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关大捷,建奴死伤过万,斩首八千多级,捷报传至京师,立时引起了从上至下的轰动。

每年都有捷报,这似乎成了从天启七年援朝作战之后的传统。且一次比一次斩获更多,更加令人振奋。

而与捷报差不多时间在京师传播的消息, 却又令朝廷感到困惑,连带着皇帝也听到了,十分地惊诧。

骆养性跪拜之后,躬身立于殿下,报告了最近在京师越传越广的消息。

崇祯微皱着眉头,思索了半晌,缓缓说道:“监军太监方正化在报捷的奏疏中并未提及此事, 是建奴尚未有这个心思,还是这根本就是谣言?”

骆养性也不敢确定, 只能是猜测着说道:“不排除是建奴施展离间计,派谍子散布谣言,也不好说是不是真有此事。”

也有可能是毛文龙故意如此,以向朝廷示威,向朕表达不满。

崇祯垂下眼帘,心中恼怒。

崇祯元年,崇祯皇帝钦定了东江军的饷粮,并以据为凭,天启年间多出这个数字的,都算成毛文龙虚冒,必须还给朝廷。

而这笔账算下来,居然有七八十万两银子和差不多数目的米粮。于是, 崇祯授意户部和登莱道停发东江镇的饷粮,来弥补之前的虚冒。

而在崇祯元年七月之后, 当时朝议“忧毛文龙难驭”, 弹章累累,只不过毛“握重兵居海岛中, 莫能制也”。

文官集团的弹劾和非议, 对崇祯的影响也不小,使其对毛文龙的印象,变得很差。

但事实却很令人无语,崇祯笃信的袁督师,重金投入的辽镇,只是收复了锦州、大凌河等城,却无半点斩获。

明眼人都能看出, 所谓的收复,是不费一刀一枪的接收而已。建奴已经把锦州、大凌河拆成了残垣断壁, 弃之不要。

但凡智商在线的, 都应该知道锦州、大凌河等城与广宁地区并不重要,建奴都不稀得去占。

也只有朝堂上的官员,以及袁督师, 才会把锦州等地看得很重, 赶紧又捡了回来, 并投入重金进行重修。

相比于每年粮饷不过二三十万的东江镇,拿着数百万钱粮的辽镇, 在战绩上真的是乏善可陈。

这就让崇祯皇帝感到很恼火, 认为是东江镇故意为之。

而他笃信不疑的袁督师, 正在厉兵秣马,并将训练出能与建虏在野战中抗衡的关宁铁骑,完成五年平辽的大计呢!

骆养性并不知道皇帝所想,思索着继续说道:“些许风言风语,万岁不必加以理会。毛文龙既上了报捷奏疏,报上了斩获的首级,便不会与建奴私下商洽。”

四十多万两的赏功银,真不是一笔小数目,从哪里筹措呢?要不,就算是毛文龙弥补之前的虚冒,少断饷两个月也就是了。

崇祯沉声说道:“朕知道了。镇抚司的情报工作要加强,对外的侦察刺探不可懈怠。”

“微臣遵旨。”骆养性躬身称是,看到皇帝摆手,便退了下去。

大殿内安静下来,崇祯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为朝廷缺银子而发愁。

正是因为缺钱,不能好好赈济灾民,以致西北民乱蜂起,已成燎原之势。

也是因为要省下银子,崇祯任命了蓟州巡抚,开始裁撤蓟镇官兵。同时,对于各边镇的饷粮,也屡屡拖欠。

别的军镇被拖欠,也只是上疏请求发放,东江镇却要散播消息,向朝廷示威,给朕难堪!

崇祯的脸色阴沉下来,对于东江镇,对于毛文龙,愈发地不满。

正在此时,王承恩急步入殿,跪倒磕头,呈上奏疏,“皇爷,东江镇监军太监方正化送来的加急奏报。”

崇祯伸手拿过奏疏,打开阅看,脸色变得阴晴不定,眉头也皱得紧紧。

“王伴,你也看一看吧!”崇祯思索半晌,把奏疏放在了桌案上。

崇祯干翻了魏忠贤,大力铲除阉党。但并不是说他对宦官就不信任重用,而是更加信重自己身边的太监。

象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潜、王德化、袁礼、方正化、杨朝进、卢志德等太监,都得到了重用。

而且,随着崇祯对文官武将的愈发失望,重用宦官也就越来越多。

比如皇帝命大太监张彝宪总理户、工二部,位在二部尚书之上,并为他建置衙署,称“户工总理”。

后来,还“命太监杨显名总理两淮盐课”,直接用宦官管理国家财政。

至于监军太监,崇祯也是越派越多。象太监陈大全、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皆为内中军,分别派入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各营,行使监军之责。

王承恩看过奏疏,考虑了一会儿,躬身道:“皇爷,既是建奴主动派使商洽买回首级,散布风声的便不会是毛文龙的东江镇。”

崇祯微微颌首,说道:“朕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毛文龙对此事犹豫不定,颇有藐视朝廷之心。”

在崇祯看来,毛文龙就应该严辞以拒,乖乖地把人头都解送到京师。这样,能提振军心民气,也能突出皇帝的英明神武。

你想啊,崇祯的爷爷、老爹、哥哥,三任皇帝都没有取得过如此大的战果。可他做到了,岂不是说他最厉害,是能实现大明中兴的明君。

见钱眼开,无视朝廷法令,崇祯只看到了毛文龙有意卖人头换银子,却不去想正是他的苛薄,才是东江镇要自谋出路的根本原因。

王承恩说道:“尽管如此,东江镇毕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皇爷可告谢郊庙,略行赏赍也彰显皇恩浩荡、赏罚分明。”

崇祯脸色稍霁,微微颌首,说道:“王伴之言有理。赏功罚罪,正是明君驭臣之道。”

又沉吟了一下,崇祯说道:“既有首级,朝廷的赏功银便如数发放,再褒赏毛文龙和东江众将。另外,袁崇祯提议以关宁定额包含东江饷,可交内阁议处。”

袁崇焕此前便上疏改东江饷道,将原本由山东布政司发饷改为由宁远发饷。

最近,袁崇焕又提出以关宁四百八十万定额包括东江饷,名义上是为朝廷节约一笔开支。

朝廷已经断绝东江粮饷,来弥补之前的虚冒。袁崇焕又接手了东江日后的粮饷供应,至于发不发,发多少,自然是完全由他控制。

四百八十万哪,如此一大笔银子。东江镇那二三十万两,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

就是如此悬殊的差别,崇祯还不给东江镇粮饷,非要将以前所谓的虚冒全部扣除。他根本不考虑东江镇军民的死活,只是红着眼睛盯着银子,银子。

该省的,不该省的;管你是赈灾,还是士兵养家糊口的粮饷。崇祯都缁珠必较,雁过拔毛。

小账算得精细,大事却愚蠢短视。这就是崇祯,还自以为明君,要励精图治,中兴大明呢!

“还有这个郭大靖,虽然是猛将,颇有战功,却深得毛文龙信重。”崇祯沉吟着,缓缓说道:“毛文龙保举其为副将,暂不准奏,另给些赏赐。”

王承恩觉得皇爷刚说过要赏罚分明,这又不给郭大靖晋升,很是矛盾。

都说要恩威并施,才是为君之道。可崇祯对于臣子的苛薄寡恩,却是司空见惯,而他却不觉得。

“下旨给蓟辽督师袁崇焕,若毛文龙与建奴走私自肥没有实据,便解除海禁吧!”崇祯沉声说道:“免得物议纷纷,说他为议和而压制东江。”

王承恩躬身领旨,退了下去。

崇祯从御椅中站起,背着手在殿内踱步,盘算着再苦再难也要支持他笃信并重用的袁督师。

五年平辽,每年四五百万银子,想到朝廷财政的窘迫,崇祯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袁卿啊,你可一定别辜负朕的期许,朕的支持,要在五年内平定辽东。

………………

沈阳。

谣言已经传开,东江镇有意把斩获的首级卖给皇太极,要价也不高,但皇太极吝惜钱财,不同意这笔交易。

这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谣言说皇太极只想偷偷买回牛录额真以上官职的首级。另有版本说多尔衮、莽古尔泰私下派人去商洽,要买回本旗阵亡者的首级。

其实,这样的谣言对于皇太极、多尔衮或莽古尔泰的影响不大。毕竟,战场厮杀,不是所有阵亡者都能被好好收殓,入土为安的。

但既是谣言,自有它的作用。对于很多阵亡建虏的家属来说,悲伤哀痛之余,自然会产生疑心,或是些许的不满。

没钱买是一回事,敌人不卖也正常,但现在有让死者入土为安的机会,为何要吝惜钱财?

如果汗王不肯出钱,那各家凑够银子,把遗体或人头赎买回来,是不是可行呢?

有这样的想法,尽管不敢说出来,心中也难免有所埋怨。埋怨皇太极等后金高层,不恤将士,不体念家属的悲伤。

“把银子给东江镇,让他们发展壮大,是万万不成的。”皇太极似是在为自己找辩解的理由,也似是在诉说苦处,看着范文程,“外面的风言风语,本汗不会在意。”

范文程躬身道:“汗王英明,损己利敌之举,万万不可行之。”

皇太极点了点头,似乎得到些心理安慰,缓缓说道:“使者嘛,还是要派。离间计的效果如何,还要待日后再看。”

“肯定是有效果的。”范文程很笃定地说道:“至少会让明朝皇帝,让蓟辽督师,生出不满和怨懑。”

皇太极沉吟了一下,说道:“在本汗看来,东江镇现在并不是很依赖明廷,对蓟辽督师也不是如何服从。”

范文程说道:“汗王判断得极准。东江镇确实在向自立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明廷两次断绝粮饷,都没影响到他们在装备和战力上的提高。”

皇太极微微颌首,说道:“据不是很完全的情报,郭大靖深得毛文龙信重,并且取代沈世魁,俨然成为东江镇在粮草物资上的有力支撑。”

停顿了一下,他补充道:“此次谈判商洽,由他来主持,就能看出端倪。”

范文程淡淡一笑,说道:“卑职以为,越是得毛文龙信重,在明廷看来,就越是难得晋升或重用。”

“当然,郭大靖在东江镇的地位是在不断上升,可也仅此而已。”范文程继续说道:“不仅是明廷,还有蓟辽督师,都是要打压提防的。”

皇太极微微颌首,说道:“可他在东江镇,不忠于毛文龙,又岂能有今日的官职和地位?即便是忠于朝廷,恐怕也会压在心里,不令毛文龙察觉。”

范文程深以为然,二五仔是最招人恨的,郭大靖也只有先忠于毛文龙,才能在东江镇混得风生水起,官阶象坐了火箭似的蹿升。

皇太极把此事思虑清楚,又拿出一封书信,轻篾地笑道:“袁崇焕来了书信,不敢答应本汗王提出的划界条件。”

袁崇焕与皇太极的议和,始于天启年间,以天启七年为最频繁,甚至都讨论了上贡和岁币的具体数额。

后因袁崇焕罢官去职,议和中断。等到袁崇焕重回辽东不久,又开始与皇太极的第二次议和。

袁崇焕首先以“我帝继位,明哲果断,严于边务”为理由,暗示了想要地盘的条件。

毕竟,他是用“五年平辽”的大话忽悠了崇祯,收复失地是应有之意。至少,也得有所建树,让崇祯看到他正在努力践行自己的承诺。

皇太极很快给了答复,划定地盘“应以大淩河为尔界、三岔河为我界,使此二处之间,逃人盗贼易察,不致滋生事端,永保和好也。”

这样的划定,基本上是维持现有的状态,把广宁地区作为双方的缓冲。

皇太极觉得很合理,袁崇焕却不敢答应。

于是,这封书信便是表明他的态度,“我国幅员九州,所失辽东之地,初非上所有也。因不合众意,我受之而不敢言,是以亦未奏于帝。”

意思很明确,辽东本来就是明朝的地盘,怎么可能划给你们?这个条件我实在不敢答应,更不敢上奏皇帝。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