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毋恤究竟是不是一个阴险小人呢?讲一个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事件便能够下定论了。

历史上,晋国与吴国在黄池会盟之后,时任晋国元戎的智瑶派出一艘能够搭载三千人的大船,想要从大河到卫国伏击吴国的队伍,然而事情却被赵毋恤派人告知了夫差,并且宣扬得谁都知道,导致晋国伏击吴国的计划破产,并且让晋国在国际上丢了极大的脸面。

智瑶为什么要伏击吴军?并不是智氏与吴国有什么深仇大恨,乃至于因为荀罃留下的一些情份,吴国表现得很尊重智氏。

所以,智瑶安排伏击吴军完全是为了晋国考虑,想要遏制吴国的崛起,向列国宣布晋国的态度。

等待赵毋恤成为赵氏之主后到底怎么样?就是赵毋恤已经不止一次拖了晋国的后腿,好几次晋国需要对外出兵征战,魏氏和韩氏尽管不愿意却知道为了晋国必须那么做同意并真的出兵,结果赵氏好几次明面答应会出兵,实际上赵毋恤会找各种理由反悔,再暗中将晋军的对象用各种方法让敌国知晓。

赵毋恤为什么要那么做?理由只因为智氏是赵氏的大敌,认为但凡智氏想要达成的事情,赵氏都应该尽最大的力去破坏。

站在晋国整体利益的立场,赵毋恤这样的人已经不止是阴险,完全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了;可是站在赵氏的立场,无疑问赵毋恤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家主。

当然了,智瑶也没有好到哪去,对晋国内部各家族做了太多嚣张跋扈的事情,对外也是一连串的征战不休。从行为轨迹上来论,几乎可以预料到在智瑶掌舵下的智氏最终会有什么下场。

只不过,智瑶起码在保证智氏利益的同时,还想维持晋国的霸权。这个也是魏氏和韩氏愿意配合智氏行动的原因,不算做遭到胁迫。

智宵为什么要特别针对赵氏,并且对赵毋恤的提防心态那么强烈?不就是因为历史已经给出答案,明确了赵毋恤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嘛!

至于赵毋恤为什么会对刺杀自己的豫让表现出复杂的一面?当时的智氏已经灭亡,不再有谁对赵氏有致命的威胁,完成豫让刺杀的愿望,不过是为跟智氏的恩怨情仇画下一个句号,并且对外展示自己也有光明磊落的时候。

胜利者对失败者的仁慈,其实就是赵氏、魏氏和韩氏已经将智氏完全吃干抹净,最后站在失败者的尸体上奏乐起舞,打从实际上就是一种嘲讽。

智宵会用最大的努力去针对和提防对手,其实这个就是对敌人最大的尊重。

这一次,魏氏同意魏驹与智宵、韩庚一同前往吴国,等于晋国的风向又在发生改变。

魏氏的选择跟赵氏最近的表现息息相关,原因是赵氏面对范氏、中行氏的卷土重来表现得太过无力。

晋国内部根本容不下弱者,尤其是卿位家族表现出软弱,不会得到什么同情与帮助,只会换来所有人的垂涎,时时刻刻在寻找机会扑上去进行撕咬,再分食掉失败者的尸体。

“若是放纵范氏、中行氏,于我等却是无益。”

讲这句话的人不是智宵也不是魏驹,相反是范氏、中行氏卷土重来后遭受影响最小的韩氏宗子韩庚。

智宵其实赞同不能让范氏和中行氏死灰复燃,一旦这两个家族幸存下来,某天智氏和魏氏一定会遭受最为猛烈的报复。

只不过,智宵更愿意范氏、中行氏继续与赵氏撕扯,最大程度地削弱赵氏与公族,增加日后瓜分晋国或吞并晋国的成功率。

这样算的话,智宵算不上什么好人。

现实情况却是,哪怕智宵不带头对晋国进行瓜分或是吞并,有那么一个人也一定会那么做。这个人叫赵毋恤。

他们已经进入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战区。

本来,队伍应该是走“王畿”的路线,再通过“孟津”走跨河大桥进入郑国,借道郑国地界前往宋国,最终再抵达吴国境内。

魏驹提议走“棘津”的路线,认为期间可以好好看看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实际交战情况。

选择什么路线对智宵来说比较无所谓,能看一看战局的发展没有什么坏处,再则就是进入卫国能够让卫国君臣被吓一吓,敦促卫国好好履行盟约规定的义务。

他们这一支队伍进入战区,比较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不管赵氏或是范氏、中行氏,他们发现打着智氏、魏氏、韩氏和吴国旗号的队伍,无论是哪一家的军队都不会接近到三里之内,哪怕因为地形的原因让互相离得很近,他们依旧装作根本没有看到的模样。

既然装聋作哑,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过来致意之类,三方甚至连交战都暂停了下来。直至智宵等人的这一支队伍走“棘津”来到大河南岸,赵氏与范氏、中行氏的交战才重新爆发。

卫国事先得知会有队伍来到境内,卫君元派出弥子瑕在边境进行接待。

弥子瑕名义上是卫国的臣子,实际上却是晋国派去监管卫国的“总督”之类。

讲道理,弥子瑕不一定需要听从卫君元的命令,他最为遵从指令的人是南子,与卫君元的关系却也很好。

“卫国发生不幸,若是非要途经‘帝丘(濮阳)’,诸位还是另行绕路罢?”弥子瑕很直接地讲出了自己的来意,并且表明这就是卫君元的意思。

卫国储君蒯聩要杀死亲生母亲的事情发生在去年,一年过去影响还没有消散,相反因为那件事情让很多卫国贵族遭到了清洗。

目前,蒯聩已经逃往了齐国,得到了齐君杵臼(齐景公)的善待,只是齐国明确表示不想掺卫国政争的混水,不会借兵给蒯聩回去夺取君位。

卫君元为了表达无法接待的歉意,派弥子瑕运了两千石的精粮过来,还派来近两百名各种匠人接受智宵的差遣。

“卫国不幸,不若绕路而行?”孙武在出发后极少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碰上这种事情不能再继续保持沉默了。

智宵已经从物质上感受到了卫国的诚意,不想留下不通人情的负面名声,从善如流地更改了行程的路线。

“子瑕得知一事,或应告知世孙?”弥子瑕在之前已经明确表示愿意为智氏效力,某些事情上会因为智宵的兴趣而进行打探。

智宵用不明所以的表情看向弥子瑕,说道:“但请明言。”

弥子瑕说道:“师孔遭到驱逐,入宋往陈,听闻楚君召唤前往为官,率一众弟子正在往楚。”

其实,智宵对孔丘的行程不感兴趣,听到孔丘得知可以在楚国为官立刻在往楚地赶,纳闷有些事情出现了改变。

什么改变?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孔丘应该带着自己的门徒在陈国与蔡国的边境线居住三年的时间,后面才得到楚昭王的邀请,并且在去楚国的路上遭到陈人和蔡人的联合围困。

那一次围困让孔丘的好多子弟被饿死,他们却是意志非常坚定的想去楚国,得到楚军的救援后赶往楚国,可是孔丘并没有在楚国如愿获得官职,一直在楚国等了四年的时间,明确知道在楚国为官无望才选择离开。

对于做官,无疑孔丘是有浓烈兴趣的。按照一些门徒的理解,他们的老师并不是单纯为了做官,想要的是持“名”与“器”好能够传播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念。

“孔丘以及弟子没有在陈国与蔡国边境居住三年的经历,还会因为在陈国和蔡国的一些行为被陈人与蔡人联合围攻吗?”

“话说,孔丘他们到底是做了什么,以至于遭到非官方组织的围攻啊?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记载,还是记载了等儒家得势后被抹除掉?”

“我要不要做点什么,增加冉求、仲由、宰予对智氏的感激之情?哪怕纯粹窥知历史,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吧?”

智宵很清楚孔丘的一种门徒里面到底有多少能人,甚至这些门徒的弟子也是人才辈出,其中不得不提起的就是战国初期的名将吴起。

最后,智宵还是决定派人前往寻找孔丘,要是孔丘等人真的遭到陈人与蔡人的围攻,顺手给解一下围。

留下一些香火情,哪怕智宵的大业最后没有成功,起码在儒家得势后的历朝历代,智氏能够被更加的洗白与美化,关于这点挺重要的。

他们没有在卫国境内过多逗留,只是花了八天的时间就横穿国境进入宋国。

在经过卫国时,智宵所在的这一支队伍不免需要补充一些水果、蔬菜、肉食之类,与沿途的一些卫国贵族产生接触。

卫国贵族现在有两个比较大的乐子,第一个就是儿子想杀母亲反被驱逐,另一个则是赵氏在范氏、中行氏的反扑下显得很无力。

一件事情是家丑,家丑不宜外扬的情况下,卫国贵族不会讲得太难听,大多是用担忧的口吻在进行八卦。

至于晋国的乐子?卫国贵族会用关心来进行表现,只是难掩其中的幸灾乐祸。

“卫国国祚或将不久。”孙武因为跟智宵比较聊得来的关系,很多事情上愿意互相交换看法。

为什么总是有人预言卫国会灭亡呢?根本原因还是卫国出了太多荒唐的国君,给人一种不小心就要亡了国祚的感觉。

智宵知道卫国活得比绝大多数诸侯国都要久,只是很清楚讲出来恐怕没人会信。

“若卫国知其弱小,用心侍奉强国,国祚当可保存。”智宵选择讲出历史答案。

孙武听了不少智宵的惊人之语,初听时感觉很奇怪,每每细细品味又觉得很有道理。

这一次,孙武习惯性地思考了一下,没有想出卫国幸存的理由,说道:“卫国疆土在大河之边,便是恭敬侍奉强国,安有幸存之理?”

每一个地方的战略价值,它其实要根据各个国家扩张轨迹以及实际需要,决定在不同时代的重要或次要。

在当前时代,晋国向南扩张不一定需要灭掉卫国,找机会和理由将周王室的公卿国单国灭掉会更轻松,一样能够获得通过大河的桥梁。

齐国、鲁国和宋国需要卫国来充当与晋国的屏障,他们有机会灭掉卫国也不会去干,要不然灭掉卫国就要直面晋国了。

他们进入宋国将近三十余里才碰上了前来迎接的臣使,来人叫褚师,他其实也是褚姓的第一代祖先。

“寡君得知世孙入境,特遣师前来迎接。不知世孙可有往‘商丘’驻脚之意?”褚师话是那么问,可是表现出来的情况不像希望智宵的这一支队伍前去宋国都城。

智宵顺着褚师的视线看去,发现褚师一直在盯着孙武看,并且褚师毫不掩饰对孙武的敌意。

其实褚师有敌意的不是孙武,乃是孙武后面的吴国。

在崛起的阶段,吴国将周边的国家打了个遍,他们还攻占着宋国的一部分城邑没有归还。

另外,宋国在宋元公时代发生“华氏之乱”期间,吴国不止干涉了宋国的内乱,一度还差点害得宋国被楚国灭亡。

智宵这一趟踏出国门,去到卫国境内时就决定当个善解人意的人,为智氏争取更多的形象分,也就对褚师说道:“并无前往‘商丘’意图。”

一直被充满敌意盯着的孙武对褚师友善地笑了笑,换来的是怒瞪。

智宵轻声对韩庚说道:“看来吴国已然决意与宋国修好。”

韩庚有些不明所以。

要知道孙武在吴国能够参与到国策制定,他能够在被褚师敌视下释出善意,其实已经足够说明情况了。

听到智宵说话的魏驹默默点头。

只不过,魏驹在想的是:“智宵从孙武小小的举动就判断出吴国想与宋国修好,可以想象观察力的敏锐,以及对国际形势的了解程度。”

宋国同样为智宵这一支队伍送来了补给,尤其是还给了近百只羊和十五头牛,分明就是因为智宵的善解人意做出最直接的回馈。

而送来物资的人是宋国右师子罕,见到智宵之后,说道:“吾亦往吴国,愿与世孙同行。”

很明显的事情,一定是褚师回去之后说了什么,才有子罕借送补给过来,并且提出同行的请求?

那么,孙武代表吴国释放善意被宋国接受了?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