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杨侍郎投了拜帖想要见您。”
“杨士奇?他来干什么?”
马三嘿嘿一笑:“您毕竟是他的上官,他来拜会有什么稀奇?”
“扯呢”,苏谨撇撇嘴:“老子现在可不是礼部尚书,甚至连个官都不是,他来拜会个蛋,不见不见。”
“好嘞,小的这就回了他。”
马三屁颠屁颠的离开,可没过多久又屁颠屁颠的跑了回来:“老爷,杨侍郎说有重要事情,要问询您的意思,非要见您一面。”
“他说什么事了没有?”
“说了,说是关于那些番子使者的事。”
一听这话,苏谨的眉头才稍稍松开:“嗯,让他去西厅等我吧。”
“好嘞。”
匆匆换了一身衣服,苏谨才踱步到西厅见客。
一看苏谨进了屋,杨士奇立马将手中的茶碗放下,起身拱手行礼:“见过部堂。”
“杨侍郎客气了,我已不是你的上官,以后万不可用部堂的称呼,坐吧。”
“谢部堂。”
杨士奇就好像没听到苏谨的话一般,坚持沿用旧称,苏谨也不再多说什么。
杨士奇算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苏谨说话也不必过于客气:“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是这样的”,杨士奇急忙起身,就像以往汇报工作那样。
苏谨大喇喇的坐在原位,也丝毫不以为意。
“其实日前部里主要有两件事拿捏不定,下官去问陛下,陛下却什么都不说,委实有些难以抉择。”
“说说吧,什么事是咱们杨侍郎拿不下的?”
面对苏谨的调笑,杨士奇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有着些许安心。
似乎只要苏谨在,就没有什么事是搞不定的。
“部堂,最近英国使者和倭国的足利义持争吵不休,可陛下始终没给下官定下个章程,不知此事该怎么去谈。”
“哦,你说的是和议一事?”
“原来部堂早知道了”,杨士奇笑笑:“那倒是省了下官一番口舌。”
“你先坐下说话。”
“是。”
杨士奇的屁股挨着凳子三分之一坐好,身子微微前探,认真看着苏谨。
“其实你拿捏不住的,不是该不该同意英国人与和议,而是咱大明该如何从中攫取利益吧?”
“部堂英明。”
杨士奇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英国人想要和大明瓜分倭国的条件,简直不知所云,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只是咱们究竟该如何处置倭国,倒是个难题。”
“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是,部堂。”
杨士奇捋了捋自己的思路,缓缓开口:“倭国孤悬海外,独占一隅,很难管理,同僚们皆以为此地犹如鸡肋,占之毫无意义。”
苏谨瞥了他一眼:“你不用套我的话,我问的是你的意思,不是他们。”
闻言,杨士奇冷汗都下来了。
他确实是想套套苏谨的话,但他也没什么恶意,只是想确定苏谨的态度,好坚决的和他站在一起。
“是,部堂。”
“部堂曾对下官耳提面命,下官自然不敢或有所忘,故而下官以为,倭国必须控制在咱大明的龙威之下。”
苏谨淡淡一笑:“理由。”
“理由有二”,杨士奇端起茶碗匆匆喝了一口,清清嗓子继续说道:
“倭国虽多灾地少,并不肥沃,但存有大量白银,一旦被有心之人利用,对大明进行白银倾销,必然会对大明的经济形成毁灭性的打击!”
“嗯”,苏谨点点头:“看来我送你的那几本书,你是有认真看过的。”
杨士奇躬身笑道:“部堂所赠,一日不敢或忘,每日诵读。”
“继续说吧,第二个理由是什么?”
“海峡!”
杨士奇毫不犹豫的说道:“朝鲜和倭国之间的海峡,乃掌控南北海域的重要海域,若落在他人手里,必会掐制我大明的咽喉!”
“军、政、经三道,看来杨侍郎已融会贯通,这侍郎的位置啊,的确是有些委屈你了。”
“部堂!”
杨士奇的冷汗都下来了,赶紧想出声解释,然而苏谨却笑着摆了摆手:
“你慌什么?我是那嫉贤妒能之人?”
“部堂自然不是,只是下官...”
“好了”,苏谨盯着他的眼睛,似乎能读到他内心深处的想法:
“我以前曾跟你说过,礼部尚书也好,工部尚书也罢,我不过是暂时过渡,迟早还是要走的。”
“啊?”
杨士奇一愣,继而大惊:“部堂要走?”
“嗯,不过不是现在,放心吧”,苏谨抬头仰望着堂外的蓝天:“世界那么大,我总要去转转的。”
杨士奇愕然看着苏谨,不明白他的意思。
显然,苏谨没心思和他解释什么,将话题又引了回来:“其实你的想法没什么问题,只是细节上面需要再把控一下。”
“请部堂训示!”
“训示谈不上”,苏谨早有准备,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奏疏:
“这是我去朝鲜之前写好的奏疏,一直没递上去,你拿回去参考一下,然后以你自己的名义上了。”
杨士奇如若珍宝般双手接过,手指忍不住轻轻颤抖。
匆匆看了一遍,直接被苏谨宏大的构想震惊!
苏谨语气虽淡,墨迹虽轻,但这无异是将一份天大的功劳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件事一旦做成,他杨寓杨士奇这几个字,将会留名青史!
想明白这些,杨士奇的语气忍不住带着哽咽:“部堂大人....您这样对我,可让下官如何报答?”
“报答什么的就算了”,苏谨站起身,微笑看着他:“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对得起咱后世子孙,就是最好的报答。”
“是,部堂,下官一定终身铭记!”
“去吧,去做好你该做的事。”
杨士奇起身行礼,转身向门外走去。
“等等。”
苏谨忽然想起什么,冲着门外喊到:“马三,你个狗东西在哪呢?”
“诶诶,老爷我在这呢!”
“我记得搪瓷厂不是送了一批货到府里吗,东西还有没有?”
“多着呢!”
马三嘿嘿笑着:“就等着市舶司报税的批条下来,就能装船了。”
“好,去拿些样品来。”
苏谨笑着看向杨士奇,后者看到部堂的瞳孔,仿佛化作了铜板的样子。
“你带一批样品,替我送给那些使者,将来等他们回去了也好帮我推销推销。”
“啊?是,下官一定照做。”
带着满满当当的一车货,杨士奇直奔使馆而去。
隐隐中,他好像觉得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部堂的话?
难道部堂方才说的,其实是‘世界那么大,总要去赚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