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门金刀郎,这副担子,真得不轻。
赵一凡默默想到,回到京都之后,逍遥门内部必须来一次真正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凝聚人心,合理分配力量,扩充人手,尤其是在辽国,亟需重整旗鼓,做到知己知彼。这样,他的金刀郎才名副其实,逍遥门才可大有作为。否则,都如楚玉这般,私自行动,如一盘散沙,时间精力都相互消耗,实在不可取,会坏了大事。
“听闻,又有几分真实?”
兴平公主淡淡说道,将赵一凡的思绪从遥远的天际拉了回来。他回过头,看到她无望的眼神,满是凄凉,睫毛垂下去,幽怨哀婉。
“你可知,法天太后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私欲。齐天太后虽非只骨哥哥的亲生母亲,但是抚育他长大,母子情深。先皇病逝后,法天太后排除异己,任用亲信,想要独揽大权。而我,就是他们第一个下手的目标。我与只骨哥哥,由齐天太后做主,早已订了亲。可是,生生被法天太后拆散了。她的理由再怎么冠冕堂皇,明眼人一看便知。为的,是对抗只骨哥哥和齐天太后。”
说至此,她不由自主地哽咽了起来,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述说,满含血泪:“赐予我公主的名号又如何?荣华富贵又能怎样?现在,我与他远隔茫茫沙漠,不知他的境况如何,我每日每夜都在盼着他给我捎信来,告诉我,他一切都好,我便安心了。就是死……也可以走得安稳些。”
想不到,辽国的形势如此严峻,大大出乎意料。赵一凡揪着心,不知该不该告诉她一件实情。想来,她在这宫中,消息闭塞,国内之事定然是一概不知。
“公主,你莫哀伤。太阳,总会出现。我想,有你每日每夜记挂他,他自然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对种种磨难。”沉吟片刻,他还是决定告诉她,毕竟,黑暗不足惧,令人恐惧的是——无知,“不过,听闻,在年初时,齐天太后已经病逝了。至于真正的死因,有另一种说法,是被逼自杀。”
“什么?!”她瞪大了眼睛,无比惊恐。
“若真如你所说,那么,逼死她的,极有可能是法天太后。据说此事发生于耶律宗真春猎之时。”
“除了她,还能有谁!”她哀叹道,继而思绪越飘越远,“我的只骨哥哥,处境只怕更为艰难。而我……我又能为他做什么?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全力去讨好李元昊,只有边境的安定,才能让他全力以赴对抗法天太后。”
她的目光突然变得无比坚决,充满了斗志。这也许,就是她唯一活下去的动力。
赵一凡沉默了。这个女子,用她柔弱的身躯对抗着无法改变的命运。在这样的夹缝中,她隐忍坚毅,活出了一份执着坚强。而他们,似乎有着同样的使命,都是在命运的不可知下,担负起一份难以承受的责任。
惺惺相惜。
“公主,你可知甘州回鹘之事?”他话锋一转,谨慎问道。他想知道,她对于战争的态度。
她毫无防备地点点头,长叹一声:“鲜血,会让一个人变得极为暴戾凶残。李元昊此人,虽雄才大略,但是太过狠辣,我时常胆战心惊。也许,自己某一天会死在他的手上。这一天,迟早会来。”
赵一凡大惊,她居然如此平静地说出这番话,顿时,他的胸膛,泛起隐隐的心伤。像是自己,走在逍遥门这条不轨路上,迟早都会死于敌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志同道合。
“公主,在下恳求你一件事,不知可否应允?”
她大感意外,迟疑道:“何事?只怕我未必帮得上忙。”
赵一凡摇摇头,淡然一笑:“我知道,你只需留心便是。实不相瞒,我今日来,是为了救一个女子。她是回鹘的伊雅公主,被李元昊抓了来,困在宫中。你若是能得知她的关押之处,在下感激不尽。”
“伊雅公主……”她沉吟着,“今日在宴会之上,我恍惚听到太子得了个绝世美人,你这麽一说,应该是她了。只是,你是宋人,为何插手回鹘之事?”
话一出口,她似乎恍然有所悟,接道:“之前,太子攻打回鹘之时,曾派了一路人马在宋边境牵制,也是,回鹘与宋有着共同的敌人。”
“那么,此事,你是应下了?”赵一凡面露欣喜之色,赞许的目光看着她。
不料,她愁眉紧锁:“即便你知道了,恐怕也无所作为。李元昊想要得到的,绝不会善罢甘休。况且宫中侍卫众多,救人谈何容易?”
“公主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他凝望着她,拱手道,“多谢公主如此信任在下。来而不往非礼也,在下名叫赵一凡,奉圣命来西夏行事,若有得罪,还请公主见谅。”
“赵公子不必多礼。同为公主,我自是希望她不要重蹈我的覆辙。若是我得到消息,如何告知与你?”
赵一凡沉思片刻,笑道:“我每日午间会在贺兰轩附近,若是有消息,你命梅儿至贺兰轩买吃食,我便会知晓,夜里自会来找你。”
她点点头,些许不解:“只是你从未见过梅儿,又怎知是她?”
“辽国的姑娘我定会认出。”他一面说,一面起身告辞。
方走两步,她便唤住了他,徐徐走过来,将帕子递了回来:“平白无故多了东西,是会起疑的,还请赵公子莫要见怪。”说着,她低下头,迟疑片刻,还是说了出来,“若是公子有辽国的消息,还请告诉我,我感激不尽。我帮你是心甘情愿的,并非是——”
“我明白。”他果敢地打断她,心中略感酸涩。他请她帮忙,也并非是别有所图,只是单纯的信任。
出宫时,远处的搜查声仍是不绝于耳。
回到屋中,已近天明。躺在床榻上,手中握着那一方手帕,赵一凡若有所思。这里面,浸湿了一个女人的眼泪。
从茫茫的时空俯瞰下来,他觉得,与兴平公主一样,他们都是生活在这世间的小丑。做得愈多,滑稽的行为便愈多。只是,不自知罢了。可是,知道又能如何?还不是听任命运的摆布吗?
这一点,不管是在二十一世纪,还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他都有过此种体会。
猛地,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庄子的一句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