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三百二十章 边令诚的暗示

长安,朱雀大街上的人流终年不息,新年将至,朱雀大街上倍加热闹,忙于备货的商贾、采办年货的市民,年年岁岁,一样无聊的寒暄、一般的步履匆匆,可今年却多了许多陌生的胡人脸孔,他们衣着华贵,带着大批仆从,几乎每一个初来之人都对恢弘的长安城充满了赞叹和景仰,这些胡人大都是各西域小国派往长安的使者,挟怛罗斯之战的余威,李清给所有国家都定下了法度,每年必须遣使到长安向天可汗朝贡,令出即行,诸国不敢不从。

就在朱雀门之外一棵百年老柳树下,蹲着一名满脸忧郁的中年人,此人姓王名滔,原任安西军判官,一直是高仙芝的 心腹,掌管军内文书勾判之权,但怛罗斯一战后,被节度使李清以文书钩稽混乱为由,贬为龟兹镇仓曹参军事,将他从军队系统中剔除,安西军判官一职由张巡接任,眼看新年将至,王滔请了探亲假返回长安,但他的真实目的却是想寻到老上司在长安谋一份新差,不巧,高仙芝到太原整顿北都禁军去了,王滔扑了空,无奈之下他只得日日守在朱雀门前,看看能不能碰上运气,被某个权贵赏识。

再过三天便是天宝十一年的新年,时近休日,百官心已散漫,从早到现在进朱雀门的朝官寥寥无几,王滔眼望穿了也不见一个大官模样的人过来,他的腿蹲得委实有些酸了,便扶着老柳站起来,嘴里还恨恨地啐了一口,“呸!一帮王八羔子,老子在前线流血流汗,现在几时了,还在被窝里搂着女人睡觉。”

刚骂完,一辆宽大华贵的马车迎面驶来,四匹马清一色为纯白色,行姿矫健,王滔是个识货的行家,一看这马便知道车内绝非寻常官员,他不顾腿酸,两步冲上去招手呼唤,“大人,请听我一言!”

可惜那马听不懂人话,并不睬他,擦着他的衣襟便冲了过去,‘他娘....’的字还没说出口,王滔的脸色便由怒转喜,十几步外,马车停了下来,车帘慢慢拉开,露出一张睡眼惺忪的脸,却是当朝贵人杨国忠。

杨国忠在一个月前刚从益州结束了半年的长史任期返回,在益州期间,他依然兼任吏部侍郎、太府寺卿一职,这就俨如后世挂职到基层锻炼一样,镀了一层金后又回到长安,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他却嫌尚书清闲,便握着吏部侍郎的实权不肯放手。

官渐渐做大,杨国忠待人也开始平易可亲起来,脸上也时常挂起李林甫式的招牌笑容,一改往日做事惰怠的形象,日日勤于政务,这不,众人皆醉唯他独醒,他入朝处理公务来了,适才王滔叫他时,他正与周公弈棋,无暇分身,好容易周公告辞,他才及时叫停了马车,险些失去一个礼贤下士的机会。

“你是何人?找本相何事?”

杨国忠上下打量王滔,长相粗黑、品阶低鄙,他心中不喜,但脸上依然笑呵呵开玩笑道:“莫不是手中拮据,无钱过年,来打本相的秋风不成?”

王滔鼻子一酸,俨如一把生姜粉被吹入眼中,他几时见过这等平易近人的高官,好在脑子没有跟着情绪化,听对方自称本相,又从泪眼摩挲中见他马车上刻个‘杨’字,脑筋立刻便转过弯来,‘难道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杨国舅不成?’

在机会面前,最重要的便是出手,抓住它,王滔立刻从怀里掏出个锦盒,弹开,双手捧上头顶,谦卑道:“这是卑职献给杨相的心意。”

锦盒里面是一个大小如鸡卵的明珠,明珠通体呈淡绿色,幽幽闪着一层青光,这是高仙芝率军洗劫拓折城时,王滔从石国的宝库中得来,用作进身之阶。

正如公鸡升天做了昴日星官也改不了打鸣一样,杨国忠从少年时养成的一些习惯到现在也改不了,他的眼睛里立刻冒出光来,倒与这颗明珠相映生辉,生辉之余,周围的环境早已了然于胸,无人,几十个守门士兵脸对着脸,目不斜视,就算斜视也看不见,有马车挡着呢!

“呵呵!最近贵妃娘娘头上饰物尚缺,这颗明珠我就替你进献于她。”

杨国忠笑呵呵接过,随即将它放进马车的一个暗箱里,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至理名言,就如狗吃一根骨头也要心怀感恩一样,杨国忠语气柔和道:“你可有什么难处要本相帮忙?”

“下官原是安西军判官,被新节度使报复打击......”

“等等!”杨国忠忽然打断了他的话,他的眼中冒出另一种光来,这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安西新节度使不就是李清么?恩!报复打击,杨国忠独有的官场头脑里立刻勾画出一幅路线图来:‘下属发现上司的把柄,举报不成,被上司明升暗降或是直接排斥’。

他立刻拉开车门,笑咪咪道:“来!上车来,此事咱们慢慢聊。”

如果一定要用返老还童来形容一个人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大唐皇帝李隆基,他已是近七十的老人,前几年为天下事操劳而生的老人斑现在却奇迹般的消失了,皮肤光洁而细嫩,头发乌黑油亮,这和陈希烈进献给他的养生篇不无不关系,无思无为、顺心自然,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爱情的滋润。

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加看重他的皇位,容不得任何人有半点不臣之心,太子之位到现在还空着,不说朝中大臣,就连市井百姓都看出来了,这位坐了四十一年皇帝的大唐天子,压根就不想有后继之人。

因杨玉环的大姐秦国夫人忽然病逝,杨玉环要参加她的葬礼,原计划新年后才从温泉宫返回的李隆基也不得不提前归来,这两日,杨玉环忙于家事,无暇陪伴李隆基,百无聊赖之际,李隆基又踏入了数月未进的御书房,翻翻各边关岁末报功的奏折,听听各州县天下安泰的报喜,这也是他乐见乐闻之事。

今年最让他开怀莫过怛罗斯大胜,足足让他欢喜了一个月,尽管不少人都拿李清杀葛逻禄人之事发难,但李隆基还是力排众议封李清为尚书左仆射,尤其让他欣慰是李清洞察圣意,勒令西域诸胡年年到长安朝贡,看来让他取代高仙芝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

李隆基心情愉快,他随手拣起一本奏折细细翻阅,但不知不觉中,他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

“陛下,边令诚昨日回来了,可要见他?”高力士一边站在门口低声请示,一边偷偷扫视李隆基手中的奏折,李隆基几个月没到御书房来,所有奏折都是他代为批阅,关于财政拮据、民生艰难的奏折他早已处理,只捡了些喜悦之事放在案头,但此时李隆基手中的奏折他却有些陌生,似乎自己并没有看过。

高力士的目光迅速向后一扫,鱼朝恩的头立刻不自然地低下,高力士心中微微冷笑,日久见人心,此话果然不假,自己稍一疏忽,便有人钻了空子,而且还是自己刻意培养的接班人。

‘砰!’一声,桌上的茶杯惊得跳了起来,杯盖掉在地上,却没有碎,滴溜溜在地上转着圈子。

“高力士!”李隆基忽然厉声喝道。

“老奴在!” 高力士的背心一下子湿透了,恐惧来源于他对那本奏折的无知。

“发生这么大的事,你竟敢隐瞒于我。” 李隆基将奏折摔了过来,怒不可遏地用中指关节狠狠敲着桌子:“你自己看看!你看看!”

高力士战战兢兢拾起奏折,首先落入眼帘是此奏折的上奏人:安禄山,他再翻一页,看到了‘李献忠’三个字,他大脑里‘嗡!’得一声,这几个月最害怕之事终于被揭出来了。

李献忠,原名阿布思,铁勒九姓胡(不是昭武九姓)的首领,开元初年被突厥默啜可汗打败,内附唐朝,天宝元年正式投降大唐,在李林甫的全力保举之下,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天宝六年,李隆基本想升他为河东节度使,却被安禄山挤掉,从此与安禄山结仇,二个月前,他奉命与安禄山共讨契丹,但安禄山却按兵不动,李献忠无援大败,因害怕朝廷责难,便归逃漠北,其手下数万逃散的精兵皆被安禄山收编。

李献忠叛逃,事情虽大,但还不至于到让高力士压下不报的程度,关键此事涉及到了右相李林甫,李林甫不仅全力推荐他,而且私交甚密,李林甫儿子也在其手下为官,如果李隆基追究此案,李林甫的把柄便出来了。

高力士是深知李隆基的心思,天宝八年,李林甫在绝境中能翻盘,除了杨国忠自己处事不当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李隆基没有被抓到他真正的把柄,但此回却不同了,当年李适之被贬黜,不就是李林甫死抓住柳升案不放,先牵出了京兆尹韩朝宗,再利用韩朝宗扳倒了李适之吗?当时他李林甫还在朝堂中大喊,‘朝官获罪,荐者焉能事外!’

如今,他李林甫的把柄出来了,一直冷眼旁观的李隆基焉能放过他,尤其是现在,杨国忠从州县历练回来,正是李隆基想动李林甫的时候,安禄山便凑趣地送来一个枕头。

果然,李隆基的怒气忽然平息了,他象是想到了什么,眼光闪烁,慢慢地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回头对鱼朝恩吩咐道:“去!将杨国忠给朕叫来。”

停了一下,李隆基便将此事暂时放下,想起适才高力士之言,边令诚回来了,这也是他急着想见之人,他瞥了高力士一眼,冷冷道:“去把边令诚给我找来!”

高力士见李隆基去找杨国忠,心中暗暗叹息,此关李林甫难过了,但他已经瞒报在先,手就不能再长了,便低头应了一声,匆匆去了。

房间里很静,李隆基眉头紧锁,右肘支撑在龙案上,轻轻按揉着太阳穴,这一年多来他听了太多的好消息,西域大胜、盐税满库,但今天突来的消息却一下子将他敲醒了,天下并不太平,很多人、很多事都在隐瞒着他,甚至包括他最信任的高力士。

李隆基忽然心烦意乱,其实他也知道天下并非总是歌舞升平,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治理江山的难,一个土地问题就困扰他几十年,诏书不知下了多少,都沦为一纸废文,还有军费,这几年自己手上批出的军费有多少,数都数得过来。

关键是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理政,他更关心的是他的皇位,越到晚年,他的警惕性越高,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甚至自己的父皇,哪个晚年不出事?这仿佛是他李氏皇族的宿命,他大半精力在杨贵妃身上,而剩下的精力也只能全部防在如何防止宿命重演之上。

他不仅要防子嗣夺位,现在还要考虑权臣篡位,尤其是那些手握兵权之人,更要加倍防范,本以为一切在握,但今天李献忠之事却让他意想不到,看来,自己是太掉以轻心了,必须得多留一些神才是,李隆基暗暗打定了主意。

至于北逃的李献忠,罪不可恕,须派一员合适的大将将其捉回,李隆基略微想了想,便提笔在安禄山的奏折上写下了‘程千里’三个字。

“皇上,老奴在!”

轻柔的应答声打断了李隆基的思路,他抬起头,眼前出现一张又黑又瘦的脸,皮肤粗糙干裂,仿佛被风干的茄子,李隆基霍然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半天才从此人脸上看出一点边令诚从前的影子。

数年未见,他竟成了这副模样,原本对他的满腔怒火,一时烟消云散,毕竟是自己的家奴,对自己忠心耿耿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贪财怕死这些小节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李隆基默默地看着他,半天才和颜悦色地问道:“朕来问你,你对高仙芝与李清怎么看?”

边令诚一愣,他原以为皇上会因为自己两次大战都躲在后方不前而大发雷霆,心中紧张而焦虑,不料皇上似乎并不打算追究自己的责任,他心中异常感动,慢慢跪倒在地,低声泣道:“老奴有负圣恩,特来领罪!”

李隆基摆了摆手,略有些不耐烦道:“你有没有罪朕很清楚,先回答问题。”

“是!”边令诚抹去眼泪,他想了一想道:“在老奴看来,这二人在行事手段上并无区别,高仙芝屠拓折城、李清杀尽葛逻禄人,皆是一般的果断狠辣,对待下属也是恩威并施,以收其心,但二人在两个方面确实又大不相同。”

“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西域诸国与大食的态度,高仙芝对西域诸国是以主待仆,以征服者的姿态向下俯视,而从不考虑他们的感受,老奴与他呆了多年,了解他甚深,他从来都蔑视大食,在他眼里大食不过是另一个康国或石国罢了。”

说到此,边令诚的眼中闪出一丝敬佩,他道:“李清的眼光却比他看得远,从一开始他便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和一个什么样的对手作战,他似乎很清楚大食的底细,老奴几个月前曾在他的大帐里见过一个沙盘,大食的诸多城市,与怛罗斯的距离,大食现在的主要目标或是对手是谁?大食军作战的特点,皆在沙盘上标注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备战非常充分,仅箭矢就打造了五十万支,知己知彼,老奴以为这是李清能以少击多,最后战胜大食人的最重要原因。”

李隆基微微点了点头笑道:“说得不错,看来你还是有点眼光,那他们的另一个不同是什么?”

“另一个不同......”

边令诚忽然有些迟疑,他眼角余光向两边一扫,除高力士坐在下首研墨,再无他人,他一咬牙,凑近李隆基低声道:“此二人另一个不同便是在对皇上的态度。”

“哦!”李隆基忽然有了十分的兴趣,他微微瞥了一眼高力士,忽然想起刚才那本奏折,便对他道:“你去给贵妃说一声,就说朕中午不回去用膳,晚上再陪她。”

“是!老奴这就去。” 高力士深深地看了一眼边令诚,慢慢退出了房间。

“你说吧!他们二人对朕的态度怎么不同?”

边令诚深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从表面看,高仙芝嚣张跋扈,擅自在龟兹接受小国朝贡,而李清却事事克制,并勒令西域小国每年来长安向陛下朝贡,谁忠谁奸似乎一目了然,但老奴与他二人相交皆深,却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说下去!”李隆基的眼睛渐渐冷了起来。

“老奴以为此二人表现迥异的原因,其实是他们各自的经历不同,高仙芝长期驻守边陲,从未在朝中为官,官场上那一套他知之不多,所以很多小节上不注意,率性而为,让人诟病;而李清则不同,从太子舍人到户部侍郎,他是在官场上打滚的人,怎会不懂得可为可不为,所以老奴以为,高仙芝是什么人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但李清心中的真实想法,老奴至今也看不透,这才是可怕之处。”

“你是说,李清心口不一吗?”李隆基有点不相信地追问道,毕竟李清在他身边多年,他还是对其了解一、二,否则也不会让他做安西节度使。

“老奴倒不是那个意思!”边令诚敏感地察觉到了李隆基口气有些不善,急忙进一步说明道:“皇上只让我对比李清与高仙芝,所以只是将两人相比较罢了,两人其实都不错,但如果一定要将他二人对朝廷、对陛下的忠心程度比个高下,老奴个人还是更倾向于高仙芝。”

边令诚的话使李隆基心中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虽然他并不完全赞同边令诚对李清与高仙芝孰忠孰奸的评价,但今天和边令诚的一席谈话却从另一个角度提醒了他,那就是看人不能只看表面,他想起了李献忠的叛逃,之前根本就没有半点征兆,却突然发生了。

李隆基慢慢走到窗前,凝望着远空,他想到了那些手握重军的大将:安禄山、哥舒翰、安思顺、李清、封常清,他们会不会也象李献忠一样,突然做出让他完全预想不到之事呢?

过了良久,他低低地问边令诚道:“你在边疆多年,有没有想到过什么办法,可以防止边关大将的造反。”

“老奴不好说。”

“说!”李隆基霍然转身,眼睛紧紧盯着边令诚厉声令道:“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边令诚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其实老奴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轮换制,边关大将三年换一个地方任职,千万不能让他在某一个地方做得太久了。”

李隆基一呆,他忽然想起了安禄山,他做范阳节度使竟不知不觉已经十几年了.....

UU文学推荐阅读:时空搅屎棍汉末:帝国宏图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从西汉开始摆烂抗日之铁血狂兵虚构三国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征服者在清朝璜台志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扛上妖孽太子爷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三国:争霸天下,我在江东崛起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红楼:武震天下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女帝帝师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从特种兵开始的神级背包抗战之铁血兵锋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红楼:进京暴打宝二爷邪王追妻从屯田开始无双大夏:儿啊,父皇求你继位吧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乱世三国志大明1617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
UU文学最新小说:三国:朕不死!尔等终究是臣唐末从军行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穿越成废皇子: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三国战神:吕布逆天改命穿越1644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大树将军冯异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唐末,开局就被软禁东汉之乱世黄巾我和赵匡胤称兄道弟那些年生存技能点满,边境打猎养全家忆宋:顶级权谋对决【北宋篇】重生为质子,竟然称帝了?大明帝国一六一六秒懂三国全史记李二要疯,儿啊,这是朕的大唐?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大明第一相我在北宋吃软饭清妖入关?莫怕,有我上帝之子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最强召唤:屠尽皇城后,女帝跪求我原谅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乱世军户:从鲤鱼换老婆开始!让你冒充世子替婚,你调教出绝世女帝?单手举起千斤鼎,你说他是状元郎?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我来现代当明星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三国:云大怒,你惹我干啥现代文三国演义【白话文】三国大反派三国开局忽悠吕布跟我结义造反嫁给女帝后,我成了千古奸臣穿越女频反派:手握十万大军的我笑疯了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百万铁骑踏皇城,你说这是痴傻世子?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