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院众人致力于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候,对两个小药童而言,她们的主线任务依旧是学习。
一日不出师,她们便一日都只能是药童的身份,即便赵金业的个子已然与成年人无异,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
白天去济生堂上学,下午回来做作业。
齐蔓菁入住小院之后,杜若昭也算是有伴了。夏季的白天总是那么漫长,给了她们足够的时间去巩固知识。
哪怕如张法音这般的优秀学生家长,眼见杜若昭如此刻苦学习的模样,都觉得杜谦的日子过得实在太轻松了。
杜谦有苦难言,难道怪他的先生没布置太多作业吗?满长安打听打听,哪个为人师者,是像林婉婉这么教导弟子的。
自从杜乔外任后,张法音彻底沦为陪读家长,哪怕理智告诉她,杜谦如今的学习成绩并不差。
但凡事都怕比较,连向来开明的张法音也不例外。姑且算是古今家长的通病。
除非她一点都不在乎子女的未来,才能想得开。
好在张法音不是只守着一座小院过日子,自从开始创办小学堂后,她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多彩。
杜谦唯一要做的就是,如果休沐撞上张法音授课的日子,一院子大大小小的女孩子,他就避出去找同窗玩。
齐蔓菁用铅笔誊抄医书上的段落,以此来加深记忆。直到手腕略感酸痛,她才放下笔,用手指轻轻按摩着眼睛,以缓解眼部疲劳。
旁边的杜若昭也做着同样的动作。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十足。
齐蔓菁小声问道:“晁娘子说伯母教得好,可惜现在不收新学生了。”
自从张法音提出那个绝妙的点子后,晁瑜英等人对她佩服得是五体投地,。若不是尹香儿年纪尚小,说什么都要把孩子送来上学。
或许正是因为她们在街坊邻里、底层将官圈子里的宣传,张法音的知名度才得以迅速提升,吸引来了许多新学生。
张法音的“创业”领域,简直就是一片蓝海。正适合那些没有底蕴却有些家底想上进的殷实人家。
但自从入夏之后,张法音便不再招收新学生。官方说法是精力有限,无法再细致地教导更多的学生。
杜若昭低声道:“母亲大约是想等大哥的前程定下来,再做打算。”
齐蔓菁是后来的,哪怕曾经齐家在朝为官,但也只是技术官员,只关注一亩三分地的事。
她只知道杜乔在外地做官,家小留居长安,隐约从林婉婉和杜若昭的谈话中知晓,杜乔或许此刻正在并州效力。
联想到刚刚落下帷幕的战争,齐蔓菁不禁问道:“你大哥的官职将有变动?”
杜若昭轻轻地点了点头,却没有再多说什么。
杜乔外任后,娘仨留在长安,只因实在无处可去。家乡遥远,三州之地战乱刚刚平息,杜乔更不敢将家小接去。
如果此次杜乔能顺利回调关中,张法音和杜谦无论是去任地,还是继续留在长安,都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至于杜若昭,她自然也有自己的去处。
杜若昭继续说道:“其实,你刚搬过来那阵,母亲去帮忙收拾屋子,就琢磨过让我俩住一块。”
说到底,杜谦是男子,在哪儿附学都可以,实在不行的话,杜乔也可以亲自教导他,只是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杜若昭却是女儿身,受到的限制则要多得多。只能跟在林婉婉身边受教。
以前女儿无处托付,张法音自然不做他想。但齐蔓菁住进了小院,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在这方面格外敏感的齐蔓菁,心忧道:“那你岂不是要和家人分开?”
杜若昭洒脱道:“平时我们可以写信联系啊,等放假了我就去看他们。”
显然张法音私下给女儿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让杜若昭表现得如此“通情达理”。
比起学习生活格外稳定的杜若昭,仕途坎坷的杜乔,反而更让人担忧。
张法音有时候都想不通,从小就格外懂事的长子,怎么长大后,反倒让她操心了呢!
杜若昭不欲将话题焦点继续对准在自己身上,巧妙地引导着对话的方向,转而问道:“这次休沐,你又要去看你侄子侄女吗?”
齐蔓菁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连连点头,语气中满是喜悦与期待,“嗯,到时我从步步糕带几包糕点去,他们可喜欢这些了呢!每次见着都高兴得不得了!”
以前是当做零食的喜欢,满足口腹之欲的小零嘴。现在则成了补充营养的好东西。
那对不记事的小儿女,尚在守孝期间,饮食上的诸多禁忌让幼小的他们承受了不少委屈,若是再一味苛求清规戒律,恐怕稚嫩的身体吃不消。
好在步步糕的糕点主料无非三样,麦粉、牛奶、鸡蛋,都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而且后面两样食材介于荤素之间。在严格遵循礼俗的同时,又巧妙地为孩子们提供了必要营养。
虽然价格昂贵,但即便是面对那些拘泥于陈规旧俗的老古板,也有“狡辩”的余地。
两家几十年的交情,又有共同的血脉维系,许家不曾因为齐家败落而翻脸无情,齐蔓菁上门依旧是亲戚。
谁也没有想到,在休沐日那天,高高兴兴去走亲戚的齐蔓菁,心情却如同乌云压顶,带着一脸难以掩饰的悲伤回到了济生堂。
小院白日除了做家务的仆役外,其他人都不在在家,齐蔓菁回去也没有什么意思,索性又回到了医馆独自趴在课桌上,任由心中的苦闷如潮水般翻涌。
早已失去休沐自由的谢静徽见小师妹闷闷不乐的模样,放下手中的医书,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解,温柔地问道:“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这一问,仿佛是打开了齐蔓菁情感的闸门,泪水瞬间如决堤般倾泻而出,哽咽着吐露了心中的委屈,“权家,权家竟然劝我嫂子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