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心中微动。
若是说屈原排在他前面,他非但没有不服气的感觉,甚至生出了几分敬意。
屈原乃江介之子,赋彩丹诏黄鹄孟良之世。
其文采更是如丹彩般绚烂,是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更令他钦佩的,则是屈原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可以说屈原就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
时救仕途多艰险,不拘常道仰高风。
仕途坎坷,屈原却未曾随波逐流,始终坚守高洁之志。
其诗中字字句句,无不透露出对楚国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
尤其是《离骚》,更是情感之极致,在字里行间描述的都是其对国家沉沦和自身遭遇的痛心疾首。
如此忠君爱国之人,却是命运多舛,最终尸沉汨罗江。
实乃历史之憾,令人扼腕叹息。
思绪至此,李白情难自禁,脱口而出: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一旁的杜甫听见李白的诗句,赞叹道:
“屈原,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第一啊!”
“太白兄,你这句诗对屈原的评价极高!”
“这诗是借鉴的屈原的《九章》?”
李白点点头,笑着说道: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屈原的辞赋当与日月而同光,万世不朽!”
......
屈原此刻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既有惊讶也有几分自嘲。
诗祖,后人竟然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吗?
而且后世的端午假期竟然还同他有关吗?
不会正是他想要投身江中的那一日吧。
他哑然失笑,思绪飘回往昔。
此前,楚国国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他来到汨罗江边,准备以身殉国。
政治上的挫败,国家的无力回天,让他深陷绝望与悲愤之中。
正当他准备投江之际,他在天幕中看到后人将太空中实验舱的名字,命名为“问天”。
而“问天”一词,正是出自他的《天问》。
当时,他看见了最浪漫的诗,看见了后人写在苍穹的诗。
他看见了星辰大海,似乎自己也窥见了宇宙的奥秘,更是感受到了后人探索未知的勇气。
苍穹之下,他何其渺小!
宇宙之大,他豁然开朗!
他意识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非个人之力所能阻挡或改变。
最终,他挥挥衣袖,转身离开了汨罗江畔,心中那份沉重的执念也随之消散。
同时,他为自己选择不投身汨罗江的决定感到庆幸。
而现在,他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若是自己没有沉江,后人岂不是没有了假期?
那他的诗人地位还在吗?
......
天幕接着播放。
忽然,他们三人听见一个公鸭般的声音传来:
“皇上驾到~”
只见“写诗最多的人”乾隆,直接坐在第三位上。
......
乾隆看到之后,立马正襟危坐,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一抹自得。
他眼神上挑,缓缓扫视着满朝文武。
这是什么意思,已经显而易见。
顷刻间,朝堂之上,无数的马屁立马向他袭来。
“臣等恭贺皇上!”
“皇上之才,实乃千古罕见,位列三甲,实至名归!”
和珅见状,满脸堆笑地说道:
“屈原之忠贞,李杜之诗才,皆为前朝璀璨星辰。”
“然今人将陛下置于其后,实乃不识珠玉在前。”
“微臣以为,此举颇显陛下谦逊,对先贤之尊重也。”
乾隆闻言,轻轻一笑,语气中透着几分大度与谦逊:
“和珅言之有理,朕虚心向学,敬重先贤。”
“此等排名,不过虚名耳,不足挂齿。”
......
已经有些年迈的陆游眯起双眼,一脸不可置信。
“写诗最多的人?”
“竟然不是老夫?”
自己一生笔耕不辍,所作之诗,没有上万,也有几千首了。
虽然在质量上,他自然是不敢和李白、杜甫相比。
但是在数量上,自己几天便能写一首诗,何人能及他?
怎料竟有人能在数量上超越他,而那人竟是大清乾隆皇帝!
大清的乾隆皇帝,竟然有如此诗才与产量?!
陆游心中五味杂陈。
若是凭写诗数量来评定在后世的存在感。
那他是不是得多写一些?
他一向自诩写诗数量多。
旁人倒还好,写诗数量竟然都超过不了满清人。
太羞愧了!
想到这里,陆游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与不甘。
他猛地挺直腰板,双手紧握成拳,随即松开,轻轻抚过身旁那支陪伴自己多年的毛笔。
那笔虽已略显陈旧,却仿佛能感知主人的心意,轻轻颤抖着回应。
于是,陆游愤然提笔,准备奋力一搏。
“老夫还未老,提得动笔!”
......
曹操眉头紧锁,胸中满是不平之气。
“屈原位列榜首,我尚能心悦诚服。”
“其忠贞爱国,文采飞扬,实乃千古第一流人物。”
他回想起之前在天幕上看到过的后人关于李白、杜甫的评价,接着说道:
“至于李杜,后世对其推崇备至,诗篇传世,才华横溢,排在第二,我亦无异议。”
然而,提及乾隆,曹操的语气中不禁带上了几分不屑与愤慨:
“但这位乾隆皇帝,竟也能跻身前三?”
“他闭关锁国,导致华夏屡遭外敌侵扰。”
“更是让国土蒙羞,百姓受苦。”
“如此皇帝,何德何能,能排第三?!”
言罢,曹操猛地一拍案几,怒不可遏:
“孤不服!”
“这榜,孤不上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