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说定了查探韩留底细,李诺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不然还真的难保不会在心底留下一块心病,李诺一度怀疑,这是一名被历史淹没的大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在历史的舞台留下痕迹,所以才没有留下他的姓名。
王离接着说道:“对了,老章,对于新郑,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章邯看了看王离,笑着说道:“哪有什么想法,韩成把苑陵、尉氏几个县城的兵力全部抽调集中到新郑,只在长社和许县还保留着之前的人马,现在新郑兵强马壮、大军云集,我能怎么办。”
王离鄙视的看着章邯说道:“少来,以你的『性』格,谋定而后动,肯定搞了什么小动作,快点说说。”
章邯微微一笑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岂能如同儿戏。”说完,还看了看李诺几人一眼。
李诺顿时明白了章邯的意思,看来不是不能说,只是李诺等人毕竟是外人,就算是蹇叔,现在也是诺国的人了,再也不是那个“秦无蹇不成霸”的右庶长了。
于是,李诺起身说道:“今日得见章将军风采,足慰平生,既然没有其他事情,我们就先告退了。”
就在这时,王离双眼一瞪,说道:“老章,你这就不够意思了,我知道你谨慎,怕走漏风声,但是诺国公几人是外人吗?蹇公和白乙将军,现在虽然不是咱们秦国的人了,那也是为咱们大秦帝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先辈。李将军更是击杀吴广和田臧的大功臣,没有他,恐怕现在还是在荥阳焦灼呢。”
章邯苦笑的看着王离说道:“离兄,你呀!”说完又对李诺歉意的说道:“诺国公请坐,是章某的疏忽,只不过翦帅将南路大军托付我手,才不得不谨慎,还望莫怪。”
李诺说道:“章将军客气了。”
王离也说道:“好你个老章,我就知道,你太不够意思了。”
章邯笑着说道:“计划我已经报告给翦帅了,其实也简单,想必诸位知道我是怎么打下南阳的吧,这新郑的关键就在宋留身上。”
他这样一说,众人都明白了,看来是准备来个荥阳的翻版啊,宋留的消息依旧是保密的,如果不是王离的关系,李诺都不清楚章邯是怎么打下南阳的。韩成不过是一个无能之辈,恐怕难以识破,看来新郑收复指日可待了。
详细聊了一会章邯的计划之后,王离就和李诺一行告退回去了。回到大营,吃过晚饭之后,闲来无事的李诺正在论坛上浏览信息的时候,帐外护卫禀报说李存孝有事求见,李诺连忙把李存孝叫了进来。
李存孝进来之后,激动的说道:“国君,我知道了,我知道是谁了!”也不知道是知道谁了,连一贯见面之后都会行礼都忘了。
于是,李诺笑着说道:“存孝不要着急,你说知道了,知道谁了啊!”说完之后,还亲自己倒了一杯茶给他。
李存孝接过茶杯,情绪略显平复的说道:“韩留啊,白天我们遇到的那个中年人!”
李诺颇感兴趣的说道:“哦?你知道他是谁了?快给我说说!”
李存孝说道:“他就是协助高祖刘邦建立大汉帝国的‘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什么!”听到李存孝的话之后,李诺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连身旁的茶壶被打倒都没注意到,实在是这个消息太令人震惊了。
就在这时,护卫士兵又来禀报,王离派人前来求见,李诺想都没想,就让士兵带了上来。
传讯士兵说道:“启奏诺国公,我家将军让我带话给国君,韩留的底细章邯将军已经查探清楚,此人乃是大汉留侯张良,之前出现过新郑伪韩朝堂之上,此刻两位将军已经分别派人去寻找留侯下落。”
李诺无奈的看了一眼李存孝,苦笑着说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传讯兵离去之后,李诺对李存孝说道:“存孝,速速将我们的人分队派出去,营地留一小部分人守护就行了,务必将留侯请回来。”
了解李诺的李存孝知道,国君的收藏癖又犯了,以李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对张良这样的人中龙凤,又怎么能够放过,那不是李诺的『性』格!
李诺喃喃自语道:“留侯,韩留,张良祖辈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在协助刘邦建立汉朝之后,被封为留侯,所以他假名韩留,我怎么这么笨,竟然没想到!”
看到李存孝安排完之后,李诺好奇的问道:“存孝,你怎么发现他是留侯的?你们可不是一个时代的。”
李存孝苦笑着说道:“我当然没见过留侯本人,但是我前世在长安见过一副留侯本人的画像,倒是与留侯有七八分相像,只是一时没有想起来,才误了国君的大事。”
李诺摆摆手,说道:“存孝别自责,只是连我都没有想到留侯本人会出现在阳翟,竟然还与我们有过这么近距离的接触。”
李存孝说道:“留侯先辈做过多任韩国之相,阳翟本就是韩国故都旧地,之前他就是居住在这里的,要论故居的话,大汉帝国的阳翟并不是留侯本人真正的故乡,这里才是。”
李诺点点头,李存孝说的没错,张良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后来更是被秦国所灭。因为游戏背景的设定,阳翟在多个帝国王国中出现,但是真正算的上他故乡的,还真的是大秦帝国这里的阳翟才是。
而且上一世的时候,韩成的韩国也是在他的建议之下,才得以复国的,当时张良任司徒,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只是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看来,之前散布自由玩家在新郑周围的做法,多半就是出自他的手笔了。现在,就只有等麾下将士的消息了,最好的局面就是被诺国请回来;稍次的局面就是被章邯、王离找到,但是以张良刺杀过秦始皇的举动来说,两人应该没有兴趣留下他吧;最差的就是谁也没找到,不知所踪,那才是真的无从下手啊。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就了刘邦的大汉天下;今天李诺月下追张良,如果真的成了,恐怕也是一番佳话,以张良的才能,诺国那可不就是如虎添翼,直上云霄了。李诺估计,张良至少也会是ss级的武将,甚至可能是sss级的存在。
张良,字子房,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传说张良得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日夜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张良投奔刘邦,刘邦采用张良计谋,先项羽一步兵入关中,兵临咸阳城下,迫使仅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婴捧着御玺符节,开城出降。至此,雄霸四方、威振海内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鸿门宴上,这次生死攸关的斗争中,也正是张良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帮助刘邦安全脱离虎口,又使项羽内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祸根。
楚汉之争中,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攻占彭城后得意忘形,几十万大军,面对项羽的三万精兵,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也正是这个时候,张良为刘邦规划了着名的“下邑之谋”,策反九江王英布,遣使联络彭越,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最后兵围垓下,迫使项羽『自杀』身亡。
天下初定之后,论功行封之时,按级班爵,汉高祖刘邦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张良长期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害怕韩信等人的命运落到自己身上,张良乃自请告退,退隐黄袍山,专心修道养精,得以善终。公元前186年,张良病逝,谥号文成侯。
而从时人和后人的评价之中,更可看出张良的能力:
刘邦: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司马迁:“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所以说,这样的人物李诺怎么能够不上心呢。但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渐渐返回的士兵,都给李诺带来不好的消息,并未发现张良的身影。
不过李诺并不死心,一直苦苦等待,直到最后一批士兵也返回的时候,李诺终于彻底死心了,虽然他们寻到了张良之前乘坐的几辆马车,但是张良和他的下人全都不见了踪迹,只留下一些沉重的书籍和一些杂物。
诺国骑兵寻找到后半夜,但是张良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踪迹,看来他也知道以最后离开时候的情形,保不齐会有人追查他的行踪,所以才玩了个金蝉脱壳。
像张良这样的人物,他要是不想你找到他,恐怕就会彻底在人前绝迹,看来诺国还是和张良擦肩而过了。不过,李诺还是吩咐将张良留下的东西好生保管起来,说不定有这些东西,以后还有机会与张良有所交集,这也算是李诺给自己的最终安慰吧。
李诺吩咐李存孝尽快回去休息,然后自己也无精打采的回到自己的营帐了,只能用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来自我安慰了,真是一个不怎么美好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