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贺郡大开发2
陈浩云虽然喜欢立功立即赏的行为,但有些功劳却必须整个行动结束,才能计算出功劳多少的。
而且这种立功立即赏的行为也是有弊端,那就是几个人联合起来弄虚作假。
比如几个死党,互相证明对方杀了多少敌人,立下什么功劳。
按照陈浩云的习惯,有这么多人作证,这功劳就算是被确定,立刻给出赏赐。
主公可以任性,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士气。
但身为贴心的家臣们,却得为织田家着想,不允许这种弄虚作假的家伙从主公那边骗取赏赐。
更主要的是不允许这种老鼠屎坏了大家的名声。
因为要是这种哄骗的人多了,有一天暴露,你说主公会怎么想自己的臣属?
会不会怀疑自己臣属有大部分是这样哄骗他犒赏的?
这种丢脸,甚至让主公疑心臣下的事情,织田家的家臣们自然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所以他们就在后面做了弥补,战后统一对所有功劳进行追溯和确认。
而且负责这项工作的家臣们,联合所有权力派系,特别是忍者总部的大佬们。
而这些派系大佬,对此都是超级支持,因为真要出现一个弄虚作假的,一旦泄露,他喵的自己功劳都会被主公被世人怀疑的啊!
自己这辛辛苦苦建立的功劳居然会因为那些老鼠屎被主公和世人怀疑?这种事情稍微有点理智和心气的人都不会允许出现的。
所以这些各个派系的大佬都超级支持这种战后所有功劳追溯复查的规矩。
并且他们还非常有默契。
一旦发现真有这种弄虚作假的家伙,都是偷偷摸摸的让对方死得无声无息。
是的,不禀报陈浩云,就这么偷偷的弄死这种弄虚作假获得赏赐的家伙。
当然,知行不会被追回,继续属于这个混蛋的家属继承。
毕竟就那么点东西,追回干嘛?
一旦追回,那就会曝光在主公面前,曝光在世人面前。
本来就是千方百计掩藏着这种恶劣的事情,哪儿允许他曝光!
至于那混蛋的孩子继承知行,那就当织田家接纳了一名小武家好了。
总体上来说一点问题都没。
当然,这是这些派系和复核审查之人如此决定的,大家嘴里都说着不要让主公蒙羞。
但起码陈浩云那些加点加出来的嫡系家臣,就会一五一十的禀报。
而且陈浩云还很惊喜,因为除了自己加点的家臣,也有其他家臣偷偷的禀报这个事情。
对家臣不敢隐瞒自己,陈浩云很是满意的,然后做出指示,就这么执行,就当自己这个主公不知道一样。
所以这功劳复核审查就主公和臣下心照不宣的进行着。
陈浩云立功立即赏的招牌动作,也依旧是大方的进行,甚至到了更加不需要探究这功劳是如何来的地步。
只要有人把功劳禀报自己面前,陈浩云就直接奖赏下去的地步。
反正后头有家臣为自己分辨和收尾,放心大胆的赏赐就好了。
无数的钱粮和知行确定状散发下去。
无数以前只能当个贱民,或者子子孙孙见不得光的存在,一跃而起,换上崭新的织田家武士袍服,配着锋利的战刀,迈着老爷步,双眼发亮的巡视着自己土地的新起人物,可是越来越多。
而这越来越多的新起人物,落在织田领民眼中,渴望为织田家效力,渴望出人头地的心思自然就在织田家领民心中扎根。
同样,这个时候的织田忍是故意放松对织田领边界的管控,不但对外放出谣言,还特意勾引那些既定目标,让他们来织田领看看这些崛起人士的风光面貌。
这方面是特别针对其他武家的本家忍者的。
至于野忍?没有家主的忍族?
织田势力可以辐射的范围,这些野忍和忍族,早不知道多久之前就成为织田忍了。
要知道忍者的情报最灵敏,同时也最渴望光明,也最敢舍本投资的。
早在织田家还是区区万石武家的时候,就不知道有多少野忍和流离忍族投奔过来成为织田忍。
在织田家成乡侯的时候,这投奔的数量和力度又更是达到高峰。
反倒织田家成了郡公的时候,这忍者来投的数量急速下降。
因为织田家可以威慑到的地区内的忍者,已经绝大部分都变成织田忍了。
搞得织田忍想要继续扩张,只能派出人手,跑到千里之外去勾引。
但却又因为距离过远,很多传闻都变了样,搞得千里之外的忍者都不相信织田家会如此优待忍者。
这是让织田忍苦恼的地方,因为就算现在说服对方来织田领看看的忍者也是在少数啊!
织田忍这边有他们的烦恼,各派系家臣也同样有自己的烦恼。
比如负责物资库存和清点的后勤家臣们,一边哀嚎人手缺乏,一边没日没夜的计算登记安排各种物资的库存和发放。
因为收缴的物资实在是数量太多,种类太多,搞得他们焦头烂额苦不堪言。
军队这边也是,他们都不敢布告宣布扩军,因为只要布告一贴,全领各处军营绝对会被蜂拥而来的人给挤满的。
他们得从熟悉的农兵中挑选,还不能把符合要求的农兵都给挑选进来,因为这样农忙的青壮就少了!
同样还得考虑乡情,要为自己出生地争夺一定的招兵名额,这也是一份痛苦的工作。
这些都算是简单而又复杂的工作。
反倒是开始带领农夫开垦以及修建道路的那些家臣们,他们就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反正经过两个乡的开发,规矩早就制定得完善了,谁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全都一目了然。
他们只需要领着农夫开始埋头苦干就是了。
不需要动脑子,只需要苦自己的身体就行,和那些焦头烂额脑汁搅尽的家臣相比,他们也是难得的轻松。
而商人们,都不需要说的,织田家一开始偃旗息鼓,那些早就等待着的商队,就蜂拥的涌入贺郡,无数的生意等着他们呢。
织田本家的商人自然也开始大展宏图,誓要为织田家买来最便宜最好用的物资,赚来最多的金钱。
整个贺郡就这样开始大开发,开始陷入这个时代不可能产生的,属于热火朝天的发展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