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之所以告诉你们这些,是因为人生而平等,没有任何的高低贵贱之分。知识只要是对苍生有利的,那就是好的知识,并没有所谓的高明和低贱之分。
只要你们愿意去学,去专攻,那你们以后也一定会成为名流千古的人物。即便不能名流千古,你们制造的东西或许也会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所以,请你们抛弃以前那种落后的是非观念吧,不要再用以前你们的那种价值观来看这个世界了。
因为世界是在变化的是在进步的,如果只是一味地固守,那对你们,还有对这个社会,对这种文明,是非常的不利的。”
这些学子被刘辩说的哑口无言,刘辩则继续说道:
“孤要讲的第二句话,就是司马迁最有名的一句:
读万卷书,不如行**路。
孤为什么告诉你们这句话呢?就是想要告诉你们,你们这些做学问的,不用老是想着闭门造车,在你们学有所成的时候,就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
如果你们只知道死读书、苦读书的话,那你们一生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因为一部典籍、一本书,那就永远只是创作人自己的观点而已。
就好像你们都在读的《论语》、《春秋》等儒家经典,以及一些后人对这些典籍的解释和点评。
但是当你们看到这些的时候,你们就没有自己的观点吗?就没有自己的意识吗?
因为这些典籍只是代表孔子和他弟子的主观理念,包括后世的一些点评和解释的东西,那也只是代表注释人的观点,难道你们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吗?难道你们只是一味的推崇这些人吗?
也许当你们出去走走看看,有了一定的社会经历之后。对于这些典籍,你们可能会有自己的想法吧。
连孔子都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是人,又不是神仙,谁能保证谁说的话,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对的呢?而且知识只有自己掌握之后,那才是自己的。
别人说的、别人写的,那只是代表人家的观点,而不是代表你的观点。”
底下的这些学子被刘辩的这些话,说的他们是哑口无言,甚至有一些人低下来头暗暗的思索。连郑玄、蔡邕几人也是异彩连连地看着刘辩。
然后刘辩继续说道:“孤要说的第三句话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并不是你在这里看完了,然后就可以说你会了,任何的学问只有当你去验证之后,你才可以说这是正确的。
这也包括学院里面各科的学子,任何的发明创造,只有当你真正的去实践之后,发现你所研究的学问,创造的东西,是要用的、是可行的。
到那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你自己是学有所成了。
而不是单纯的说,而不是说,我们读了多少的书,学了多少的知识,因为你学的那些知识都只是你自己的,别人又不知道。
所以当你的知识学以致用,让别人可以看到,可以使用。让别人都同意你的观点,都愿意听你的看你的,到那个时候才可以说你真的学到了东西。
而不是在这里空口白话的说,我知道什么,我学到了什么什么。
底下的学子被刘辩说的是面红而赤,学院里面,自然也有那么一些自以为是的学子,当他们听说这些话以后,心里面也自然的起了波澜。
刘辩讲了那么半天,就从书案上,拿起茶杯,喝了几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孤还有一文,名曰《师说》。”
刘辩先介绍完内容,然后又说道:“《师说》一文,告诉我们几个道理,我们生于世间,就有我们存在的道里。没有说谁是圣人,谁就比别人高贵。
在几个人并行的时候,可能别人懂的一些道理,我们自己就不懂,所以,我们遇到我们不懂的事情之后,要不耻下问,要勇于学习。
就连儒家圣人孔子,也曾千里至苦厉向老子求学,也曾向郯子、苌弘、师襄学习,可能他们几个人的学识,没有孔子那么高明。
而恰恰他们懂的道理,孔子也并不一定懂,连孔子都能够不耻下问,更何况你们这些还没有学有所成的学子呢?
所以好好学习吧,孤的少年们,但是孤最后还要告诫你们一句,你们要学习是好事情,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的学问,只有经过多番的考究,多番的验证之后才可以形成自己的理念。所以孤希望你们听到这些以后能够好好的思考一番。”
然后刘辩又对着下面的学子说道:“孤再给你们一篇文章,名曰《马说》。”
刘辩花了半个时辰,介绍完内容,然后说道:“孤之所以讲这篇文章,是要告诉你们,只有你们好好的学习,腹有良谋,有才华的话,你们就都会碰到属于自己的伯乐。”
然后刘辩,又陆续的讲了《爱莲说》、《陋室铭》。最后刘辩又告诉他们,不要被眼前生活的苟且所压倒,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自己的原则和理想。
讲完这些以后,天色已经完了,刘辩在学院之中简单的用了膳。
刘辩看了一眼那些学子,微微笑了笑。
刘辩暗道,希望这些人,今天听完他的演讲之后,都能够有所感悟吧。
因为刘辩也不希望,从他创建的学院之中,走出来的这些学子,都只是一些书呆子。
在袁术在十月份的时候,以报仇为名攻打陈国,刘宠投降。
袁术不从,刘宠自缢于军中。
十月中,袁术兵分两路。
一路以乐就为将,攻打梁国,一路以李丰为将,攻打颍川。
梁王刘谢投降,梁国自此归于袁术,乐就驻守梁国,以防后变。
颍川太守昌貅,与李丰对峙半月之后,昌貅被部将杨奉所篡,昌貅被杀。
颍川尽归袁术,李丰暂时驻扎在这里。
自此,袁术尽得豫南四郡,与淮南连城一线,并与广陵形成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