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翻页 夜间
UU文学 >  乱清 >   第一二三章 迟来的奏折

两江总督曾国藩,奏报江宁克复的折子,在同治二年五月初九这一天,送到了京城。

“给王爷道喜!”军机大臣的值芦之内,曹毓英对春风满面的恭王说道。

也确实值得道喜。虽然各地还有不少太平军在活动,但伪都既克,则余众不难荡平,收全功的日子,不远了。

曹毓英的道喜,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内,那就是恭维议政王,自肃顺倒台之后,没有理会朝中的一些杂音,仍然坚持倚赖重用曾国藩,才致有今日之功。

“大家同喜!”恭王的心情好极了,笑呵呵地跟几位军机大臣抱拳同贺。毕竟这是开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征伐,比起圣祖康熙皇帝的平定三藩,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在自己手里戡平大乱,庶几可以留名于青史矣。

这是有据为证的,军机大臣们早就做过功夫。三藩之乱,蹂躏止十二省,大小城池沦陷的,也只不过是三百余座。而粤匪之乱,兵祸蔓延十六省,沦陷的城池达到六百余座之多,其中的艰难,可见一斑。

不过这个说法,亦多少是在替朝廷粉饰——正是因为八旗无用,绿营*,文宗咸丰皇帝指挥失措,才导致了这样一个后果,让这场乱子闹得这么大。否则于洪杨变起之初,便加敕平,岂有后来这十年之乱?

这一层,自然是略过不提,很快两宫就来叫起了。军机大臣们由恭王带领,到了养心殿。鱼贯而入,人人手执一柄玉如意,恭恭敬敬地依次摆在御案之上。

国家有大喜之事时,臣子敬献如意。是表示替君上贺喜的意思——万事如意,好兆头。这样的敬意,两宫太后自然受落,满面笑容的说了一番话,表示这都是军机诸公宵衣旰食,调度有方的结果。

“唉,真不容易。”慈安太后忽有所感,眼圈潮潮的,“多少年了,到底得了个囫囵圆满。”

又是囫囵。又是圆满。真是十全十美。慈禧自然也是喜不自胜。不过她的心里,却隐隐觉得还有那么一点儿缺憾,因为还有一个人的名字。在折子里不曾看到。

“曾国荃打得极好,这是一定的。”她装作不在意的说道,“不知别的军队,又打得怎么样。”

仿若无意的一句话,倒把慈安太后提醒了,笑着问道:“对了,怎么没见关卓凡的名字啊?他的旗营,到江宁也有日子了,不知道这一回破城,有没有功劳。”

“自然有功劳!”恭王大声说道。“他的轩军到了江宁,这就是功劳。”

这是朝野上下,都心照不宣的事情——江宁左近,就只有这么一个旗下的大将,怎么能说没有功劳?有没有参与破城,那都不要紧了,更何况——

“轩军的水师,以巨炮轰击江宁,杀伤甚多,威震敌胆,这是原来就说过的事情。”恭王说完,又再加一句:“不下于首登之功。“

这又是有意把旗人往上捧一捧了。破城之功,首登最重,曾国藩的折子里,列明了“先登九将”,以朱洪章为第一。现在恭王这一说,等于变成了先登十将,想一想关藩司长袖大袍,翎顶辉煌,从倒口里拼命往城上攀爬的模样,那是什么光景儿?

两宫太后都笑了。说轩军不下首登之功,倒不是说关卓凡功止于此,而是说这一份功劳,可以加在他以往的功劳之上,一起来论功行赏。

大乱勘平,自然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只是曾国藩的这个折子,到底只是一个第一时间来“报信”的折子,写得甚为简略,要想论功,还得看他后续的那份正式的折子,里面才会有最详尽的叙述。

“曾国藩的折子,是从安庆发的,他也只是得了信,先给皇上和两位太后报个喜。”恭王分析道,“折子里,只说了破外城的情形和洪秀全服毒自尽,旁的事,得等他赶到江宁,实地看过了才作数。”

“话是这么说,不过我总觉得他这个折子,写得含含糊糊的,”理路最清晰的慈禧太后,对折子里的一些内容,有着疑惑,“总是有点儿……有点儿……”

她想拿一个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可是这个词仿佛就在她嘴边飘着,偏偏捉不住。

“启禀太后,是‘语焉不详’。”宝鋆恭恭敬敬地提醒了一句。然而这句话,说完就后悔了——万一传了出去,岂不是等于自己在说曾国藩“语焉不详”?

“对了!就是语焉不详。”慈禧没有想这么多,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洪秀全是死了,可他那个儿子没有切实的下落,只说是‘或云焚于火中’。李秀成呢,也还没找见尸首,只说是‘或云死于乱军之中’。这左一个‘或云’,右一个‘或云’,都把人绕晕了,没有个准话儿,真是让人着急。”

恭王等都深以她的话为然,只是大喜的日子,不能象她说得那么直白就是了。洪秀全一死,那个伪幼主洪福瑱,就变成天字第一号钦犯,是无论如何也要有个下落的。从前的那些“朱三太子”、“朱五太子”之流的人物,让几代朝廷都吃够了苦头,如果现在留下隐患,以后又弄出个“洪三太子”来,怎么得了?

不过在君臣的心里都知道,说到底,洪福瑱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一时折腾不起什么浪来,真正的心头大患,只有一人,那就是李秀成!如果竟然被他逃了出去,只手招揽大江南北的数十万长毛残余,再竖大旗,又或者竟然跟捻子合流,那局势重新翻覆,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为有了这一层担忧,所以就不免把方才那样喜庆的气氛。给冲淡了一点。而另一个绝大的事情,则更是无人愿意提起。

这一件大事,是江宁的善后。曾经富庶的金陵地区,久经战火蹂躏。这一次攻城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恶斗,军队云集,想必地方上早已被打得稀烂。现在战事已毕,要花在善后上的银子,不是小数。

谁都知道,户部没有钱,就算千辛万苦挤一点出来,也是极有限的。而江苏的厘金和上海的关银,养出来一支轩军,一支淮军。已经是邀天之幸的事情。不能指望太多了。更何况江苏藩台上,每个月还给曾国藩解六万银子的军饷。

对于这个难题,恭王和军机上本来并不挠头。因为有一个既定的办法,那就是拿江宁城内,长毛所聚敛的银子,来用在地方的善后上。长毛在江宁经营多年,被围之后财货又运不出去,可以相见必是一笔巨数,足敷使用。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美好的愿望,又被曾国藩的折子中的一句话,击得粉碎。

那一句话是:“历年纷传。逆贼之富,金银如海,及至克复老巢,而财货全无,实出预计之外。或云纷传之语,多为无稽,又或云尽焚于伪天王宫之大火矣。”

又是“或云”,恭王和军机大臣们,只能相对苦笑。岂有江宁竟是一座空城的道理?如果不是,那如海的金银,又怎能被火烧没了?

大喜的日子,不提这些也罢!恭王想了想,说道:“曾国藩此刻,应该已经到了江宁,想必这一两日之内,就会上折子禀来详情,不妨再等一等。”

那就等吧。然而等了两天,音信全无。于是两宫和军机,在召见的时候,觉得不妨把封赏的事情,先议一议。因为虽然叙功的折子还没有上来,但大局已定,几个关键人物的功劳,是跑不掉的。

第一个自然是曾国藩,当之无愧的元勋。然而在议他的封赏之前,众人心里都转过了一个念头——曾有一个传言,说文宗咸丰皇帝曾经说过,谁能打灭长毛,不惜拿一个“王”来做赏赐。

这个传言,都听过,但谁都没有听咸丰亲口说过,因此都只是在心里想想,不能拿来作为封赏的依据。可以拿来作为赏赐的,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封”。

有清一代,获得爵位的大致有两种人,一为宗室,二为武将,因为爵位的本意,是拿来奖赏军功的。文臣里面,能获得爵位的极其罕有,而汉人文臣,不入公侯伯之封,亦是不成文的惯例。像雍正朝的重臣张廷玉,被封为三等勤宣伯,已是极大的异数。至于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封了一等海澄公,人人都知道那只是赏给降王的一个虚衔,及身而止,不能作数的。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打仗的不仅多是汉人,而且多是文人,实在为历朝历代所仅见,因此老规矩也只能破一破,不过仍以本朝从无文臣封公的先例,把给曾国藩的爵衔,定在了一等侯。

跟着是曾国荃,经年苦战,先破安庆,再克金陵,值得拿一个一等伯来赏他。

接下来,就该轮到那个关卓凡了。不过对于关卓凡的封赏,恭王有过前两次的经历,这回就不肯先开口了,想要先看看慈禧太后是什么意思。偏偏慈禧也不愿意先开口,想等恭王先提出来,于是一时之间,谁都没有说话。

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然而君臣之间是不得有沉默的。幸好慈安太后没有那么多心机,有什么说什么:“怎么也该得一个伯爵吧?”

事情就凭这句话,一言而决,于是以关卓凡资历功劳略逊于曾国荃的缘故,定了二等伯。慈禧太后的心里高兴,不免面上飞金,语气中也微微带出了得意。

“这么高的封赏,也得把他的功劳数一数,别叫外面说闲话,以为我们偏向旗人。”她微笑着说,“在上海打李秀成,在苏州打谭绍光,在太湖打唐正财,在常州打陈坤书,还有现下在江宁的,五样儿加在一块,尽够一个伯爵了。不是么?”

“太后说的极是。”恭王也笑着说道,“二十四岁的伯爵,也算是异数了。这固然是皇上和太后的恩赏,到底也要他自己肯上进,才有今天。”

再往下,轮到李鸿章,也定了一个三等伯的爵衔。

“本来呢,赏他一个二等伯,作为激励,也不是不可以。”慈禧太后慢条斯理地说,“可是他在常州,勒兵不进,这不是把上谕不当一回事么?不去打江宁,反而跑去打浙江了,倒真是够维护他那位‘九叔’的。”

话是没错,不过不宜在殿上多说。恭王连忙说道:“是倒是,不过毕竟也是在打。”

“六爷说得是!只要他肯用心,以后朝廷自然不吝赏赐。”慈禧也意识到这样的时候,不宜过于挑剔,笑着说道,“不过他跟关卓凡两个,在江苏算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人人都能意会到的难题。公侯伯这三个爵衔,从品秩上来说,是超品,意思是比一品更高,从实职上来说,关卓凡必升巡抚,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继续当藩司了。要做巡抚,自然是江苏最好,那么他跟李鸿章,到底谁留在江苏,就颇为耐人寻味了。

恭王还是老办法——看曾国藩的意思。

对于慈禧太后来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在心里想:曾国藩自然是要把那个李鸿章留在江苏的,还用说?

这样一想,不免恹恹不足,于是就不肯痛快答应了。

“先摆一摆……”

话才说到这里,就听养心殿外一溜急促的脚步声,跟着就听见安德海兴奋的声音。

“启禀太后,有江宁来的折子,六百里加紧!”

“小安子,你怎么当差的!”恭王沉下脸,先隔门呵斥一句,“下回再这么不庄重,看我收拾你!拿进来吧。”

不过大家的心思,都不在安德海身上——这份折子,当然是曾国藩的正式折子,已经等了好几天了!刚才拟议了半天的封赏,最终还是要拿这份折子当依据。

待到从黄盒子里取出封包,往御案上一放,慈安太后和军机大臣们都是一愣,慈禧却不自觉的已是笑容满面。

封包之上,固然盖的是两江总督的紫色大印,但高居领衔之位的人,赫然竟是江苏藩司关卓凡。

*

(四千字大章奉上。另:谢谢新舵主不灭晨星。)

*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谍影:命令与征服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从西汉开始摆烂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北宋:我成了赵佶大明小财神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秦昊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我是游戏村长秦昊小说阅读免费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谍海孤雁闺秀之媚骨生香超级修真弃少秦时小说家重生之老子是皇帝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大乾逍遥纨绔秦昊全文免费阅读正版重生极权皇后割鹿记明贼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盘点华夏奇谋,我成了顶级谋士?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犁汉崛起之第三帝国秦昊结局秘战无声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大唐全能奶爸靖难攻略盛宠毒女风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嫡妃当宠红楼大贵族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大汉女副将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三国:武力升满,开局杀穿草原医道留香
UU文学最新小说:湖畔诗人塞仙志市云楼阁锦绣芳草湖穿越大乾,我靠打猎养活妻女穿越之帝临九天老曹给的太多了,只能帮他打天下喂!当乞丐去啊?穿越三国?不慌,我先拐走关二爷大唐:开局抬棺劝谏,李二气炸了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私生子玩女帝养成,你认真的?史前部落生存记大明:双崇祯对比,朱元璋看哭了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九千岁:从伺候娘娘开始权倾朝野!夫君,你是监国,不是暴徒啊一品弃子待君琢玉梦幻旅游者兕子与人形凶兽的相遇和冒险大秦:开局得到瑶池蟠桃聊斋志异蕴哲思白话西游记:精编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江花玉面三世情爱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山村聊斋快穿之屌丝逆袭系统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反清,从抢劫八国联军开始我刷短视频:朱棣快乐曲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明驸马爷,开局被老朱赐死直播修物:我在箱中世界当天神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带着现代军火穿越晚清我来自朔方穿越红楼的意外人生五行三界大秦:我带你们走进热武器时代三国:固化忠诚度,江山美人我都要统治全球从小山贼开始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少年安王最强穿越者在线戏耍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