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远远没有截止哦。”
...........
中土大陆分十八州,群雄割据,民不聊生,中州有雄豪,名康,自中州揭竿而起,统一数族各门派,奋战数年,康的政权版图越来越大,与一日正午在中州天元城黄袍加身,昭告全天下,康氏称帝,国号康,改天元元年,结束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史官称其为千古一帝。
天元四十三年,康始宗不顾劝阻,一意四处出征,随军亲驾,病死在出征途上。始宗二子康乾继位,称康乾帝。始宗在位,康朝大兴兵事,盛极时兵将有百万之多,仅此一项使得康朝百姓叫苦连连。
南方有阐教自立名目,自天元十年开始发展,三十余年,信教者有数十万之多,始宗醉心于版图的扩大,无心于此。乾帝深知阐教危险,上位之初就派兵镇压清算。阐教自此揭竿而起,自南方向北方推进,一路高歌猛进,许以沿途百姓好处,为其描绘盛世光景,一时间,风光无两。
乾帝慌了,康朝满朝文武慌了,有人请陛下向北逃,有人请陛下向西逃,最终都逃不脱逃之一字。先帝总领事曹祺指示乾帝请名士李清再度出山,等的乾帝领着浩浩人马去寻李清,谁知李清在山下等候多时,自此被康朝以前的战国时代称为毒士的李清出山。
天元四十五年,阐教势大,逼迫康朝到沿江一带,李清使毒计,康朝退居北方,阐教据南方而立,划江而治。
阐教教主傅氏被推举称帝,国号曦,纪年方式沿用天元纪年法。
李清自为始宗谋划天下时,朝中大将无故犯了礼法,被始宗罢黜,流放南疆,此将收拢当地散兵游勇,逐渐南疆称王,成为偏于一方的割据政权,自立国号为元瑞。
山海关外有勇猛汉子,于冰天雪地里把酒言欢,最大宗族有一人,康朝建立就暗中积蓄力量,自康朝退居江北时,统一山海关外,自立国号磐。
自此,四朝持立。西北大荒漠成为四朝屏障,荒漠外是否还有力量,处于未知。
某处。
“爷爷,江湖是什么?是江湖豪侠吗?是劫富济贫吗?是儿女情长吗?”稚嫩的孩童拿着一根树枝,在沙地上比划。
一旁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抬头迎着阳光,听到孙子地询问。浑浊的双眼看向孩童的背影。
“江湖,江湖不是打打杀杀,不是儿女情长!江湖那是人情世故!”
“那,爷爷,什么是人情世故呀?”孩童转过身,提着树枝面对着老人。
老人看到了孩童清澈的眼睛,他带着涉世未深的单纯。
太阳毫无征兆地被乌云遮蔽,滴滴落得雨混淆孩童在沙地上写下的字。老人回答不了稚儿的问,招呼着孩童早些进屋。孩童应允,树枝被丢下,劈开了地上的字,侠。
乌云扩散地越来越大,万里无云,中州的地界被阴天覆盖,几座县城及周边暴雨侵城。中州主城司天台的总部居于高楼,司天台太史令史慈站在风雨坛上,面对着黄天昊土,手中展开着一份卷轴,卷轴上空无一物。史慈跪坐在地上,悲咽痛哭。
这一日,太白金星自东向西划过,连夜依然暴雨,并覆盖中州地界。两重异像惊动朝野,有人想要借此做文章,有人得到消息开始马不停蹄地收拾细软。而皇帝彻夜未眠,连夜召见当朝重臣,司天监、中书省、御史台,等等官员兵将。
以那日深夜,皇帝召开的紧急会议为中心,扩散开来,层层变化后,到达了金字塔的最底层,然后成了一场举国上下的大灾变。
那之后过几日,有月旦评会在京城中的红楼举行,主持评鉴的原本是当今被圣上赞誉的天下第一才子孔令。
孔令今早被大理寺发现死在家中,大理寺的官员站在台上告诉想要一观月旦评的人。有人质疑为何平白无故孔大才子暴毙家中,话没说完,质疑者就应声倒地,背后插着一只飞镖。
无来由的死亡引起周围人的慌乱,四下逃窜时发现大楼被带刀护卫封闭。此时台上走来一位须发皆白的中年男子,大理寺的官员恭敬地退后。中年男子告诉愤怒的观众,他是受王命而来,意在解决江湖事。
有江湖上混的汉子怒声质问,庙堂是要做些干预之事?中年男子露出迷之微笑,面对着孟浪的汉子,说,是也不是。汉子暴怒,想要上前进一步理论,箭突从天降,直冲天灵盖,汉子当场暴毙。
惊惧的人们此时抬头上看,是密密麻麻的弩箭,操作弩箭的人倒挂其上,周围的气被完全隐匿。中年男人地微笑更甚,他看到了那一群人中的恐惧,仿佛是特别的美好。
他欣赏足够的时间后,抬起胳膊,说着稀松平常的话,一个都不放过,招安的可能性不存在,普通百姓放出去,他们是嘴巴。胳膊缓缓落下,台下的人蠢蠢欲动,那批人对面的护卫,已经拔出了刀剑,想要割下被围困的大侠的大好头颅。
中年男人落下了胳膊,官员伴随着他向后门走去,有人看到了生机,疯狂运起轻功,却仍然逃不过命运般的箭。
中年面对着在后门等待的孔令,吩咐着好好把关等会儿要从这走出去的百姓。中年男人没有回头,走出了红楼。
而官员听到后头破天的叫声,不免惊觉,回头一看,仿佛看见了佛教的森罗地狱。大理寺的官员咂咂嘴,感叹,影卫监的人真的不好惹。
劫后余生的百姓成为了最有效的传播工具,红楼的惨状被天下人知晓,中层官员在朝野上怒斥影卫监祸乱天下的恶事,高层官员老神在在,摇摇晃晃,居于一排的影卫监指挥史神游太空,皇帝和着稀泥,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的部分中层官员感受到了一种可怕的可能性。江湖将要重组,天下终将姓赵。除此之外,他们也庆幸于远居于庙堂之上,更庆幸于早早的就成了曦朝的棋子。
人的死亡经历三个阶段,所以那些死在红楼里的江湖人,产生了一层巨大的辐射面,辐射面下,涵盖了整个曦朝。有人痛哭,有人仇视,有人借此生机。而曦朝派出军队,派出影卫监所有的精锐,以武踏碎江湖。没有给任何趁机作乱的人机会,声势浩大到皇帝应允万事皆可评的评书人噤若寒蝉。
于是马蹄最先到达的地界,是中州。
赵庆原本姓史,因为卫戍边疆有功,斩敌八千,被皇帝赐姓赵,而赵庆发迹地,便是中州。他领三千兵马,浩浩荡荡地开进中州主城,少都。
中州大雨连绵数日,行军苦难,于出发半月后,才到达少都城门外。赵庆命令兵马暂停,派斥候请城中主官。没成想的是,斥候还没到城门旁的侧门处,城门大开,有一人身裹素服长衫,戴纱帽,跪在城门下。斥候不认得此人,快步赶回阵营。而赵庆却快马加鞭向城门奔去。斥候停下脚步,回头驻足。
发现赵将军下马,并未卸甲,双膝跪地。斥候心中江海翻涌,不知为何,听起同僚传言说赵将军原本不姓赵,姓史。
赵庆自知此次艰难,他看到自家兄长跪在城门下,不管不顾地向前冲过去,他没到最高的位置,很多时候是真的身不由己,马越跑越快,他的心越来越沉。兄长的容貌越来越清晰,连双眉竟然也发白了。他顾不得马何时停下来,纵身下马,毫不犹豫地跪在兄长面前。
“哥哥,对不住。”并未卸甲的赵庆,说出的话隐隐带些青铜器的森冷感。
“是庆儿啊,军中生活如何呀,父亲过世前很想你,说他很后悔把你送到军队。”史慈,司天台太史令,此时跪在弟弟面前。
“对不起,庆儿不孝。”赵庆取下头盔。放在一旁,向着史慈磕了三个头。
史慈没有阻止,看着数十年未见的弟弟,竟也能做些大将之事,他觉得很欣慰,哪怕他身死,史家也有后啊。
史慈在跪坐中弯腰,朗声道“赵将军,臣乃少都司天台太史令史慈,中州百姓不可再受祸乱!我一人据此,我守城门!”
“请回!”
史慈,少都史家长子,少都司天台太史令。父亲史迁,曦朝先帝在位时司天监太史傅。两代人司掌地界测算之事,史慈年少寡言,尤喜风水星相,师承其父史迁。年二十致仕。任少都司天台执事。每逢天灾,史慈大放史家粮,受少都百姓爱戴。中州主官曾写牌匾“第一善人”。
“哥哥,我只管江湖事,我不会动百姓一根一毫。”两人仍然面对跪着。
“我自知庆儿品性良好,但世事艰险,人心不可判断。优差不易品鉴。中州属咽喉处,古来兵家觊觎之地,战乱频发,我不愿中州再陷乱象。”
“我自知一人不可挡,但我身后有少都!有万万人!”
“庆儿,请回!”
赵庆自知再谈无用,起身,抱着头盔,牵着缰绳,往回慢慢地走。当初也是这样,哥哥在身后看着他,父亲在城墙处望着他,他配着剑,牵着缰绳,向中州外面的世界闯着。而如今却变得都不一样了。他慢慢地戴上头盔,翻身上马,马儿契合地吼叫。他面对着少都恢弘的城门,面对着跪在城门下的哥哥,面对着少都后面的乱流,拔出象征号角的剑,向前挥砍。他告诉身边的传令主官,用极重的话语“踏破!”
三千兵马响起震天的呼喊,他们向前极其稳定地行军。入了少都,然而城下有了一位亡魂。史家只剩赵庆一人!
少都令令逍遥,此时战战兢兢地在家中主厅坐着,令家大大小小汇聚于此,令逍遥是令家百年难出的奇才,仅此一人使得令家得道,成为中州少有的大姓家族。
而令逍遥第一次在全家人露出不安的神色,昨天深夜太史令邀请他深夜彻谈,内容他无法说与他人听,只能烂在肚子里。他作为一城之主,夜谈之后,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他来主持。他不能退,他不敢退。但进一步,无异于跳进万丈深渊。他还有一大家子要来照顾。他深夜回府后,看着无边的黑夜,只消几个时辰,他就长出了白丝。
令家主母就是令逍遥的生母,此人为妇道人家,却极为聪慧,吟诗作对,女红巧技,无一不精。她坐在令逍遥的左侧,目视着他。
“诸位族人,诸位亲人,少都会再次生乱,家中老人和孩子收拾细软,拿些盘缠。我会派出家中武夫组成的队伍护送大家离开中州地界。”
“令冲,念一下清单,上面是分配给各房的细软盘缠。”
令家管事令冲是一名青壮男子,他从令逍遥身后,走向大堂中间,拿出一册竹简。朗声诵读上面的内容。
“朱沁,分细软五十匹,十两黄金。”
令冲准备向下继续汇报,被突然闯进来的人打断。堂中所有人看着这个如此孟浪的男子。只有令逍遥心中五味杂陈,他有些不敢问。
“萧可,何事?”令家主母先于令逍遥询问闯进堂会的人。
“司马台太史令史慈死在城门下,以跪坐姿势,腰背直立,胸腔被插入一柄剑,直冲陷地。是赵庆军队将士,随意射下的!”
令家主母下意识地看着令逍遥,她敏锐地发现,她的孩子有了一丝疲态。
堂中有认识史家的人,见过史慈的人,女子和孩童隐隐有了啜泣声。堂中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安静!”令家主母一跺震龙杖。
令逍遥环视令家所有人,眼神变得忧悒,像是做了什么决定一般,看向他的母亲。这是他自小与母亲产生的默契,得到了母亲肯定的眼神。
他握拳,站起身。
“一,搬迁事宜即刻就办,令冲督办此事。二,家中青壮男子留在家中,令划督办此事。三,家中纂养的门客组织传诵太史令之死一事,萧可组织此事。”
“退了!”
半刻间,大堂只剩一对母子。
“逍遥,史慈为百姓而死。”
“也是为史庆而死。”
“孩儿要帮史慈,助其在史册留名,留美名。”
“他还要你助史庆。”
“孩儿知晓。”
萧可又走进大堂,拿给令逍遥一张请帖,令逍遥并没有接过。
他变得略微疲惫“萧可,陪我去城下看看。”
“遵命。”萧可抱拳。
少都此时变得,有些悲凉,雨从未停过,城下的亡魂被人认出,被人围观,少年哭泣,老者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