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没有走,他仍是细细地观察着眼前的混乱景象,他喃喃叹道:“官军已经打了松江,怎么还能打这双屿港?”
刘赐又转头问白芷若:“这几日可有发现岛上有官军支援?或者有人和同济会的军队暗里通气?”
白芷若平日里监管着双屿港的防务,比较了解这双屿港上的军队调动等动向,她说道:“咱们走之前,我没听说有官军支援这双屿港。”
刘赐问道:“黄锦呢?黄锦可有动作?”
白芷若想了片刻,说道:“黄锦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动作……对了,他接见过一些人,就在我们走之前的一天。”
刘赐也想起这个事情了,他们走之前的一天,听说黄锦接见了一批不知来历的宾客,但是刘赐此前没把这事情当一回事,他忙问道:“这些宾客是什么来历?”
白芷若说道:“黄锦的行动神秘,我们只听说是从朝鲜来的一批商客。”
刘赐一愣,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因为朝鲜的地界贫苦,商贸并不发达,尤其是海上贸易很不发达,所以虽然有些朝鲜的商船会来到大明的海疆贸易,但是总体来说,朝鲜的商船要比日本的商船少得多。
刘赐这双屿港上也有一些朝鲜来的商船,但是数量很少,黄锦骤然接待了一批朝鲜商客,这显得不正常,刘赐忙问道:“这些商客人数有多少?”
白芷若说道:“听说黄锦行动隐秘,这些朝鲜来的商客夜半到达,不知是多少人,只知道有五艘大船。”
刘赐更是怀疑,朝鲜带来了五艘大船,这更是出乎意料,因为朝鲜的贸易体量很小,此前恐怕一整年下来,都来不了五艘大船。
刘赐直觉地感到,这官军能够击败徐活佛在这双屿港上的万名倭寇,必定与这五艘朝鲜来的大船有关系。
此时这双屿港上更是动乱,那倭寇的六十艘战舰仍在源源不断地轰击着港口,他们那密集的炮火几乎要覆盖这双屿港的每一个角落,显然他们眼下的战略是要把整座港口给炸毁焚毁,而同济会的炮火更是越发的凛冽,倭寇的战舰尽管拉开了距离,而且一直游弋着,但仍是被同济会击中了不少炮火。
双屿港上居住的商客、妓女、民夫的人物已经全都涌到这“同济路”上,想着双屿港的堡垒蜂拥而去,因为眼下只有这巨大的坞堡是安全的。
白芷若一把拉住刘赐,说道:“快走!你再耽误,是要不明不白地送了命吗?!”
刘赐仍是观察着眼前的混乱,他想知道徐活佛和他的倭寇军队去了哪里,他焦虑道:“徐活佛,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白芷若急道:“他们势必是上船出了洋,跟着倭寇跑了!”
刘赐已经看明白,那徐活佛的倭寇营地已经被焚毁,而那个专给倭寇设置的港口上徐活佛的那艘旗舰“鹰船”仍在,倭寇的大部分船只也都还在,这说明徐活佛没有逃走,刘赐此时放眼在混乱中搜寻着,他骤然看见在这“同济路”的半途有一处地方挤满了人群,那人群擎着火把,高举着旗帜,显然在进行着某种战事。
刘赐眼看这个境况,他直觉地感到徐活佛就在那里,正在被官军围攻着,他一把挣开白芷若的手,说道:“小若,你快回去!我得去前面看看!你快回去!……”
说着,刘赐就逆流地冲进汹涌的人群,向着那正发生战事的地方走去。
白芷若看着刘赐走去,她叫喊刘赐也不理会,她气得紧咬银牙,但是也没有办法,她看了看眼前这乱象,她一把扯下发髻上的鱼肠剑,持剑跟着刘赐走去。
刘赐挤着人潮走着,他走近了些,就看清那个战事发生的地方就是那“烟雨楼”,此时那烟雨楼高企的楼顶也已经被倭寇的炮火轰中,楼顶已经坍塌了大半,滚滚硝烟从毁坏的楼顶涌出。
逃亡的人都不敢靠近那烟雨楼,刘赐挤出人群,走进这烟雨楼门前的一片空阔地,他看见一群兵士正包围着烟雨楼。
刘赐看见这些兵士的样貌,他一时愣住了,只见这些兵士足有三、四千人,他们穿着齐整的甲胄,上下身都覆盖着山文甲,在甲胄里面穿着皮毛衣,胸口佩着护心镜,脚上踩着短皮靴,显然这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他们没有火器,但是各自佩戴弓弩,刘赐看见他们搭弓向着那烟雨楼的楼上射击,他们的箭术精湛,显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