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哈哈哈哈......”
“从国外千辛万苦带回来的鞋子,竟然是华夏产的。”
朱瞻基乐不可支。
一旁的朱高炽很是欣慰。
“看来华夏后世商品的质量受到了世界的认可呀。”
“而且这样的商品还不少呢。不然短发女子也不会说,这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华夏制造了。”
“这样后世华夏也能挣不少外国人的钱吧。”
朱高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
郑和每次下西洋的时候,都会带着大明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
这些大明特色物品极受海外国家的喜爱。
只是由于价格昂贵,通常只有上层人士才能消费的起,还远远达不到震动海外国家经济的地步。
而蒸汽纺织机生产出来的布就不一样了,主打一个薄利多销。
这样海外国家的上层人士和平民百姓都能用上大明制造的东西。
那这个世界岂不是一个巨大的“大明制造”!
朱高炽直乐。
这样长此以往,海外国家经济尽在大明之手!
......
“这样看来,似乎是华夏百姓的生活方式比发达国家还方便一些。”
“后世华夏科技已经这么发达了,这些学生为何不留在华夏,还要去国外上学呢?”
程咬金挠挠头,不解地问。
魏征立马说道:
“莽夫,没有这些留学生,后世华夏怎么会知道其余国家学术、科技的情况呢。”
“华夏后世可不能再固步自封了!”
李世民感叹着:
“这样很好啊!”
“这个年代的留学生比起邓老、钱老那个年代的好了太多。”
“至少他们回来的时候,华夏不是满目疮痍。”
此话一出,大臣们皆是沉默。
正在他们百感交集之际,新的视频开始播放。
【下雪后为什么要在马路上撒盐,原理是什么?】
各朝古人看到这个视频标题均是一愣,继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后世竟然一下雪就在马路撒盐!
这是要干啥啊!撒着玩吗!
就算是富商、王公大臣、亦或是皇帝,也都不会撒盐玩啊!
这是华夏后世的什么奇奇怪怪的习俗吗?
难道是为了融雪吗?
可是若是为了融雪,后世人口那么多,铲铲不就好了,为何要撒盐!
这可是盐啊!
各朝古人均是不淡定了!
在古代,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它被视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资源。
盐的获取受到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和生产技术等因素的限制,不像其他一些基本生活物资那样容易获取。
这种稀缺性,使得盐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
各个朝代几乎都实行着盐铁专营制度,对其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因此,对于那些私自制盐的人,一经发现,都将受到极为严厉的惩罚。
甚至可以说,盐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人的性命。
然而,现在他们却在天幕上看到,这比黄金还要贵重的盐,竟然一下雪就要被洒在马路上!
一时间,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天幕。
......
嬴政人已经麻了。
盐,对大秦来说可真的太重要了!
国有盐、则国富。
盐税,在古代一直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光盐税这一项,就充盈了大半的大秦国库。
春秋时期,管仲为了军费需要,推行了“官山海”政策。
即山林川泽的全部资源皆属于国家,国家授权开采权于民,由民制盐,民制之盐必须交官全部收购。
最后由官控制定价权而加税于价。
齐国兴盐铁之利,富国强兵,继而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至先秦时,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重农、励战、抑商。
允许民间自由开采食盐,官方加以征税。只是盐税大幅提高,盐铁之利二十倍于春秋时期。
大秦因此财政收入大增。
他自灭掉六国之后,也一直沿用着这个政策。
后世能用盐撒马路,想必是盐很多吧!
这可把嬴政心疼坏了。
这撒的可都是税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
盐多了,价格就便宜了,可能也就没多少税了。
......
此时,天幕中出现了一辆后备箱打开的面包车。
两个人坐在后备箱两端,两人中间是堆成小山一样的盐。
面包车缓缓驶过积雪的路面。
两人扬起手中的盐,盐粒在寒风中飘散,如同细密的银沙,落在满是积雪的路面上。
这个画面,毫无疑问又给各朝古人带来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这这这......都是细盐吗?”
“竟然如此洁白!”
李世民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满脸写着不可思议。
暴殄天物啊!
如此洁白的细盐,竟然真的是用来融雪的!
不能用粗盐吗?
华夏后世那么多马路,每一条都要撒吗?
一个冬天会下那么多场雪,每下一次,都要撒一次盐吗?
而且下暴雪的时候,一撒盐不就被覆盖了吗?难道还会一次又一次地撒吗?
这也太浪费了吧!
还是说,后世的盐已经多到可以随便撒的地步了!
李世民瞬间瞳孔地震。
......
崇祯帝朱由检看到这个画面,整个人都不好了。
自他上位以来,总是出现极端天气,天气寒冷,气温骤降。
以往到了深冬才会下雪的中原地区,甚至早到十一月便开始飘雪。
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大雪纷飞,雪势极为猛烈,往往一夜之间便能堆积成厚厚的雪层,大雪封门成为常态。
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令百姓无法正常耕种,许多百姓接连几年都颗粒无收,生活陷入困境。
他从之前天幕的评论中知晓,这就是“小冰河时期”。
他一直盼望着天幕中能给出一些应对这些极端天气的解决之法。
现在终于是盼来了。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后世的解决办法竟然是撒盐融雪!
还有之前人工降雨的法子,也有一种是用盐!
这法子都是说了等于没说啊!
虽说盐发展到明朝,百姓吃不起盐的现象已经基本见不到了。
可是这种大量的盐来解决自然危害的法子,大明也没有办法实现啊!
此时,崇祯帝真的有点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