26岁总裁妻子让你拍篮协宣传片,你画灌篮高手警察你开挂了?刚入职就抓个通缉我的极品前妻们收手吧系统!别再逼我做渣男小巷人家:守护庄家?开局成孤儿谍战人生那年,村委换届暗黑江湖总要爱上一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四合院:从1958开始全球性闹鬼事件穿越到未来,我有最强升级系统游戏制作:论玩家为何又爱又恨年下!开局相亲姐姐闺蜜人在娱乐圈,天后很凶带着空间穿八零,领着家人奔小康无双仙灵武者四合院:从卫生员开始的快乐人生民间高手,从街头卖艺开始全民转职:我背靠一个世界让我住在你的心里终极一班:我魅魔被美女们包围了世界大杂烩,主角大乱斗你都建国了,你说你是雇佣兵?是你要分手的,我走了你又哭啥?商海激情:触底反弹之超越剑御九霄:昆仑秘境传荒野求生之体修的日常重生之打造属于我商业帝国三年出狱妻子出轨?一无所有的他原来手眼通天!被青梅竹马拒绝后被神明赐下权柄驭手撸铁三百万次,我成了女儿的英灵
UU文学搜藏榜:重生之从做个好爸爸开始人在斗罗,开局被比比东活埋皇后成长手札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掌欢完美战兵四合院:这个保卫员坏,痞,帅!梦游妈咪:谁是我爹地千树万树情话开疯狂从2000开始叫我女王(GL)赘婿之杀神回归县城青年之入世萌妻羞羞:BOSS,慢点撩!松小姐今天喝酒了吗千金大佬她slay全场小乞丐掀翻三界高武:刀镇星空故事无限我真不想当女主角都市霸道医仙人间凶狗直播:穿书炮灰反成人生赢家皇上今天掉马了吗重生七零我靠种田暴富了叶君临李子染全文免费阅读笔趣阁退婚后我嫁给了渣男他叔头条婚约都市崛起之开启万界交易序列为零东京泡沫后的文娱时代逍遥渔场妖孽男神在花都最废女婿战神她在娱乐圈杀疯了胭尘团宠寨主种田忙开局我被系统一直坑地府微信群军少,有点喜欢你娱乐之中年危机错婚试爱病娇惹不起重生2014:一个人的豪门想支持乡村教育,却成为商业大佬逍遥明星娶夫不易[穿书]重回1981从退婚开始不凡兵王我的篮球生涯养废青梅的我,只好负起责
UU文学最新小说:我,魔剑!带疯批剑神杀穿高武按摩带法术,这谁扛得住全球冰封:末日王国【2】国家帮我垄断百年家族:百战求生战火风云:反法西斯的伟大征程诡异复苏:开局成了尸邪重生官场:我闪婚了美女县长糙汉夺妻:大王,您豢养的金丝雀逃了重生之我要成首富官场巅峰路,我爸那么多高武御兽,我玩哥莫拉的重生1989,弥补遗憾顶级权谋,我比贪官更奸诈华娱之我的导演生涯上帝模拟器我能修改万物数据黑科技奶爸:开局杨蜜生下龙凤胎说好当替身,你怎么还想假戏真做?做最凶的那个被绝色小姨子陷害,我快顶不住了半夜和女鬼抢影子,她红温了NBA:烈火焚钢肘,再铸活塞退役老兵创业记都市之我要交好运重生乌鸦,无限进化至世界最终四合院开局傻柱娘舅带他步入仕途见证老爸战死,我成为版本T0刷爆高武年上姐姐偶尔会变成病娇大封印假装是弱鸡大蜜蜜的小助理小说里的叛逆路人甲【个人汉化】高武:开局强吻了裂口女从变成铠甲召唤器开始玻璃之笼我和我的四只猫?浪子情医都市:我有一家文娱公司黑道风云之我的灰色人生表白的她,怎么心动的是隔壁校花我和邻家阿姨,在出租屋的那些事混在娱乐圈,给女明星们送温暖傲娇校花学姐,竟是隐藏恋爱脑?南洋沈氏豪门家族的时代传奇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韩娱之我的老婆是Sunny创业失败,从钓鱼开始摆烂重生后不当舔狗白月光慌了1937烽火连天陵安镇风云变幻录梦中我就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