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房子还不错,坐北朝南的独立三间,都是土木结构的草房。

正房有火炕、火墙,这是东北民居必备的设施。左右偏房稍微简陋,可作杂物间,也可作牲口棚。

院子进深很大,这是为了以后停板车、堆柴禾等的用途。一步到位,免得再私盖乱建,挤占街道。

其实,最让刘海山等辽镇官兵感到欣喜和满意的,却是村外的几十亩田地。按照劳力和人口分配,他家分到了二十亩。

因为是军属,赋税交得很少。如果有了大牲口,或是还有能力,可以申领更多的田地,但这却要是在明年了。

今年的安置是固定的,每个村子共是五十户,辽镇官兵占有其中的三十户左右。

那十几户居民迁徙过来的时间,比他们早将近两个月,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习惯,正好能给这些新到的邻居进行指导。

“菜粥一会儿就好,我去把小丫叫起来。”妻子看到十五六岁的儿子小柱慢吞吞地走出来,笑了笑,转身进了屋。

刘海山把今天的活儿又交代给了小柱,还吩咐他注意村公所的通知,粮食、盐等物资若是到了,直接去扛回来。

“爹,我知道了。”小柱洗了把脸,用布巾擦干净,开口问道:“后天有集市,家里还缺不少东西,是不是得弄个板车往回拉呀?”

官府已经尽可能地为移民配置家什,但也总会有所欠缺。考虑到这种情况,每户新移民都会发放安家费,让他们自行购买。

当时的辽南三州,百姓使用的运输工具就是板车,或者是独轮车,都是木制,打造简单,使用也很方便。

虽然这也算是家庭必备,但却需要移民自己或买或造。村公所也有那么几辆,如果闲着也可以去借用。

刘海山说道:“这个事情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我和你孙叔、李叔一起去集上,一辆车就把要用的都拉回来。”

“我也想去,看看集市热不热闹。”小柱少年心性,就要看个新鲜,甚是期待地望着父亲。

刘海山摸着腮旁的胡子,眨巴着眼睛,好半晌才勉强点了点头。

小柱立刻高兴了起来,脸上绽着笑容,迫不及待地去院角抱出一堆树枝,挑拣着做栅栏的材料。

刘海山脸上露出些许笑意,正好看到院外出现的人影,便高声打着招呼,“老李,干啥去?”

战友老李是个肤色黝黑、身材矮壮的汉子,呵呵笑着走近过来,说道:“昨晚在地里下了几个夹子,趁早赶紧收了,看看也没啥收获?”

“那得赶紧收了,别误伤了人。”刘海山说道:“后天大集,咱们弄个板车,去买些家什回来啊!”

“行啊!”老李痛快地答应着,“俺家缺两个坛子,腌咸菜的。”

“吃过饭我去村公所,把板车借出来,今天先砍一车柴,明儿就去赶大集。”刘海山笑着说道:“顺便问问老孙,要不要一起去。”

老李点着头,说道:“以后用板车的时候多了,要不咱三家去买一辆,或是找木匠打也行。”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说道:“村头第五家,听说就是个木匠,打辆板车的话,就是包料也没几个钱儿,关键是日后用着方便。”

刘海山赶忙说道:“那好啊,你去问一下,就这么定了。老孙要是不要,咱两家弄一辆。”

老李点头答应,告别了刘海山,扛着锄头回家吃饭。

“李叔又去看他家地啦!”小柱抱着挑好的木棍走了过来,有些好笑地说道:“还扛着锄头呢,不刨两垄,就不踏实似的。”

刘海山倒没有取笑的意思,他理解老李的心情,因为和他一样,看着那肥沃的土地,就心中激动兴奋。

“你李叔家人口多,分了将近五十亩,这可得好好盘算咋种。”刘海山解释道:“就算不当兵了,靠着这些田地,全家也吃喝不愁啊!”

小柱还不是能够完全理解,正好母亲出来叫吃饭,也就不再和父亲讨论田地的事情。

混和着白菜、土豆的玉米粥,冒着热气,散发着香味,吃上两碗,又暖又饱,让人感到舒服惬意。

一百来斤的粮食就在偏房里,想起来就让人安心。在宁远,发的粮食里总是掺砂子和糠,还不足量,与这边相比,差别太大。

“后天赶集,带一两票子应该够了。”刘海山盘算着发放的军饷和安家费,以及要购买的家什,放下了饭碗。

妻子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还是多带点吧,土豆买两袋子。纸票子,总觉得花出去才安心。”

新移民对于军票都有种本能的不信任,过上一段时间,才会适应,把军票当成真正的钱财。

刘海山比女人要有点见识,嘿然笑道:“都花出去,不买鸡养了,不买牛耕地了。要说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东江镇的所有人都拿这当钱花,当钱攒,啥也能买着,你还担心个啥?”

“再说,以后军饷也是纸票子,你每次都全花出去,连个过河钱都不留。”刘海山摇了摇头,说道:“你就安下心来,别那么多担惊受怕的。”

妻子眨巴着眼睛,也不与丈夫顶嘴,似乎是也觉得有道理。

看着小女儿瞪着大眼睛瞅自己,刘海山咧嘴笑了笑,说道:“多带点钱也好,给你和丫头买布做件新衣。”

小丫头咧开小嘴,咯咯笑了起来。

总的来说,对于东江镇的安置,刘海山等辽镇官兵还是满意的。重要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生活,更让人期待的是将来的美好前景。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官兵全部接收,裁汰老弱也是必然。

哪怕是这些老弱,东江镇也没嫌弃,给了他们尽量好的安排,成为普通百姓,也不用太担心饥寒之苦。

刘海山吃过早饭,便带上斧子和绳索,出门来到村公所,如愿借到了板车。

“后天来领武器,大后天开始半天的训练,一直到你们的假期结束。”住在村公所的小军官走出来,脸色严肃地通知刘海山。

虽然是军官,但看年纪却有三十,很成熟的样子。肤色古铜,能看出沧桑,左颊有一道小疤,不显得凶恶,却透出一种凛人的气息。

“小的知道啦!”刘海山赶忙陪起笑脸,说道:“其他相熟的战友,小的也都帮着知会。”

小军官点了点头,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告诉他们,训练期间有补贴,每家三十斤麦子、一袋盐。”

“谢谢长官,小的记下了,肯定通知到。”刘海山脸上露出喜色,点头哈腰地答应着。

小军官摆了摆手,转身向村里走去,不紧不紧的脚步,象是在随意地蹓跶。

说是军官,其实都是东江镇的老兵,要当官儿的话,要等到这批辽镇官兵训练好,部队扩充完结。

时间不等人,安家的假期定下半个月,却有十天是要进行训练的。除了熟悉火枪的装填射击,还有就是军规军法的学习和掌握。

为了照顾这些辽镇士兵,军事训练是半天,晚上还有半个时辰的学习。也就是说,还是有时间帮家里干些活儿的。

三十斤麦子啊,过年能吃上饺子啦!刘海山感激东江镇考虑得周全,想到家人的欢乐,他的脚步更加轻快。

………………

安置移民已经是长期的工作,官府的管理人员已经非常熟练,安置辽镇官兵也不会出现什么差错,这是令郭大靖放心的。

辽镇军官的家卷稍微麻烦一点,主要安置在复州,待遇和条件自然也要好很多。

郭大靖对他们的接待并没有亲历亲为,而是安排了军官先带他们下部队,熟悉下东江军的武器装备和相应的战术打法。

随着一场大雪的铺天盖地,辽东的寒冬又拉开了帷幕。但各部的训练,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提供了更真实的训练环境。

“除了天津和秦皇岛,马匹牲畜的运输,都要受到影响了。”郭大靖陪着毛文龙走在雪地中,嘎吱嘎吱作响,入眼更是一片白茫茫。

冬季沿海结冰,是辽东海运难以避免的困难。除了旅顺和大连,再没有哪个港口能够使用,包括盘锦和锦州等地。

毛文龙身披毛皮大氅,轻轻捋着胡须,说道:“不光是马匹牲畜,觉华岛的驻军也要撤回,继续接收辽镇人马,也要向后拖延了吧?”

郭大靖甩了甩手臂上的飞雪,说道:“虽然天寒地冻,但抓紧时间再接收一批,还是能够做到的。可考虑到安置的难度,末将觉得还是延后更加合适。”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在春耕前接收完毕,也就可以了。至于宁远,就留着祖大寿自家住,自己族人守吧!”

毛文龙看了郭大靖一眼,嘿然笑道:“怎么,对祖大寿失去了耐心?”

郭大靖苦笑了一声,说道:“真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他们身上,就是招募新兵,也比改造辽镇更省心省力。”

毛文龙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凝目远方,毛文龙沉声说道:“温体仁成为首辅,朝局会不会有变化,现在还不好说。只是听说,他澹泊名利,还不结党营私,才得到了皇上的信任。”

郭大靖翻了下眼睛,这个温体仁倒是个好演员,不仅骗过外人,连崇祯也看走了眼。

当然,就崇祯那眼光,不辨忠奸,不识好赖,也不奇怪。

“朝局即便有变化,对平辽也不会有大的影响。”郭大靖沉吟着说道:“顶多向后拖上一两年罢了。”

就是出现最坏的情况,朝廷也不过是封锁压制,这对东江镇来说,已经不是难以解决的困难。

仅凭东江镇目前的人口数量,再招募扩充也是能够完成的。只不过,会有些副作用,是郭大靖所尽量避免的。

在二战的时候,德国总人口也就七八千万,却愣是爆出了上千万的兵力。如果算上阵亡和退役的,一共动员了一千七百多万人。

也就是说,按照东江镇目前的人口,将部队扩充至十万,是能够做到的。

在郭大靖记忆的资料中,温体仁的成功秘诀有两个:

一个是不与人争强好胜,并且孤立自己。这当然是表面上的,给崇祯一种孤臣忠贞的感觉。

另一个秘诀就是什么都不做,在主持内阁的八年时间里,他不做一事,眼睁睁看着朝廷愈发糜烂,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这倒与后世的某种人生哲学,有相似之处。

所以,郭大靖不担心首辅温体仁会有什么针对东江镇的不利之举,反倒是担心别人。

比如崇祯,或者是那些从辽饷中攫取利益的官僚,以及对毛文龙的晋爵嫉妒的家伙们,都可能给平辽大业使绊子。

可即便有这些困难,郭大靖也有信心完成自己的目标。因此,他并不象毛文龙那般担心。

这也不能怪毛文龙,他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放开,也不是很清楚郭大靖自力更生的实力和底气。

不就是钱嘛,对于郭大靖来说,每年拿出个百八十万两,并不是难事。

而东江镇的实力,以及已经形成的内部循环,对外力的抗击程度,也不是毛文龙所能准确估计的。

毛文龙似乎从郭大靖的话语中得到了安慰,微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西北的民乱似乎得到了遏制,杨鹤的招抚政策颇有效果。如此,朝廷也能集中精力支持咱们,尽快解决建虏这个外患。”

郭大靖说道:“大帅所言极是。咱们也不需要太长时间,一两年的全力支持就足以。”

嘴上这么说,可郭大靖在心里却是不以为然。

杨鹤的招抚效果,那只是表面现象,没有钱粮,被招抚的农民军还是会再举义旗,重燃烽火的。

而且,明年将是农民起义的转折点,农民起义军由分状态进入协同作战阶段,总兵力将达到二十余万。

只不过,郭大靖已经无法确定,没有了建虏入关的配合,农民起义军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般,得到喘息之机,越战越强。

82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