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王彦超临危来报信
李宏义顺着部将甘源开拓出来的通道,迅速地奔跑到自己的扎营地,组织留守士兵,载上军需物资,就开始往诸城方向行军,特地避开了大路,逐渐摆脱清军的尾随,进入到鲁南山区。
孔有德听完部下报告后,内心对李宏义恨的是牙根痒,好在李宏义还只是叛逃,却并非为明军所用,孔有德咬牙切齿地说道:
“先消灭眼前的明军,回头再跟他算账!来人,通知张汝行,立刻出战,从侧翼包围明军。”
孔有德的命令被快速地执行,由于清军的实力雄厚,李宏义的叛逃引起来的一些波澜,完全没有影响大局,清军在稍事整顿以后,便以右翼的张汝行为主将,接过了指挥棒,开始加大对明军的打击力度。
明军受到的压力很大,张鹿安指挥明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在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以后,终于熬到了天黑。
天黑以后,明清双方各自鸣金撤退,各自在前沿阵地部署了大量的明暗哨,防止对方进行夜间偷袭。
实际上明军此时的状态非常不好,大量的伤员还在陆陆续续往后运,留在前线的人员数量已经大减,虽然得到了令狐云湘所部六千余人的补充,但是整体实力仍然远远不如清军。
反观清军方面,则是体现出了一支优秀的军队所具备的素质,战斗了一日后,整体安静下来,孔有德开始在营内召开总结会议,先是把李养性以“督战不利”之罪,抽了一顿鞭子,后来转而联想到王驰的身上来。
不知道孔有德是怎么想的,当众指责王驰白日里作战不利,恰似与明军有默契一般,估计李宏义也是被王驰给“逼走的”。
本来就挨了孔有德鞭打的李养性趁机在旁边添油加醋:
“主子,您的判断很对,而且卑职已经查明,战前有明军的人到王驰军营联络,王驰竟然直接把人给放跑了。属下在接到报告后,本来在敌人撤回登莱方向部署了伏路军,却不想那帮人像是未卜先知一般,却是往西面而逃,显然是有人为他们通风报信。”
“你的意思是王驰有通明的嫌疑?”
“主子,可能性很大,而李宏义正是中了明人的诡计,害怕被王驰报复,而不得不逃跑的。”
“嗯,你带人去把王驰给本王抓过来,本王要亲自问问他。”
“嗻!只是主子,您之前已经下令让各部抓紧休整,这个时候再突然改变命令,恐怕会令王驰生疑。奴才建议等到明天拂晓,由奴才派人去传令王驰前来帅帐参与战前作战会,趁机将其捉拿归案。
如他不听令,奴才便带领精兵,突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王驰大营,您看着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
“嗯,记住,如遇反抗,格杀勿论!”
“嗻!”
李养性身上的鞭伤还是很疼的,刚刚退出孔有德的大帐,李养性便忍不住地叫疼起来,内心却把这一切归咎于王驰,吩咐自己的亲将,在拂晓前组织好兵力,准备跟着自己一起去逮捕王驰。
只是令孔有德和李养性绝对想不到的是,此刻刚好站在孔有德大帐外的护卫王彦超,会是张鹿安的人。
王彦超随同他兄长王彦宾按照李际遇的命令一起来到山东战场后,孔有德出于暂扣人质的考虑,也有着故意拉拢李际遇麾下将领的考量,鉴于王彦超曾经在南京国子监读过书,具备一定的书写能力,将王彦超用为亲将,以示恩宠,平时也是对王彦超多方笼络。
王彦超看上去还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内心早已经风起云涌了,他已经同郭小武见过面,之前正是由他引导郭小武一行人避开清军的封锁线,穿越清军大阵之后西行,而这一点根本禁不住详查。
王彦超明白风险和机会都来了,好不容易等到自己下值,连忙回到自己军营内,向自己的兄长王彦宾说明情况。
王彦宾作为河南地方豪强,原本就对清廷不感冒,知道王彦超和张鹿安曾为室友的关系,更是对王彦超的所作所为非常支持,让王彦超立刻带着亲兵去王驰军营通风报信,王彦宾本人则是下令封锁军营,集合自己的亲信人马,做好武装斗争的准备。
王彦超按照自己兄长的要求,伪装成传令兵,叫开了军营大门,然后径直朝着王驰的军营而去。
王彦超来到王驰大营后,由尤大接着,引入到王驰的军帐之中,王驰本来就对孔有德帅帐内的新人王彦超有印象,待王彦超说明来意后,王驰顿时大惊失色:
“眼下在下将会是有口难辩啊!”
一来为自己将要面临的局面而揪心,二来是感叹连孔有德的帅帐之处竟然都有明军的细作。
“王将军,请恕我直言,阁下已经失信于孔有德,恐怕已经别无选择!”
王彦超继续劝说道。
尤大也在旁边全力相劝。
王驰眼见着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内心里原本对张鹿安的怨恨之情也经过郭小武提供的证据而消散很多,立刻站起身说道:
“妈的,干了!当了这么多年的狗,老子要重新做回人!”
王驰让尤大出面联络了营内所熟知的一些人马,积极地进行反正前准备;
王驰与王彦超约定了反正的方式和时间,让王彦超以哨探的名义秘密地通过自己防区,前往明营进行通报。
期间也发生了一些波折,王彦超半路被清将全节的人所截住,好在全节认识王彦超,王彦超又以奉孔有德的命令执行紧急军务,全节不敢违逆孔有德的命令,便放任王彦超的离开。
等到王彦超千辛万苦来到明军大营的时候,已经是寅时三刻。
张鹿安对于王彦超的到来并没有太多欢喜,寒暄过后,便出言责备道:
“彦超兄,为何未按计划而提前暴露身份?”
王彦超便把李宏义叛逃和王驰被怀疑的经过进行了详细述说,由于是他协助郭小武一行人逃脱的,如今清军开始通过调查王驰,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他很很容易被事后查出,他的身份已经接近暴露。
王彦超还提出来此行同来登莱的河南籍将领丁如浣也对张鹿安非常敬佩,都是完全可以争取过来的势力,和他哥王彦宾一起都在孔有德的帅帐附近;
而且王彦超还告诉郭小武,由于济南和青州被战火破坏严重,难以支持战事的发展,清军的后勤来源主要就是海州-日照-诸城-高密一路,如果清军被截断后路,将会给清军的军心带来巨大的影响。
郭小武一路向西南,原本就有计划去留在琅琊的张应举处,准备接应受命去徐州接回阎尔梅家眷的段林,如今从王彦超处获得了清军的后援路线,相信张应举一定会知道该如何去做的。
原本对战役结果悲观的张鹿安,得知情况后,立刻就来了精神,派人通过海路去通知张应举,要求张应举集合所部人马,全力切断清军的后援路线,摧毁清军的后援物资,然后紧急召集心腹部下,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军事作战计划的轮廓。
战机转瞬即逝,没有时间细细打磨计划了。
张鹿安不再仅仅满足抵抗清军的进攻,更是想到了开展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发动大范围的反攻作战。
为此,张鹿安檄调于七紧急赶赴莱州主持军事,向胶州、莱州、文登和登州四府下达最高标准的动员命令,凡是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健康男子均要前往莱州待命听令。
命令王公弼全力负责筹措粮食物资支援前线。
张鹿安的命令被坚决执行,顿时整个登莱四府都被调动起来,人人都知道面临着生死存亡,是到了绝地反击的时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