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解太乙混元祖师的做法。
你既然收徒,那便好好的收徒,为什么徒弟还是小小婴孩儿,就给他如此至宝,这仿佛三岁小孩儿持千金过于闹市,难道不怕修道界的败类去抢吗?
这自然是大有原因!
一来,太乙混元祖师手段高强,练有“先天术数”这种奇功,能掐会算,陈霆与陈明既然做了他弟子,他掐指一算,已经知道两人二十年后的经历,料知无恙,因此分毫不在意至宝。
二来,太乙混元祖师何等人物,他不怕别人去抢,只怕别人不抢。
有些人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世上竟然还有担心别人不来抢他东西的人?
这岂不是奇哉怪也!
事实上,这又有什么奇怪,蜀山剑侠之中,多的是这样的人。
别的不说,单说蜀山派长眉祖师任寿,此人成道后,专一好打抱不平,扶危济难,他一生,不知道救了多少修道散人,这些人无不是感恩戴德,将身上至宝拿来感谢。
长眉真人一概以自身神通广大为名,坚辞不受,你当他真个不受?
后来这些人的宝物,机缘巧合下落入其他散修手中,峨嵋弟子立时气势汹汹杀上门去,说出这段缘故,要别人奉上宝物,如若迟疑,动辄灭门!
到时候,不仅自己机缘巧合得到的至宝被抢去,连自己一身家底都要赔上,最要紧的,是连性命都要不保。
又比如说,佛门高手优昙神尼的师妹元元大师,她曾收一弟子,名为余莹姑。
余莹姑因为身怀血海深仇,报仇心切,一心想要师父赐下仙剑,诛杀仇人。
而元元大师累次不应,只说这孩子杀机太盛,必有祸患。
然而,实际上呢,她把修炼多年的“青霓剑”找了块地埋起来,一直等到鬼母山玄阴寨赤发寨主大弟子翘翘上门,来寻此处宝剑,方才找了个由头,暗暗设计让弟子过去。
危机关头,现出身来,轻易斩杀翘翘,不仅仅将“青霓剑”赐给弟子,还另外饶上了翘翘手中两件至宝,即“九龙铜宝镜”与“夜光珠”。
一瞬间,她的弟子手中便有了三件至宝,这家底,即便是整个蜀山之中,也可傲视大多数旁人了。
看过这些高人的做法,就知道什么是前车可鉴了!
因此,太乙混元祖师随手赐下两件至宝,根本没有半点儿压力,好似浑然不放在心上。
沉吟了一下,太乙混元祖师接着从腰间抹出薄薄一册经书,对陈霆的父亲陈铮道:“这是我的《混元真解》,你等候两个孩子约么三岁大小,便开始教导他们学此奇功,等候孩子十八九岁,这混元真气,想必有些火候,到了我的五台山上,便可直接传授他们飞剑之术!”
说完之后,太乙混元祖师含笑而去。
陈霆与陈明瞪大眼睛,他们虽然口不能言,而且,身也在襁褓之中。
但是,两人何等人物,心念一动,整个陈府上上下下,一草一木,风吹草动都休想瞒过他们。
在他们的猜想中,父亲陈铮得了《混元真解》,还不立刻打开翻阅,一睹为快。
毕竟,这可是修仙的秘籍啊!
然而,让两人无语的是,陈铮竟然珍而重之的把手中的宝经,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锁在了柜子里,根本一个字也没有看过。
陈霆他们哪里知道?
五台山下平原县的这个陈府,岂是普通家族,早在八十年前,陈家便曾出过一个修道奇才,名叫陈玄牂,乃是未来修道界赫赫有名的脱脱大师,也就是太乙混元祖师的门下大弟子。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陈玄牂成仙之后,怎么会不考虑自己的族人,所以,这个陈家,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五台派仙人前来为族人检验根骨,传授仙诀。
事实上,陈铮年幼之时,也试着修炼了一段时间,颇有根基。
作为陈家之主,他本身就有修行,非但如此,还能认识太乙混元祖师这种修道界的牛逼人物。
这样的一个府主,怎么会如同普通凡人一般,猴急猴急的去偷看道书呢?
虽然没有看到过太乙混元祖师传下来的道书。
但是,陈霆与陈明两个,每日用系统,扫描整座平原县与五台雄山,渐渐的,一些修炼元神的基础功法,还是渐渐落入两人眼内。
虽然年幼,两人何等人物,将经文参详明白,便强自开始了修炼。
陈霆因为携带曾经的二转玄功巅峰修为转世为人,他前世的一身血肉精华,都被这一世的身体所吸收,虽然表面看起来白白嫩嫩,实则体内雄浑气血,犹如汪洋大海一般呼啸奔腾。
一经开始修炼,滚滚血气与天地灵气相合,短短几个时辰就修炼出第一缕混元真气,而且,这种修炼,随着修为的提升,速度变得更加迅捷无伦。
陈霆如此,陈明虽然稍稍逊色,但是,也是差不了多少,毕竟,他也可以使用基因引擎调动天地之间的能量吗!
这就相当于,原本只有一分的资质,可以发挥出三分的效果。
修炼了三天之后,陈霆突然感到肉身轰隆做响,玄功第一变,竟然在不知不觉便恢复了过来。
这也是应该的,有“盘武基因引擎”,他一经开启,就是玄功二转人物,如今只是积累能量,恢复能源罢了,自然速度快得惊人。
而且,因为轮回一次,他本身的血脉天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有此速度并不算什么。
陈霆内修元神,外炼玄功,不知不觉,三年时间过去。
陈霆与陈明虽然依旧是孩童模样,陈家出了两个神童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
两个孩子这三年来的表现,简直太逆天了,出生七日,即能说话,旬月之间,能跑能跳,而且,过目不忘,凡是奶娘教给他的,他们两个从来没有忘记过,甚至,聪明才智,比之很多大人尤有过之。
年仅三岁,孩童启蒙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两个孩子不仅熟读成颂,随便翻出一个字出来,他们也可认得读音,比之学堂的夫子,都要技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