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的一幕,徐军士气锐减,整个军队如脱缰野马般不可控制的四处溃散,前后夹击着他们的苏军趁机发动反击。
桓隆被一柄泛着寒芒的刀尖顶住脖子,目睹着眼前那一切如他预料般的绝对压制的局势,只不过,被压制的,却是他怎么也想不到的自己一方。
徐军大纛被砍倒,许多士卒被从背后追赶的长矛刺穿身体,极少数的徐军勇于反抗却也双拳难敌四手,被不断涌入的苏军给大卸八块……
就这样,第一场战争最终的结果以苏军大胜而结束。
这天过后,老天也合适宜的降下瓢泼大雨,一连下了三天三夜,正好将地面上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鲜红色和空气中弥漫着的强烈气味冲刷干净。
这一战他们缴获了不少徐军的辎重,军械和粮草可以直接享用,有了徐军的万余战甲,他们也只需要买一些白色棉条系在胳膊上区分敌我即可了。
不过他们还得继续打下去,一开始徐军就没打算打持久战,因此备的粮草不过一两个月的。这一场虽是大胜,无畏这边却也损失了七八千的士卒,为了迎接接下来的战争,他还得不断地征招士卒,这样一来,缴获的辎重也不再富余,而这一战绝不会是无畏和徐国的最后一战,因此他还得接着往前收回城池,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不断地以战养战。
总的来说,这一战对无畏这边还是受益匪浅的,不说实质上的胜利,就这一战还打破了人们心里的恐惧,徐军不见得就代表胜利,苏军也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失败。同样的兵力,他们打败了徐国多年来不断训练、能运用灵力的正规军,这就给予了人们极大的鼓舞了!
这次的胜利可以说是对以后的战争至关重要!
没有逗留多久,无畏便向盘城发起来奇袭。
徐王并没有在苏王献给徐国的十座城池里安置多少的士卒。也不能说他自负,在这之前,谁能想到一支由平民组建的队伍会有这样大的杀伤力呢?
因此,不到半天,看守盘城的五千士卒就败下阵来。
于是,无畏手上的地盘从一座城变成了两座城。
无畏率军在盘城前方扎营,叶达和他的那群护卫也被关押到盘城。
没过几天,无畏再次开始了征兵,只是,这次得到的反响远不如塔康城。
在没有亲眼目睹他们两次胜利的人们心中,这只不过是侥幸获胜,这样的胜利不能代表什么。曾几何时,人们也对苏国抱有过一丝希望,哪怕苏国十几年来连年打败战,毕竟苏国曾经是那样一个泱泱大国。
可这些由平民组建的算什么?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
连那样的苏国都败给了徐国,这帮乌合之众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
越衡已经将所有材料贩卖出去,以他们如今的财力,要供应一支两万的军队三个月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是这次征招的人数实在稀少,连两千人都不到,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消息很快就能传遍两国,无畏写了一封信给苏王,告诉他这边的大捷,并在信里写着请求他加派支援,结果如他所料的一样,没有任何回应。
他也没有放心上,趁着徐国新一批的军队还没到来的时间,他一边重复着征招并操演士兵,一边派越衡率七千军向前推进,扩张地盘。
俘虏的徐军也有不少,除去一些战争中死去的,和一些守节自杀的,还是有那么一千多人。
在征招困难的情况下,这些作为守卫军的徐军倒是可以好好加以训练,至少他们的基础比上平民要好许多,训练好刚好可以替补之前一战牺牲的几百灵力军。
这些天无畏有向越衡了解过前任苏王的论军功行赏。
在那之前,国家之间重出身,百姓参军,作战再勇猛,得到的不过是一点点赏赐;而贵族不一样,所有的官位和爵位都是世袭制,只有贵族才能担任。那个时候,寻常百姓要想有出头之日,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前任苏王的高明就在于论军功行赏,不管出身,只要杀的敌人足够多,哪怕你祖上一百代农民也没关系,你照样可以做风光的大将军,照样能享受原来贵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据越衡所说,军功论赏以五人为一伍,杀一人全队升一爵,反之,伍里死一人全队获罪,将功折过的办法就是杀两人,死两人就需杀三人,杀的越多赏赐越多,除了爵位还有一定数量的田地和赏币。最重要的是,爵位还可以用来给亲友,以至于有那句“一人当兵,全家享福”,以至于引起苏国当年的参军热潮。
那个时候,苏国人几乎都为参军癫狂,听闻要打仗,就跟饿狼看见肉一样,父亲把孩子贡献出去,兄长把弟弟贡献出去,妻子把丈夫贡献出去,然后跟他们说,不得爵位不能回家,可见当时的制度何等的鼓舞人心!
也因此,当年苏国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雄霸于诸国,让人闻风丧胆。
在听闻这些事后,无畏眼前一亮,这样的制度无疑可以让士卒的积极性增大数倍,使得无畏不禁直言苏王高明。
刚听完时,他甚至想拿出两个多月的军饷来贯彻这个制度,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他们自己而言,万一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大胜利,而又没了退路,一切就乱套了,后果不堪设想。以百姓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是苏王,给不了爵位和田地,最多能给的不过一些灵币,多也不会多太多,而且说不定灵币还没捂热呢,就被徐国大军加倍抢走,实在不值得铤而走险。
这支在多数百姓眼里必败的队伍,无论他们做什么,也会被认为是徒劳无益。
可即使被认为徒劳无益,他们还是得向前走,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因为没多少兵力把守的缘故,很快,他们拿下了第三座城、第四座城……
消息也在不久后传到了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