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操典颁发后,最大的影响,就是军中无论哪支部队,行军作战,和日常拉练集训,都会携带操典,作为参照。

因为除了正在学习的本届军政学堂学员外,军中队正一级军官,也要各自在都将、随军参事的教授下,按照既有条例,规范纪律。

至于李业军队的具体奖惩军法,却是早在效节军时期,李振就主持修订完成。

几乎是军中士卒,必须要死记硬背的东西。

在李业的要求下,军法修订尽可能简单,以便于军士记忆传播。

最后一再删减,只剩下“四纪八规”,拢共十二条。

四纪,即“不听号令者斩,淫掠欺民者斩,贪墨军资者斩,叛逃投敌者斩”

八规,即“顶撞上司者惩,私藏缴获者惩,苛待下属者惩,丢损军械者惩,惊扰民众者惩,出营晚归者惩,驻营无厕者惩,队中喧哗者惩。”

每一名新入伍的凉军军士,都必须用一两月的时间,把这十二条反复背诵,记牢,否则,以他们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容易触犯。

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在李业一直以来,十分克制的扩军进程来看,这些纪律倒是被实践的不错。

至少,当杨师厚为主帅,李弘义为副,霍兴诸将随行,八千五百河西军,从凉州出发,掉头向西,越过焉支山,踏上从未来过的甘州地区时。

令当地聚集的蕃汉百姓,十分惊诧。

因为在此之前,当凉军远远烟尘,以及数千战马动地而来时,得到消息的甘州张掖、删丹等县百姓,都开始各自找地方躲避兵灾。

甘州由于在河西走廊必经之路上,而且张掖河直接贯穿而过,有充足的水源,能够为农田供给,故而汉民聚居不少,人丁颇多。尤其是首府张掖,在河西走廊沿线,繁荣程度仅次于沙州敦煌和凉州姑臧。

但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兵灾同样不少,回鹘人、吐蕃人、归义军,轮番争夺,导致当地民众风声鹤唳。

一看到有大军过来,就连忙躲避。

控制张掖的,是几个当地汉家豪族,主要是郭氏以及和氏。

至于张掖城外,则是有许多吐蕃和回鹘混居的蕃部盘踞。

当然这些人,都不敢与凉军接触,远远就跑开了。

甘州名义上的领导人,甘州刺史郭离十分紧张,手中只有临时征发的两三千青壮,甚至都做好被凉军破城劫掠的准备。

可事情的发展,却大大超乎了他,以及躲入张掖城,上万百姓的预料。

凉军并没有攻城,而是派了使者,到紧闭的张掖城门前大喊大叫

又用强弩射上一封书信

看着那哨骑送完信,就绝尘而去

郭离将信将疑,和城中和氏当家人,和谦安,一起打开帛布裹在箭上的书信。

里面自然是杨师厚让人递交的通告

请郭离立即开城,凉军需要派人入内接管仓储,作为军资中转,以及衙署。

却是保证,大军只会驻扎于城外,绝不会进城扰民。

郭离与和谦安面面相觑,只觉得上面自己每个字都认识,可连起来,就从来没见过了。

不进城,谁知道真的假的。

但心中反复斗争,郭离却也只能皱着眉叹息

为今之计,除了和人家虚以逶迤,还能如何呢?

难道就凭借自己手里,这两三千青壮,和凉军正面相抗吗?

原本,甘州的防务,其实是有归义军派出的人马的,大约两个都,一千六百多人。

虽然不多,起码聊胜于无。

可西边沙州那,兄弟阋墙,内战一打起来,双方都恨不得把能动员的所有力量投入进去,分个胜负,连外援都不惜花大价钱请,何况驻军。

整个甘州、肃州,现在都为之一空,只有玉门关还留了些人马。

而眼前的凉军,作训精良,一眼望过去,阳光下闪亮一片,全是金属甲胄和步槊、长矛,强弩林立。

可张掖城已经十余年没有修缮了,好几处夯土城墙,坍塌得只剩下不到一丈。

如果对方全力猛攻,郭离在张掖主政近十年,和吐蕃、回鹘人都周旋过,并非不知兵。

最乐观估计,张掖城也抵抗不了三天。

而且抵抗之后,以郭离素来对此时兵马军头们的认识,还会激怒对方的杀性,令那带头将领,随便给手下许诺些什么,整个张掖城就变成丘八们肆虐的地狱了。

这是此时天下间,最常见,激励军人攻城的手段。

反复思虑之后,郭离咬牙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

他把城中防务,全部委托给了和谦安,自己却自带数名亲信,空手出城,谒见凉军主帅。

此战,李业虽然同样挂帅,但带着两千多效节军骑兵,到了凉州就停下了。

前线指挥,全权交给杨师厚

这还是杨师厚第一次,单独指挥如此规模的作战

杨师厚听闻郭离主动开城来见,一向严肃的他,主动出帐迎接。

郭离惊诧于凉军主帅的年轻,杨师厚比李业还要小一岁,体格稍矮些,但面容严肃,颇有修养,一看过去,和那些个嚣张跋扈的藩镇衙将就大为不同,很有大将风范。

杨师厚主动安慰道

“请郭先生放心,我王自夏绥起兵,讨平巢逆以来,从未有扰民之行,军中凡有不轨,百姓但告,绝对严惩不贷!”

“郭先生若不信,不如这样,我亲自带着三百军士,跟着你入城,接管仓储、衙署,其余大军全部驻扎在外,如何?”

杨师厚身后,李弘义、霍兴诸将,闻声都有些迟疑,想上来劝,却又慑于杨师厚素来说一不二的严肃性格,不敢出言。

至于郭离,则更是惊讶,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没成想对方真的如此规矩。

若只是三百人,郭离觉得自己还是能防范得住

其实也只是求个心安而已

于是乎,当天下午,杨师厚居然就真的从军中检点一百骑兵,两百甲士,在郭离引路下,进入城门。

走之前,李弘义忍不住劝道

“招讨使这是何必?张掖一座孤城,城中顶多两三千散卒,咱们强攻进去,半天功夫罢了,何须还要冒险?”

杨师厚却是摇头,说出自己想法

“不一样,你没有理解大王让我们来,是干嘛的。”

“如果现在城内,是哪些城外逃窜的吐蕃、回鹘部落控制,或者是索勋的人,打也就打了。可现在不是。”

“郭氏、和氏,是甘州大族,颇有威望,而此时在城中避难的百姓,又都是甘州汉民,若我们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打进去,消息传出来,让沙州、肃州、瓜州士民怎么想?”

“索勋虽然篡逆,但毕竟是本地大族出身,有参与过光复河西的战争,照二哥的说法,这叫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咱们不能激化矛盾,授人以柄。何况,咱们是来把归义军收入囊中,而不是掏一把就走!”

“如今归义军各方势力都陷于厮杀,红了眼,百姓惊惶,正是咱们收拢人心的时候啊。”

事实证明,李业让杨师厚担任西征主帅,不仅仅是考虑到信任关系,也是因为杨师厚这个寻常时候,寡言少语的小兄弟,最能理解他的意图。

这一点,杨师厚甚至要比符存审更厉害些

果然,当杨师厚带着三百步骑,在城中百姓围观中,驶入城内,丝毫没有害怕警惕的样子,直接大摇大摆让城中管事的官吏来见面,于衙署升堂。

城中管事的,主要都是汉家豪族子弟,在郭离、和谦安带领下,参见杨师厚。

虽然此时城中尚有两三千武装青壮,但杨师厚均恍若未觉,镇定自若地坐上主位,面对这第一次见面的诸人,发号施令,声势沉着,仿若自己才是在张掖干了十几年的刺史。

这种姿态,令郭离大为叹服,连忙将杨师厚吩咐下来的诸多任务,清点府库仓储、甲杖,以及让两千多青壮暂时归营的命令执行下去。

事后,郭离实在忍不住询问道

“将军不怕我等把将军骗进来谋害吗?”

杨师厚正在认真翻阅官吏们统计的仓储账本,丝毫没有意外的淡淡回答

“因为我王麾下将士,哪怕只三百人,你们城中这点歪瓜裂枣,也打不过。”

郭离闻言,一时哑然。

此后,郭氏与和氏,也放下了警惕。

后来凉军虽然又派了几百人马进城,搬运辎重,但大军始终驻扎于城外,从未入城。

杨师厚以李业授予他的权力,临时任命郭离,暂摄甘州刺史。

之所以是暂摄,乃是因为按照凉国政权的惯例,如郭离这种地方豪族的代表,是要先调回灵州中枢任职一段时间,才会分派地方的。

而哪怕是驻扎于城外的凉军,也绝无扰民之态,兵士巡逻,看到偶尔路过的民众,恍若未见一般,令城内外百姓惊奇。

随后也就逐渐放下警惕,两日以后,张掖紧闭的城门再次打开。

而补给以后得凉军只是留下少量人马、文吏,用来中转后续,从凉州运过来的辎重,便继续拔营西向。

朝着肃州酒泉方向而去

凉军出乎意料的严格纪律,让沿途士民、蕃部都大为松了口气。

其实,他们这些地方,一直处于吐蕃、回鹘、归义军多方势力的争夺战场,所以对各个势力的归属感都不强,谁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生产秩序,他们就拥护谁。

索勋既然走了,而新来的凉军又如此强大,且不扰民,那何必节外生枝呢?

于是乎,凉军一路上,几乎是以行军、接收的方式,兵不血刃,甚至能从当地州县府库补给部分辎重,短短二十日间,就从张掖抵达酒泉。

大军之后,来自凉州的补给线也跟着逐城延伸。

后勤补给线的构建,不同地形环境,隔多远要设立中转站,也都是按照操典,严格执行的。

至此,河西走廊中段,全部都被凉军控制,也就是后世所谓“甘肃”,甘州、肃州两地。

直到杨师厚率军离开酒泉,沿着戈壁,穿越玉门军(后世玉门市),朝着大泽湖畔的玉门关挺进时,才被索勋的瓜州军发现。

索勋虽然动员了近乎全部力量,西向沙州争位,但也不至于傻到一点留手都没有。

在瓜沙东面最重要门户,玉门关,留下了两个都,一千八百人,监视东面。

只是按照他们原本的想法,凉军就算真干涉,从凉州出发,要通过甘、肃两州上千里,首先行军就得近两月,而且其间不可能不和当地汉蕃武装起冲突。

没三个月时间,怕到不了敦煌。

只能说,是以己度人了。

凉军的行军速度比一般藩镇军队要快得多,一年多前,刘鄩修订操典,搜集材料,就统计对比过这样的数据。

同样的一个都,八百至一千人,按照军中来自中原、河北的老卒经验,一般藩镇部队,乃至于衙军精锐,一日行军大概在二十五里至五十里不等。

可经过完整训练,装备齐整的凉军,却能普遍超过四十里,加快时能达到六十里。

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在凉军中,纪律训练,远比战斗技能训练重要,又以一系列制度规范下来。而纪律,是大规模行军最重要的东西。

毕竟就单个人而言,以此时代青壮农户青壮身体素质,在有了军队中的良好伙食,一天走几十里,并不难。

但一个人走路,和几千上万人行进,那是两码事,大军行军,要考虑很多问题的。

古代记载中,虽然也不乏日行百里的奇袭记录,可大都是少量精锐。

普遍行军速度都较高的,也有,战国秦军,日行四十里左右,称为一朔。

而凉军的另一项利器,则是役马,也就是驮马和挽马。

西北多马,作用可不只是骑兵这一项,甚至说,骑兵所用战马,只占军用马匹的一小部分。

真正的大头,是用于后勤,和随军携带器械、辎重,运载伤员的役马。

光河西军这八千五百人,就有超过四千匹役马,大大分摊了军队行军的负重压力。

这其实并非李业独创,而是唐军鼎盛时期的传统,比如历史上,安西都护府,作战时,甚至用马车、驮马装载重步兵,到了战场,军士们再下马列阵,堪称“车载步兵”,马匹数量比军士数量多得多。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