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黄掌柜看向红绡更是笑得热络,只要这女子一句话,以后又有大堆的银子滚滚而来了。
红绡对这些并不在意,如今张启栋已闯入了京城那个大海中,用不着在清辉这边与人争争斗斗,遮遮掩掩。
相反张启栋需要大量的货源去填充京城那个庞大的市场,只有掌握住货源地,才有发展的持续性,要不然就只能看着银子也赚不回来,光靠小柳街张家那小作坊式供应不上京城的。
必须要再扩大生产,那就需要合作的伙伴,既然有这个打算,不如就主动挑选一些商家入伙。
从天然居出来红绡又去了张氏茶庄,才过了街面,还没有迈上台阶,王掌柜那滚圆的身子就出了店门:“哎哟!红绡姑娘,今日怎么来了?有什么事让小老儿到宅子去回话就是,怎么劳烦起你过来了!”
又指着跟来的护院数落道:“姑娘出门也不知道抬一杆滑椅跟上,走累了就歇歇,你是怎么当差的?”
红绡走进店里四处打量,此时也是下午,店里客人不多,伙计们都在归拢的茶具。
见王掌柜还在训人,红绡皱了眉:“又没有多远的路,是我没有让他们准备的,你就别训了,我今日找你是有事的。”
王掌柜忙住了嘴,走在前面带路往后院去:“姑娘这是体恤下人,也得时时提点着他们,别懒了脾气,主子怕麻烦,他们可不能怕麻烦了,姑娘有事就尽管吩咐。”
赵平来清辉杖着本家撑腰,想夺了茶庄,没想到折在了红销手上,福伯虽是吃惊不小,但也比不上王掌柜感触深刻。
在县衙里赵平已经说动了县太爷改契书,连县令夫人也是沉默良久,眼看着张氏茶庄就要不保。
紧急关头,是红绡提前给他备下的一封信挽回局面,若非如此,就是福伯从张庆祥手上骗来了分产文书也已无济于事了,大公子的处境就要悲惨了。
茶庄一失,大公子一年多辛苦就做了他人衣,没了生存的依仗,只能回到本家去过朝不保夕的日子。
红绡说完黄掌柜城外庄上开始种茉莉的事,王掌柜没有应声低头沉默着,他需要仔细想想。
红绡一个养在深宅闺阁的小女娃,有时候的思路比他这老江湖还要开脱。跟红绡接触多了,说出的话他和张福都要思虑一番。
以后花茶的生产要扩大场面,补充人手这一点是明摆着的事,他也派了人出去四处打听想买一些人进来,这些技术上的事还是自己人来做才放心。
外面花田也佃了土地着人耕种,红绡这时把天然居拉进来做什么,想不通这些关节,王掌柜满心疑虑的看向红绡,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王掌柜做生意是精明能干,但从长远处看,眼光着实不高。
从初到清辉,王掌柜为了讨好本家,对当时一无是处,毫无威胁的张启栋冷嘲热讽。
遇到抹茶也是想投机取巧,甚至想绑架以得到秘方,也是张启栋当时想留人使用,才收容了他。
王掌柜也有他的好处,不然赵氏也不会让他留在清辉这么多年。那就是事情交给他办后,总能从细小处想得周全,连赵平气势汹汹来铺子上收账簿,也抓不住他的错处来。
当初绑架红绡,若不是王掌柜当时生病,红绡落在了张三手上,也就没有红绡逃出来的机会了。
茶庄的发展,只要给他划出详细的路来,定能做得妥当。
王掌柜已经在年前就想法把家人从江洲接到清辉,再无其他退路,他跟张启栋就同在了一条绳上,自然做起事来尽心尽力。
红绡看出王掌柜的不解,便把张启栋投靠了二皇子后,靠了皇子门路,在京中走出道来。
以后花茶更是海量的销售,那么花茶的原料肯定会随着需求的增多而紧缺起来,工人一多,场面一大,花茶的技术难免会流失出去。
与其让清辉因花茶的生产而造成价格,人员上恶性竞争,自相残杀,不如先收拢住几个大商家做一个联盟,对价格预期调整,共同对付以后会遇上的一波乱像。
生意上也不要依赖过多官府的力量,以免官府换一个官员,生意上就受一次波动。
王掌柜听得两眼发亮,击掌赞道:“红绡姑娘真是奇女子,你不能露面经商,简直是大公子的损失,可惜了你是女儿身!”
说到此处王掌柜轻轻打了自己一个嘴巴:“瞧我的大嘴巴说得,姑娘不是大公子的得力兄弟,那也是贴心的帮手,想得更为周全。
还有姑娘开的书肆生意也是一日旺过一日,难得听到人说书肆生意好的。
今日一个客人上门买茶,手上也提了一包书,那人我可认得,大字不识一个的人也要买书,真是怪事。”
红绡抿嘴笑笑,四方书斋的老秀才编了《女儿经》,送去泸县总店后,又得了大东家一笔奖励银子。
现在开始编游记,红绡就给取了一个名字叫《中国地理》,“日出东方,天下之中……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好名字!”老秀才摇头晃脑的赞同道。
在泸县看到的那本手绘的儿童识字,让红绡想起小时候看的小人书来,便亲自选了几册画本子,节选了精彩章节,请了善绘之人,一句一图画的编了连环画册,此画册一出,不识字的也能看懂。
君子六艺,读书人大多都会画上几笔,连环画册不讲笔力,画法用的都是白描,能画出场景,分出人物就行,全凭想象丰富。
这一画法倒激起了学生们的创作兴趣,画出的册子也是五花八门,有好有差。除了留下自己收藏的,也有人出售。四方书斋按了画工品质付钱。
感兴趣又有收益,画册子出新书就很快,节选的看着不过瘾,就发全本的,现在茶楼正说的话本子画完了,就把以前耳熟能详的故事也翻出来画。
清辉县城中,茶楼酒舍,街边廊下时不时就会看到有人捧着薄薄的小人书评头论足,看得如痴如醉。
四方书斋从中获利不多,但每日有人前来选购新书,那小小的店面已经开始不够用了,加上有上等的笔墨出售,四方书斋成了清辉县识字和不识字的人都要光顾的地方。
经常是系着文士方巾,手持折扇的书生跟大腹翩翩的商人,还有一身短衣打扮,下苦力挣钱的人挤在了一起。
做苦力的人一般不买书,他们敢来是因为四方书斋在一开业就有的特殊经营方式,可以给押金租赁画册回去看,这花不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