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局势脱离掌控
四月中旬。
大江以北,大河之南,下起了绵长得似乎永远不会停歇的梅雨。
各国诸侯现在的心思,便是如同梅雨时的天空,布满阴霾。
之前共同亡秦时,有一个强大的敌人时刻会冲杀到眼前来,他们互相之间是抱团取暖,来不及生出龌龊,都在想着怎么样才能在秦军的攻势下保全自己。
至于咸阳陷落,扶苏自焚后,熊心对各国贵族利益进行重新分配。
即使小部分人不满于他们所获的封赏,认为和自己的贡献不相匹配,但大部分人心满意足,想着去治理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总得来说,各国之间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
像刘邦、项羽那样励精图治的王侯,在自己的领土上恢复生产,迅速堕落的一批王侯,则是搜刮珍宝、建筑宫殿。
但即使选择不同,但相互间并不进行干扰。
直到济北王和齐王的突然开战,才将那些醉生梦死中的王侯恍然惊醒。
如果说齐地的混乱属于意外情况,他们可以用看乐子的心态去对待。
那么韩国都城被西魏铁骑突然袭击,甚至追击杀死了韩王,那便是将原本的遮羞布一把拉了下来。
这是不宣而战!
这是不讲武德的偷袭!
济北王好歹是找了个理由,才与齐王开战,西魏王这是明摆着要侵吞韩国,不给任何预告,直接兵临城下,铁骑入长治。
至于为何长治城被轻而易举地攻下,大部分人没去思考,认为是西魏王偷袭起到的功效。
不过有心人暗暗推断一番,是不寒而栗。
韩国的领土狭小,仅仅比后世同名的宇宙国大那么一点点。
因此西魏骑兵只要动手,不遇到阻拦,是可以在五日左右直插长治。
可有济北国与齐国的先例摆在那里,难道韩国不会进行防备吗?
除非……韩国根本没有准备的时间。
济北国和齐国矛盾激化是在三月初,而他们正式开战,打得不可开交,引来楚军一并加入战局,则要到三月十日左右。
两方交战的信息朝着各国迅速传播,便是在这个时候。
因为距离的缘故,韩国高层知晓“济北王和齐王交战,熊心横插一杠”,大概是要到四月,与西魏骑兵偷袭的发生,可以说是前后脚的事。
可存在更巧的一点,
那就是由于地域缘故,西魏收到齐地开战的消息会比韩国早大概三到五天。
三到五天,刚好就是西魏骑兵直插长治所需要的时间!
细思极恐。
也就是说,西魏王豹刚收到齐地开战的消息,便是派出手下的骑兵奔袭长治,中间无缝衔接,甚至未曾引起韩国方面的警觉。
即使西魏骑兵奔袭的具体过程无人知晓,但通过结论,同样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西魏王豹对韩国早有图谋,把韩国关隘布防摸得清清楚楚,出兵所需要的粮草准备妥当。
万事俱备,只欠动手。
看透表现,想到这点的人,乃是站在了第二层。
此时。
正在亡命路上,踩着泥泞道路上的张良,喘着粗气地赫然止步。
“姬豹提前有所准备,为何是选择齐地火并的时间动手?”他眼中闪过冷光,“莫非他早知天下将乱?”
他揉揉眉心:“不对,不对。齐地乱得太过突然,连我都没有意识到,姬豹不可能有这般洞见力,除非他早就知晓会有此事发生。那样的话……”
张良沉默,望向东南方向,喃喃说:“王上,他的势力哪怕再强大,我都会将他摧毁,为您报仇。”
暗暗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后,他继续在着崎岖的小路上行走着,在高耸入云的群山当中,他的身影是那般渺小,却又坚定地步步向前。
猜测出了第三层真相的他,内心复仇的火焰欲将真正的凶手彻底吞噬。
……
如同普林西普开出的那一枪,西魏骑兵踏破长治,将韩王成追杀至死,惹得天下震动,原本的和平安定只是假象,诸侯们赤裸裸的掠夺欲望又被彻底勾引出来。
若没有秦始皇横扫六国的先例,他们舒舒服服地圈地自萌不是不行。
可成为皇帝,成为天下人的主宰的功绩摆在面前,谁会不想去试试呢?
同年四月底,燕王兴兵击辽东国,言曰“复兴大燕”。
不过大燕最为昌盛的时候也才堪堪跨过大河,可能是因为这点,他才痛击同在燕地的辽东王,而非是南下去找赵王和常山王的麻烦。
而赵王和常山王不用别人,他们自己便掐了起来。
究其根本原因,并非赵王和常山王之间存在间隙,而是赵相陈馀和常山王张耳间的矛盾爆发。
当初在秦楚济北之战,项梁军大败,这些混杂其中的诸侯盟军同样是四散而逃。
陈馀护送着赵王带着自己亲信逃命途中,见到张耳陷在包围圈内,他是想着秦国追兵在后,于是直接离开。
待到张耳侥幸逃出来,再与陈馀他们汇合时,便颇有怨言。
后来他不愿待在赵军本部,选择一直领兵在外作战,在历城是正好遇见了主将辛胜气逝,那支群龙无首的秦军,交战一番后,立下大功。
因此张耳受封常山王,虽有熊心试图利用他的因素,但其身上功绩也实打实地摆着。
两方趁乱打了起来,是看得边上的代王一脸懵逼。
自己是受熊心的暗示,要在赵地搞事,可自己还没开始搞事,他们就打起来了?
不过继韩国破灭后,第二个国家灭亡的消息传来,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甚至原本安坐于彭城的熊心,知道此事后,背上涌起一股凉意。
是自己搅乱了天下没错。
可现在整个局势的混乱程度远超他原本的想象,已经渐渐脱离了他可以掌控的范围。
————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待秦亡后,熊心得天下未足一年,及西魏王袭韩,天下复乱。燕欲得辽东之地,常山欲复昔年之仇,纷纷扰扰,非人欲乎?——《读史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