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重赏功臣外线作战
张鹿安根据与顾忠的一番深入交谈以后,坦诚了面对的困境,希望顾忠能够为国解忧。
顾忠询问道:
“大帅,你给划条道,属下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不能做。否则属下会无所适从的。”
“不要得罪福建郑氏,遇到中国人船只,不得随意杀人,哪怕是清国的船只,也是如此;尽可能去抢日本和西洋的船货,注意保存好自己的实力。”
“那我部的母港将要设在何处?”
“我会让楚国辅把海洋岛给你留下来,作为你部的母港。至于兄弟们所关心的分成,三七开。”
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最终确定下这个方案。
从此以后,原本立下大功的顾忠,却出人意料地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外,并且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除了顾忠以外,对于在本次大战中建立功勋的三位游击将领覃远、宋世尧和钱鼎新,张鹿安全部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宣布提拔覃远升任为陆师第十协参将,重建第十协,钱鼎新为文登守备,宋世尧继任为登州守备。
对于立下特殊功勋的苏勒贺,张鹿安也是不吝赏赐,让苏勒贺一跃成为了左明丽的副手,成为娘子军副统领。
对于同样表现突出的刘耀祖、张半斤和张八两等人,也是赞赏有加。
这些原本作为人质的存在,如今也算是从学校进入了军营,张鹿安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为了以防万一,特地派人将情况告知了他们的父亲。
从各方面反馈的总结报告来看,这帮学生军年轻气盛,都是十八九岁的年龄,平时也算知书达理,打起仗来,勇往直前,悍不畏死,势若疯魔。
张鹿安经过思考以后,将这些学生军中,剔除了一些身体较弱的,让他们返回学堂继续学业,对于身体强壮的,正式纳入到正规军中,组建近卫协,以丘无极为近卫协参将,辖兵三千人,以亲将张捡、吴松、杨丕烈、于大义、陈国廷分任近卫第一营到第五营游击,分领其众。
因为丘无极和张捡的调离,张鹿安取消了亲兵司,将亲兵司的原班人马一部分调给张喜和张武,加强靖北侯府的保护;
一部分进入新成立的近卫协,作为新的军事单位的骨干力量,仍然属于张鹿安的亲军范畴;
一部分并入新成立的侍卫营,张鹿安将有功之士刘耀祖、张半斤和张八两全部招入侍卫营,以示宠信,同时为了保障张鹿安的安全,贴身侍卫选择了丘无极的师弟林不群。
经过多年的战场磨砺,林不群也从一个只能专门给丘无极捡飞刀的小师弟,变成了一个冷峻敏捷身怀绝技的武术高手,丘无极特地将他推荐给张鹿安,他和张半斤取代了以前丘无极和张捡的工作。
刘耀祖和张八两则主持侍从室工作。
张鹿安还让于成龙调任为文登知府,收拾前任知府蒋凌带来的烂摊子,将剩余的学生军补充到各协之中,填补损失空缺。
做好这些事情后,张鹿安让部下暂时进入短暂的休整期,自己才返回到登州的家里。
刚到靖北侯府,先是获悉了陈利芸怀孕的好消息,接着就听闻了陈利芸亲自出战的报告。
“这次是上天保佑,才能使你和胎儿都平安无事,下次千万不要使自己再陷入险地了。”
张鹿安关心地说道。
“我知道了。这次也是没有办法,为了不妨碍西线的战斗,实在是抽不出兵将来了,所以才会铤而走险。夫君回来就好了,我们登莱的兵力就不会显得那么捉襟见肘了。”
“嗯,你安心养胎,时不我待,耿仲明所部差点伤了我的妻儿,我也绝对不会让孔、耿之流好过。”
“夫君,我能理解,你去吧。”
张鹿安在家里仅仅待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待各部人马补充完毕,进行初步训练以后,张鹿安便集合丘无极的近卫协、覃远的第十协、仇有亮的第十一协、仇有光的骑兵第一协、谭应华的炮兵第一协等部,乘坐明军水师船只,直接前往胶州湾,想要复制以前的海路迂回作战的套路。
只是孔有德不是陈锦,他对登莱地形非常熟悉,调派兵马更胜一筹,在山东沿海一带囤积了重兵,使得明军这次根本就找不到突破口。
张鹿安曾经试着让贾明时和张应举等将试着对清军阵地发动进攻,效果都不太好,清军的防备实在过于严备,几乎是无懈可击。
反观明军这边的西线五协陆师全部都是异常疲惫,各部传来的人员和武器损失都不小,明清双方实际上已经陷入了阵地战,短时间来看,谁也奈何不了谁,长期以往,就看谁先熬不住了。
只是清国目前势力范围极大,兵力和物力几乎是无穷的,登莱这边就要相对弱势很多,时间越长,对于张鹿安来说显然更为不利。
张鹿安迫切地想要改变这种被动的战略局面,便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炮兵力量,汇聚了三个陆师协的兵力,跳到外线作战,对清军的中央节点位置的高密城进行全面攻击。
高密城是在明军东撤以后被清军重新占领的,而且驻军主将还是擅长防守的大将崔可显。
面对地张鹿安的进攻,清国的高密守将崔可显表现地一如既往的稳健,挫败了明军前锋将领仇有亮组织的多次进攻。
只是清军统帅孔有德却不仅满足于此,他的战略想法是把明军主动出击的上万名主力将士给全歼在运河以西。
孔有德于是不慌不忙地调兵遣将,抽调李宏义、蔡天文、王驰等部,纷纷调入高密城附近,准备趁着明军攻势衰弱以后,在发动全面反击。
孔有德不知道的是,事情的发展却跟他想象的大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