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眼镜蛇”特种部队成立于慕尼黑体育场恐怖事件之后,奥地利决定在1973年5月1日前组建GmbV反恐大队,一切工作按期完成,首任指挥官是佩赫特。
1973年奥地利特种部队扩大编制,补充人员,增加到了100人,驻地也从巴德沃斯拉乌迁移到肖纳乌城堡。1974年,奥地利特种大队重新改组,编制人数缩减为32人,主要任务是护送来自苏联的犹太移民从奥地利边境安全到达维也纳。
70年代后期,奥地利境内发生数起恐怖袭击事件,彻底改变了军政领导对特种大队的看法。以桑切斯为首的一伙恐怖分子,在欧佩克成员国总理会议上劫持了多名人质,最后带着1名人质安全离开了奥地利。另外一个恐怖组织劫持了企业家帕尔梅,在得到3000万先令赎金后才释放了人质。1977年秋,奥地利政府接受内政部长布兰克的建议,决定在1978年1月1日前,在先前特种大队的基础之上组建GEK“眼镜蛇”新型反恐特种大队。尽管这支部队事实上是在1978年4月1日前成立,但1978年1月1日还是被定为奥地利反恐特种大队的成立日。这支部队由内政部社会秩序总局局长直接指挥。
从1981年开始,GEK特种大队开始负责保障奥地利总理的安全,同时为从奥地利出境的客机护航。1992年,“眼镜蛇”移师距维也纳25公里的维也纳新城,在专门为其计划建造的营房中安营扎寨。
奥地利反恐特种部队不断改组,2002年7月1日,在GEK反恐大队、14支警察mEK部队、8支SEK宪兵队基础上,EKc“眼镜蛇”新型反恐大队正式成立,人数从186人增至336人。现在,“眼镜蛇”由奥地利内政部长直接指挥。此次改组成功克服了先前在警察和宪兵队之间出现的配合不力的问题。特种大队对队员的教育和训练水平要求较高,保障部队能够更迅速、更有效地做出反应并参加各种行动。除高风险特种行动外,“眼镜蛇”还要从事中等危险的行动。奥地利政府计划在2005年实现“眼镜蛇”特种大队和EGA特种警察大队的联合,该大队目前主要负责维也纳地区中等风险的行动任务。
奥地利“眼镜蛇”特种反恐大队的座右铭是“公正裁决之剑”,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犯罪,解救人质,抓捕非常危险的罪犯,还要保护要人安全,安全警戒,为飞机护航,保护证人,负责奥地利驻外代表处的警卫工作。此外,“眼镜蛇”还有义务防止公共大楼爆炸,阻止政治谋杀,负责联邦总理府和其他政府机关的警卫工作。特种大队队员们还要保障总理和政府成员在国内视察期间的人身安全,保障受政府邀请前来访问的外国国务活动家的安全,首都维也纳国际机场也在特种部队队员的控制之下。
在2002年前,只有符合相应选拔条件、成功通过测试的宪兵才有资格成为反恐特种大队的队员。从2002年开始,队员选拔范围扩大,任何警察和宪兵都有可能成为特种部队的队员。基本选拔条件是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年龄不低于20岁,没有犯罪前科,未受过纪律处分,体能好,心理素质强。初期选拔在3天内完成,主要是体检,考查候选人的射击训练技能,是否适于飞行,体育运动测验,心理测试,个人谈话。心理测试是选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要以此确定候选人的个性特点、社会面貌、反应能力、整体智力水平、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言语文明、光觉敏捷性和可靠性、对工作的态度、工作状态下的主动性和适当性、对光声刺激的反应等。如果候选人表现出不自信、内心激动、紧张、过于多疑、不善于吸引对方、世界观消极等特点,就会被视为不合格,在奥地利特种部队整个历史上,只有一名女性通过了选拔,至今仍在服役。
通过初期选拔的队员,要签署为期2年半的特种部队服役合同,6个月用于特种训练,2年执行行动任务,之后服役期限可根据个人意愿每两年延长一次。在特种反恐大队训练中心进行的半年训练期间,所有队员每月都要参加一次考核,内容包括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携带全副战斗装备突破障碍带等科目,连续两次未能通过考核的,在特种训练结束时被淘汰,同时补充新的人选,指挥和技术人员例外。培训课程包括射击、体能、战斗技巧、防暴技能、山地训练。队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战斗使用,所有人员都要会开车,会英语,掌握直升机战斗训练基本技能。同时,特种部队队员还要学习武器使用方面的法规制度,熟悉外国警察法。队员们还要进行许多专业的特殊训练,掌握蛙人、登陆队员、狙击手、爆破专家、驯犬师、空中救援者、司机、技术专家等所应具备的技能。
奥地利特种部队经常与瑞士GSG-9特种大队交流经验,“眼镜蛇”队员自从1983年德国GSG-9特种大队提议举行国际特种部队大赛以来,每年都参加,第一届在德国举行,1995年前两年一届,1995年后4年一届。竞赛内容共有10项特种运动项目,每队派6名队员参加。2003年的国际特种部队大赛,共有45个代表队参加,“眼镜蛇”力压意大利和爱尔兰队,夺取了冠军。“眼镜蛇”反恐特种大队由4个支队构成,分别是干部和保障支队、作战支队、新队员培训支队、技术支队。后者主要负责作战技术保障、观察和通信,作战支队分4个作战分队:“东方”、“中央”、“西方”和“南方”。目前,“眼镜蛇”特种大队中共有366名队员,部署原则是每个作战支队驻地与相应方向任何居民点的距离不超过1000公里,保障在70分钟内到达任何居民点参加行动。
特种大队在维也纳郊区的新驻地是专为“眼镜蛇”计划建造的,1992年10月26日正式入住,营院周围有两道防护电网,防止渗透和窃听。营院内有办公大楼、生活区、训练中心、体育场、训练塔台、游泳池、600米距离内训练用地面靶场、直升机库、直升机着陆地、车库、500米长的障碍带等设施。
特种大队装备了各种专用车辆,包括广泛装备无线电设备的“梅塞德斯”牌专用车、监视车、特种装甲车、人员运输车、救护车、越野车、卡车,还有摩托、快艇、AS335N和“奥古斯塔-贝尔”212型直升机。在任何时间,根据第一需要,特种大队可随时调用空军现役直升机和飞机,如派士pc-7、S-70A-42“黑鹰”、c-130“大力士”等。此外,反恐大队还可每周一次调用当地民航飞机用于特种训练。战斗队员行动时通常穿着陶瓷防弹背心,戴黑色面罩、防毒面具和特制头盔。
特种大队武器装备精良,在基本技术性能相等条件下,多选择奥地利国产产品,标准装备是奥地利Steyr公司生产的5.56毫米突击步枪、9毫米格洛克-17手枪,狙击手使用Steyr公司生产的SSG-69狙击步枪。此外还装备有格洛克-18(格洛克-17的自动射击型)、格洛克-19(格洛克-17的截短型)、Steyr公司生产的tmp、cISm300、SpAS12、雷明顿870、德国h&K公司生产的mp5、m512、mZp1、mp88、S&公司生产的m36、俄制AK-47、美国m16、格洛克-26、格洛克-17t等各种类型的枪械。
从2004年开始,“眼镜蛇”特种反恐大队由38岁的特雷本雷夫少校指挥。特雷本雷夫少校是奥地利联邦安全局学院第187届毕业生,已有9年特种兵战斗经验,此前在阿尔卑斯山宪兵队和爆破专家大队服役,曾参与过为奥地利银行护送新币欧元的特种任务。“眼镜蛇”反恐特种大队的行动情况非常机密,公众知之甚少,整个历史上没有一名队员死亡。2002年改革后,行动透明度增加,当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半年期间,大队共执行了157次抓捕、60次搜查、461次护航任务。
2001年9-11事件后,“眼镜蛇”大队代号“虎”的飞机护航任务大大增加,这项任务自1981年开始执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培训了许多外国队员。目前,队员们每天要护送6个航班,具体航线选择根据行动情报在风险等级原则上确定,曾有两次成功地制止了恐怖分子的劫机企图,其中包括1996年粉碎了劫持一架俄罗斯客机的阴谋,参与此次行动的所有队员都受到了俄罗斯方面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