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机人的舰队溃乱地逃向马六甲,刘家军则是继续追击,这一场海战直跨过了马六甲海峡,刘家军径直追到了马六甲的港口外,弗朗机人的舰队半数逃进了港口内,半数惧怕刘家军的追杀,而游弋在外洋不敢靠近。
刘家军一路冲进了马六甲港口内,面临马六甲城炮火的猛击,才撤了出来,刘赐在青龙上面指挥,他听从了副将袁崇的建议,他的舰队封锁了马六甲的港口,游弋在马六甲港口外,不让任何弗朗机人的船只进出。
刘赐这是赶尽杀绝的姿态,那半数没能进入港口的船只只能溃藏在各处海边,不少受创的船只在风浪的侵袭之下沉没了,刘家军在马六甲城的港口外守着,一直到第二天的涨潮时才撤去。
这一战刘家军重创了弗朗机人的舰队,他们那近三百艘舰船沉没了将近一半,几乎超过七成的船只遭到重创,这对于弗朗机人来说无疑是一场惨败,而且刘家军这般强硬的、赶尽杀绝的姿态无疑让他们愤怒不已。
巨港一战的消息迅速地传遍了南洋、东洋,传遍了大明的海疆,尽管大明的朝廷、官府对于外海的事情不闻不问,但是大明东南沿海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沿海地域仍是准确地获知了马六甲的战事,沿海的人民、那些占据势力的大家族、还有那些大大小小的倭寇团伙都知道了同济会的行动,刘赐的行动如同传奇的故事一般在大明的东南沿海疯传,传说同济会的大掌令率领同济会的舰队效仿一百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在南下马六甲的过程中与弗朗机人爆发激战,同济会击败了弗朗机人,然后同济会干脆占据了马六甲对岸的巨港,和弗朗机人分庭抗礼,弗朗机人集结了舰队猛攻巨港,又被同济会打得七零八落……
在大明嘉靖四十四年的七月,弗朗机人和同济会的“马六甲争锋”一事已经震动大明的东南海疆以及南洋东洋的各方势力,大明东南沿海有志于走向大洋的人们为之震动,东洋的日本人也为之震动,在以往的三十多年里,世界东洋南洋有志于走向海洋的人们都知道西洋来的弗朗机人占据了马六甲,垄断了东洋南洋通向西洋的航道,而汪直当年鼎盛的时候几次想南下马六甲,最后也没有成功,只能眼看着弗朗机人占领着咽喉,而如今终于有来自大明的力量进入了马六甲,与弗朗机人展开对决。
而在巨港的一战之前,刘赐已经意识到,他们同济会和弗朗机人的战争已经演变成西方势力和来自大明东洋的海洋力量的战争,这场战争已经不是同济会和盘踞马六甲的弗朗机人的恩怨,而是已经演变成一场会席卷整个东洋和南洋的大战,所以在巨港一战刘赐倾尽了全力对弗朗机人痛下杀手,因为他感觉到他和弗朗机人将要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他必须尽全力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在巨港一战后,弗朗机人自然也感觉到了和刘赐一样的滋味,他们在战败的愤怒之中立马同仇敌忾地调度起盘踞在吕宋、婆罗洲、占城、暹罗等地的所有力量,来到东方的弗朗机人集中了所有的力量开往马六甲,准备对同济会发动决战。
谁都没有料想到在嘉靖四十四年的七月整个东洋南洋会风云突变,同济会和弗朗机人、双屿港和吕宋的贸易骤然断绝了,吕宋的数万弗朗机人军队大规模地开往马六甲,准备和同济会开战,而侵入暹罗等地的弗朗机人也响应了他们的同胞的号召,他们远渡重洋来到这汉人的地界,自然是相互之间甚为团结。
弗朗机人的怒火迅速地在马六甲海峡燃烧起来,在他们的眼中,刘赐区区这一支同济会的军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毕竟弗朗机人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力量,而刘赐的力量再强大,那也只是一个来自大明的商会而已。
刘赐自是从各路商旅中很快地得知了弗朗机人的行动,他知道整个东洋、南洋的弗朗机人大规模地调度舰队,这是为了对付他,刘赐本没想过要与弗朗机人开战,他只是想通过马六甲海峡,被弗朗机人阻挠,他与弗朗机人打了一场,但是却激发了这“侵占马六甲”的矛盾,或者说,这“争夺马六甲控制权”的矛盾是东西方的海洋力量之间必然要激化的矛盾,只是这个矛盾没有落在大明朝廷的肩上,也没有落在汪直的肩上,而是落在了刘赐的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