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两女进入车辆,消失在众人眼前后,顾俊明便引着王大县令来到了委员会会议室。
众人坐定后,委员会众人同王大县令开始了今天的会谈。
众人先是寒暄了几句,王大县令不断感叹一些路上的所见所闻,说什么,凤山镇是见过的最神奇的地方,神奇的马路,神奇的汽车,神奇的井然有序。
与抖音上展现的那些飘渺且难以捉摸的虚拟内容相比,凤山镇带来的体验显得更为真实且触手可及,这让他产生了更深刻的感触。
委员会全都微笑不语听着对方讲着这一路上的见闻,直到王大县令的一个问题点出了今天的主题,他说,
“诸位,你们是否已经做出了走出凤山镇的计划?”
一直在底层做官多年的王大县令,深知百姓生存之艰辛,所以他一直想从自己受到的教育中寻找可以解决的办法,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结果。
在龙国人刚刚到达凤山镇时,他还担心对方是什么流贼马匪之类的危害蓬莱县的百姓。
在接触一段时间后,王大县令这才发现龙国人的与众不同,尤其是对方的执政方式,更是匪夷所思。
虽然只是从电视上获取的一星半点,足以令他惊为天人。
他虽看不懂实施这些政策的根本目的,但带来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的好,都被他实实在在的看在眼里。
王大县令作为大明的官员,受着正统的儒家教育,拿着大明的俸禄,本该维护大明的利益,
而此时的他,不同于历史上,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死于投降后金的洪承畴手里,心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动摇。
更是在刷抖音后得知自己下场后,全面倒向龙国人这边。
在说出此问题之前,王大县令已经得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龙国人全面进攻大明,大战一触即发。
相信龙国人在他们那些神奇装备加持下,大明必定一触即倒。
而他们这些大明官员只能听天由命。
此时就见对面这些龙国人纷纷摇头,像是很是苦恼的样子,似乎还没有拿出确定的计划,这与平时他们那种雷厉风行的风格俨然不同
。
确实龙国人这边,在对于怎么进行下一阶段的计划出现了分歧,分歧很大的那种。
军事组那边认为,既然放开了,那就直接开打,管他是大明还是后金,先统统放倒再说。
己巳之变时带给军队的窝囊感,虽然在倭国清洗任务时已经得到释放,但还是耐不住军事组想同后金骑兵一较高下的冲动。
谁让后金骑兵在历史中名声那么大呐?
民事组那边考虑的就要现实的多,灭掉大明与后金之后,接收那么多土地,怎么派人管理,当地治安又有谁负责?
一片无人管理的土地,还不如让它维持现状。
最起码盗匪的数量可以控制一下。
虽然说在倭国清洗任务中灭掉了近百万倭寇,但穿越名额也仅仅增加一千人不到,还是远远达不到管理这些土地的需要人数。
这时有人提议说,可以利用大明原先官府的官员进行管理,再由委员会这边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帮助广大百姓度过这个小冰河时期。
可他这话彻底惹怒了后勤组的人,有人怒怼道,你可知道现在后勤压力有多大,先不说军队的消耗,就拿凤山镇的建设来说,足足占据了后勤的一多半。
在大明搞建设,本地没有一点能够提供的东西,所需要的材料都必须从现代运输过来。
说实话这也不算什么,虽说凤山镇没办法提供大型船只靠港的地方,但依靠拖船还是能解决。
如果以后占领登州港威海卫之类的港口位置,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掉,但这个是需要时间的呀。
更何况建设港口需要的材料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港口建设的这个时间段里,就需要大量货船来运送材料,其他方面的补给肯定就得受限。
而龙国大型无人货船建设计划还只是刚刚出现在纸面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现在后勤船队内。
如果龙国在这时执行大规模占领土地计划,只是维持百姓的温饱,到时候所需的粮食就是天文数字。
这就与建设港口需要大批量材料有矛盾。
更何况委员会还有占领吕宋的打算,到时候军需又是一个问题。
接下来,就有人按照后勤部提出的意见,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登州或者威海卫港的建设必不可少,这一点关系着大后方后勤补给物资的稳定,是第二世界开发的基石,不可动摇。
所以这部分补给必须充足提供。
二、关于大明百姓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可以利用官宦士绅阶层物资来进行补充,俗称打土豪。
在明末,虽说由于小冰河的影响,粮食大规模减产,但是根据历史组方面提供的资料,这个时期所产的粮食还是能勉强维持百姓的基本生活。
只不过是由于官府士绅阶层的层层盘剥,这才导致百姓无法生存,纷纷起来反抗。
如果他们把大明朝廷移除管理层面,大明朝廷所有的开支一应取消,庞大的军需不用再消耗,所省下来的钱粮,不但足够大明百姓开销,还会有所剩余。
这个时间段不需要太长,只需要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可以让大明焕然一新。
三、至于吕宋方面问题,这个可以参考倭国的处理方式,毕竟那里没有文化认同感,完全没必要谨慎小心。
所需的人口,完全可以从大明迁移,就先从那些反抗的地主士绅开始。
有恶行的官宦士绅全部枪毙,没收其家产,其家属全部进行移民。
没有恶行的官宦士绅,全部进行土地置换,把大明的土地十倍百倍的往澳洲美洲地区置换。
不同意的人家正好全部拿下进行移民,同意的人家,等过几年后美洲澳洲地区稳定后,再进行迁移。
总之,此人的意见就是先进行开拓,移民方面先捡着那些识文断字的官宦士绅进行移民。
一方面这些人在进行大明开拓时始终是个隐患,另一方面,这些人在海外可以宣传文化,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