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的刻薄寡恩、反复无常,在杀袁崇焕这件事上显露无遗。

前无识人之明,后又下手无情。

联想到袁崇焕在上任后圣眷隆厚,处死时却又以最残忍血腥的方式,令人心生寒意。

要知道,与朝臣商议如何处置袁崇焕时,众臣皆不敢言,唯有崇祯一言而定,处以最残酷的刑罚——凌迟。

从极度信任,到千刀万剐,这就是一个臣子的下场。袁崇焕纵然该死,崇祯的行事也难免使人背后发凉。

毛文龙嘴上不说,也因为袁崇焕的死而快意,但对皇帝的凛惧和防范,却已经埋下了种子。

或许,在封建社会,立下惊天大功的武将,基本都没有好下场。除非,能有令皇帝不得不忌惮或顾虑的因素。

比如李成梁,在晚年遭遇言官的猛烈弹劾时,因其诸子手握重兵,李氏家族在辽东的势力和影响犹存,万历皇帝才网开一面,只是“解任”而没有置之死地。

所以,在毛文龙看来,东江镇的强大,将领的忠心,才是他最值得信赖的保障。

而放眼东江诸将,除了郭大靖,还没有人能够担负起这样的重任。从努力摆脱对朝廷的依赖,毛文龙也看到了郭大靖最值得依靠的地方。

城外广阔无边的军屯之地,已经收获了大半,一车一车的土豆在路上络绎不绝,运往城内的地窖中储藏。

一片片平整的土地形了打谷场,晾晒着收割下来的黑麦,一垛一垛的麦秸在野外堆放,象一座座小山。

“拜见毛帅,拜见郭帅。”

“参见毛帅、郭帅。”

不时有将士驻足,向着毛文龙和郭大靖躬身施礼。

毛文龙和郭大靖或是含笑颌首,或是停马聊上两句,心中也逐渐升腾起与将士们一样的喜悦之情。

“看到了吧?”毛文龙放慢了马速,并不回头看郭大靖,因为他知道郭大靖就在自己半个马头后,缓缓说道:“数万将士,数十万百姓,如果我们败了,会怎样?”

不待郭大靖回答,毛文龙继续说道:“数年前,东江镇的全体军民还要依赖朝廷发放的饷粮。虽然我们也做生意贴补,但只要朝廷拖欠,用不了两三个月,便会有人饿死。”

郭大靖等了一会儿,见毛文龙不再说话,便开口道:“东江镇僻处海外,粮草物资需要外面供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现在就不用愁了,也不用担心会失败。”郭大靖继续说道:“稳扎稳扎,大不了晚几年平定辽东。”

毛文龙眨巴着眼睛,展颜笑道:“很好,很好啊!你能有这样不急不躁的心态,本帅甚慰,甚慰本帅。”

对于平辽灭虏,毛文龙封侯之后已经不是很急切。因为他知道,大功告成之时,也是朝廷要有所行动之期。

封爵而没有解除兵权,只是朝廷的权宜之计,因为建虏未灭,辽东未平。

而毛文龙,可不想被调回京城,成为勋贵,被朝廷养起来。但他还没有决定是否违抗朝廷,也就是皇帝的旨意。

更关键的是东江军的实力,不能在平辽灭虏中损耗太大。对于那些急于建功立业的东江军将领,包括毛承禄在内,毛文龙实在是不太放心。

郭大靖的沉稳,恰恰迎合了毛文龙变得保守的思想。尽管他在极力掩饰这一点,不想让别人看出来。

这不光是关系到自己的名声,更是不让将士们产生懈怠心理。就象在宣传上,总要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不象辽镇,从袁崇焕开始,便极力渲染建虏野战的厉害,宣扬非坚城大炮不可制敌,弄得军心已怯,不堪大战。

毛文龙和郭大靖等人如同秋游,也象兜风,时而驰奔,时而信马由缰,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烈士陵园。

青松翠柏,甬路台阶,依山傍水的烈士陵园,经过不断的修葺,规模更大,也愈发地壮观。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高高矗立的石碑映入视线,立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情不自禁,每个人都停止了说笑,现出庄重严肃的神情。

毛文龙勒住马头,没有进入大门,就在外面远远了望。微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什么。

郭大靖沉默了半晌,缓缓说道:“虽然让烈士们有一个供后人瞻仰祭拜的所在,但末将还是想得不够周全。”

毛文龙转过头,探询般地望着郭大靖,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郭大靖苦笑了一下,说道:“烈士陵园虽然壮观庄严,但百姓们想来祭拜,也只有离得较近的有些便利。末将觉得要村村建个岳王庙,村中的烈士陪祀……”

在烈士陵园安息长眠的烈士虽然不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被亲属安葬在所住村旁的野地里。这是传统观念,亲人能够方便祭拜。

而且,按照当时的交通工具和道路状况,离烈士陵园稍远一些的百姓,不太可能耽误一两天的时间前来瞻仰。

毛文龙连连颌首,对于郭大靖的想法十分赞同。

官方推动村村有岳王庙,从信仰和精神上给百姓长期的熏陶,可谓是百年大计。

要知道,目前很多村子都有百姓自发建起并祈祷求福的神佛。其中以土地公、土地婆最多,也不是多大的庙宇,就象个小佛龛,在村头摆着,简陋得很。

供岳王,祭烈士,更加有意义,比土地公婆强多了。也不过是一两间房,官府出资,村民出力,更有成就感。

“陈副帅那里,应该还有资金可用。”毛文龙笑着说道:“如果紧张,就要你来出资了。”

“末将愿意捐钱。”郭大靖毫不犹豫地说道:“陈副帅那里缺多少,言语一声便给他送过去。”

毛文龙哈哈一笑,调侃道:“也是要快当爹的人了,不给孩子留点家产,阿秀和阿英可不愿意。”

郭大靖笑道:“给他留个金山银山,还不养出个败家子?自己有能耐自己挣,没本事儿就饿着。”

毛文龙颇有意味地看着郭大靖,轻轻点头,说道:“能看得如此通透,常人可做不到。不过,你说得很有道理。富不过三代,多少巨富之家都因此败落了。”

突然叹了口气,毛文龙调转马头,不紧不慢地沿着来路往回走。

叹什么气呢?郭大靖挠了挠头,心中猜测:可能是联想到大明江山的飘摇,从朱八八到成祖,再到崇祯,真的呈现出败落的势头。

但这又有什么奇怪呢,王朝更替,盛衰无常,历史周期律罢了。

极端的不公导致社会的崩溃,在混乱和战争中又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并周而复始。别说大明已经几百年了,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又找谁说理去?

纵观历史,有亡于帝王昏庸的,有亡于内乱的,有亡于外敌的,还有亡于时代的。

大明比较特殊,是内乱外敌的合力,导致的灭亡。当然,历史已经改变,郭大靖更相信推翻大明的将会是自己这个“大逆不道”的臣子。

而大清是不会再有了,但后金的灭亡,也是亡于时代,亡于郭大靖强行推动的时代的加速改变。

过了好半天,毛文龙的心情重新调整过来,又随意地与郭大靖闲谈起来。

“犬子承斗已有十岁,书信中得知,体质孱弱,实非武人之资。”毛文龙甚是遗憾地摇头,说道:“发妻言其正适学文,请渊博之士教习。”

毛承斗是在泰昌元年出生于辽阳,生母为毛文龙的侍妾文氏。文氏在战乱中丧生,毛承斗由正妻张氏收养,迁至老家杭州。

虽然不是亲生,但张氏将毛承斗视若己出。辽东战乱不止,毛文龙也放心把儿子放在老家。

哦,原来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不得继承父业,要走习文的路子。

郭大靖呵呵笑着,说道:“学文习武皆是一样,毛帅又何必遗憾?戎马生涯,既艰辛又危险,毛帅难道希望令公子也走上武人之路?”

“本帅对于文人是有些成见。”毛文龙自失地笑了笑,说道:“但也没有要他习武的奢望。只是觉得身体孱弱,辽东这苦寒之地,恐怕难以长住。”

杭州多好,风景和气候都宜人,恐怕不光是毛承斗,连张氏也不愿在此居住。即便是战乱平息,也有水土不服的担心。

“夏季炎热,可来辽东避暑。”郭大靖笑着说道:“冬季寒冷,便去杭州猫冬,岂不是好。”

古代人碍于交通的不便,还没有后世那种潇洒的生活方式。郭大靖这么一说,连毛文龙也觉得新鲜,笑着连连点头。

其实,人就在一个适应。辽东冬季寒冷,你多穿点,火墙火炕烧得热点,少出门就是了。

对于发妻张氏的感情,毛文龙也谈不上多深厚。但儿子只有一个,沈氏也无所出,传宗结代也只能指望毛承斗了。

好在,毛文龙自诩也算是功成名就了,毛承斗只是十岁的小孩子,已经荫袭锦衣卫百户,有了官身。

在毛氏一族中,毛文龙也成为官阶最高的存在,称得上光宗耀祖了。

所以,即便张氏和毛承斗依旧在杭州居住,族人也不会亏待他们。

毛文龙想通了这些,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怎么想起这些事情?又或者是自己也产生了轻敌心理,觉得平辽近在眼前。

与郭大靖继续说着聊着,毛文龙却在心底不断地警诫自己。不能放松,不能懈怠,要继续全力以赴,才能完成最后的惊天大功。

其实,毛文龙有心态上的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人的心理改变是不知不觉的,连自己都很难发觉。

求稳,保守,想得太多,一点也不意外。连郭大靖的心理也在发生着改变,尽管对战局影响不大。

…………………

郭大靖向毛文龙作完汇报之后,便命令刘兴祚率骑兵营赶往复州海岸,登船赶往皮岛。

而他走得更急,甚至等不及刘兴祚所部赶到,便只带着亲兵乘船出发,前往皮岛。

等郭大靖赶到皮岛时,驻防的毛承禄所部,只留了一个营,其余人马已经前往镇江。

行动已经按照计划展开,现在只是准备和序幕。借助于海路运兵,使得建虏很难提前发现,在侦察情报方面,已经落了下风。

这并不是现在才形成的优势,东江军在毛文龙的指挥下,就是凭借宽广的海岸线,时不时地发动袭扰,使建虏防不胜防。

到了郭大靖的指挥,就把水师的优势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除了运兵机动,水师还拥有了很多的火炮,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对岸上的友军提供火力支援。

镇江作战时,舰船上的迫击炮,就起到了很大作用,给岸上的建虏骑兵造成了相当沉重的打击。

郭大靖也没有皮岛多呆,坐船赶往镇江。义州与镇江隔江相望,与林庆业会面更加方便。

由于兵力不足,皇太极又要在绕道入关时,确保核心统治区的安全。建虏不仅放弃了镇江和宽甸地区,防线更是退过了凤城,直到连山关。

在战略上,这种退缩是正确的,保证了兵力不致太过分散,使对手没有可趁之机。

同时,防守地区的减少,也使兵力能够相对集中,再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在内线运兵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有一利就有一弊,这样大踏步的收缩,可不同于只让出沿海的狭窄区域,也给了东江军登陆作战的回旋空间,以及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

特战营已经扩充至五千余人,其中就有将近千人是曾在东江镇经受过训练和实战的朝鲜义士。

他们的活动范围便是在镇江和宽甸,对于凤城,郭大靖没有命令他们派重兵驻守,只是作为一个预警的哨地。

在兵力还不充裕的情况下,占领太大的地盘并不合算。辽南有重兵驻防,才放心地安置百姓,放心地垦殖发展。

而镇江和宽甸地区,显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浪费兵力,守卫大片并无太大用处的地盘呢?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