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天下之重
“萧何兄,别来无恙啊。”陈洛面带笑意地踏入大堂,冲着萧何拱手说道。
见到来人乃是陈洛,萧何心底对门口守卫的责骂倒是减轻了。
别说是普通的士卒,就算门口站着的是樊哙,是夏侯婴,都不敢将陈洛拦在门外的。
毕竟他们心里对陈洛的身份地位一清二楚,哪怕没有看住门,也知道萧何不会因此怪罪他们。
露出笑容,萧何还礼后道:“陈左尹此番前来,敢问是有何事?冯去疾的府邸当中金银珠宝并不算多,且又是带头献出玉玺之人,看在鄙人的面子上,就莫要找他的麻烦了。”
在攻下咸阳城后,刘邦和项羽皆是勒令部下,不得去劫掠百姓,违者严惩,在昨日是斩首十一人,鞭挞近百人,因此今日大概是无人敢再犯。
不过不劫掠百姓的话,定义十分宽泛,其中并非没有空子可钻。
像那些秦朝旧官故吏,他们属于普通百姓吗?
要说是的话,那得问问受到他们欺压的那些真正的黔首同不同意了。
于是趁着规则的漏洞,不少士卒会是聚在一起,找到那些秦朝的旧官故吏的家中,去敲诈勒索一笔钱财。
刘邦和项羽虽说知道这种事情的存在,但他们并不横加干预。
没有在破城之后让这些士卒大索三日,已经算是为了维持城内的规则与秩序,压制了这些人一部分的欲望,再要求他们不能通过一些灰色地带去捞钱,那完全是在违反人性。
即使他们手底下的军队已经是天下并起的诸侯军中,最为有纪律性的队伍了,在城破之后没有什么士卒扰民作乱,但是不可能像后世正规军队那样令行禁止,那完全属于超出了这个时代的存在。
因此萧何觉得陈洛此时来到这里,便是想通过暗示的手段,让冯去疾“主动”献出钱财,去免除祸端。
而自己之前向冯去疾承诺过要庇护于他,总不能说他见到来人是陈洛,就怂得不敢出声说话,而且在他看来陈洛乃是讲理之人,不会在心里怪罪的。
听见萧何在帮自己说话,冯去疾不由得投去感激的目光。
所幸自己是识时务啊!
选择让萧相国来庇护自己,不然的话,他这府邸迟早要遭受兵祸的。
陈洛见两人全都误会了自己,只是笑笑。
他摇了摇头,缓缓道:“萧何兄误会了,我这次前来并非是为了这府邸当中的金银珠宝的。”
“那陈左尹是为了?”萧何这么问道,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陈洛笑笑说:“我方才前去这咸阳城中的御史大夫府中,想去他的藏书室中一观,没想到我一过去,人家就告诉我那里已经被萧何兄你给搬空了,我进去一看,还果真如此。
然后我转念一想,萧何兄你接下来应该是要来这旧丞相府里搬东西了,没想过果真如此。
我若是再晚点过来,恐怕又只能看到空空如也的藏书室了吧。”
萧何面色平静,心中却在暗暗叫苦。
糟了啊。
没想到除了自己以外,还会有别人看中这堆藏书。
曾经当过主吏掾的自己,自然是知道这批藏书是多么重要。
它们上面记载的内容,完全可以使一个国家在废墟当中重新建立起来。
冯去疾府邸当中的这些藏书,有山川河流的走势,有险要关隘的分布,有百姓户籍的登记。
若是沛公想要争夺天下,它甚至是不亚于兵甲的利器。
至于御史大夫府邸里的藏书,记载着秦代百年来律法的条例,相关的修改,修改的原因……
待到沛公有朝一日夺得天下,想要治理好天下,那么在它上面稍作修改,便能够出具一部完善的法典了。
现在得知陈洛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他不由得双手微微发抖,大热天里背上冒出冷汗,手脚冰凉。
如果他们同时争抢这些典籍的话,萧何心知肚明,自己是不可能争得过的,如果互相抢夺起来的话,沛公定会来劝自己放弃。
深吸一口气后,萧何挤出笑容,勉强地说:“陈左尹居然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啊,真是让我有些意外。”
“这不是英雄所见略同嘛。”陈洛点头说道,“萧何兄若是在这里看中了哪些典籍,你尽管带走便是,到时候让我再派人过来抄录备份便可,当然,还包括御史大夫府中的那些,伱看如何?”
“多谢江宁。”萧何先是一愣,然后大喜。
原本他以为那些典籍自己恐怕只能保留下来一小部分,结果对方并未生起争抢的心思,让他简直喜出望外。
他又带有犹豫地问:“只是这样子做,抄录过程中难免有所错漏,对江宁你来说是否有些太过吃亏。”
“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更何况萧何兄愿意让我抄录一份,我已经心满意足了。”陈洛不在意地摆了摆手。
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用处不大,拥有抄录版本的话就足够了,放在萧何那里,才是物尽其用。
望着萧何面带感激,陈洛心念一动。
他笑眯眯地继续说:“话说萧何兄,我们两军齐入咸阳已经超过五日了吧?”
“对啊。”还沉浸在喜悦当中的萧何没有多想,只是点头。
陈洛揉了揉下巴:“那我们两方是不是需要举办一番活动,交流交流感情呢?”
萧何不明所以,对陈洛眨了眨眼,等待下文。
但陈洛只是拍了拍萧何的肩膀说:“这事我会去和羽兄还有沛公提议的,萧兄你只要记得过来参加便是。”
“一定一定。”承了对方的情,这样的要求他定然不会拒绝。
————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先入收秦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再入冯去疾府,恰遇陈洛,询之,所求乃同,相视而笑,陈洛谦让之。
后沛公为汉王,由此具知天下戹塞、户口多少,疆弱之处,民所疾苦者。
待高祖得天下,于宴叹曰:“萧丞相所见甚远哉。”
萧何谦曰:“幸阳夏助之,非如此,岂有今日乎?”——《史记·萧相国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