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那宗和一连数日不来,甄永信料定他必是背着自己耍小聪明,私下自作主张做局,结果砸了局,没脸来见他。心想年轻人自负,非得碰些钉子,才能慢慢熬成气候,不走些弯路,总也长不了才智。

这样一想,心里也就不生气了,今天见那宗和又提着些好吃的来了,心里挺高兴,也不拿话戳穿他,装着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嗔怪那宗和,又花钱买东西来,说这阵子,把他的嘴,都吃得没味道了。

那宗和也装着没事一样,说是一个朋友,从冀东秦皇岛来看他,这些日子,带朋友在城里玩耍了几天,就没空儿过来看望老叔。

三个人坐着说了些闲话,那宗和就起身回去了。

一天下午,甄永信刚睡过午觉,那宗和又来了。这回他怀里捧着两个盒子。盒子是锦缎裱装的,却已显陈旧。

甄永信见了,刚要嗔怪他又花钱给自己买东西,那宗和却先笑着说道,“一个朋友,刚弄了两件东西,我怕放在我那儿不保险,想放到您老这儿。我们那院子,人多眼杂,太乱。”

“什么东西?”甄永信问道。

“两件瓷器。”那宗和说,“都是老货,何希珪给看过了,只是一时不好出手,先放一阵子再说。”

“你那朋友从哪弄的?”琪友问道。

“咳,他能从哪儿弄?还不是从主人那儿捣腾出来的?”那宗和说,“那小子一小就在永贝勒福上当差,永贝勒这阵子快不行了,几个儿子正变着法儿,从老爷子屋里往外捣腾东西,我那朋友看准时机,自己也捣腾了几件。”

“何三爷看过,怎么说的?”甄永信问道。

“他说这件小的,是钧窑明万历青花碗,那件大的,是清乾隆时期景德镇仿元青花觚。”

“你那朋友是什么意思?”甄永信问。

“他交给我,像往常那样,找个合适的茬儿,把货出了就行。”那宗和一边应着,一边把盒盖儿打开,取出两件瓷器,递给甄永信把玩。

甄永信对古玩不在行,差不多是个门外汉,瓷器拿在手里,也就是一件瓷器罢了,看不出个子午卯酉。把玩了一会儿,重新装起,让琪友搬到里屋收好。

“现时古玩行里,什么瓷器最下货?”甄永信问那宗和。

“将军罐!”那宗和说,“清早期以前的将军罐,只要是官窑的,就要几千块现大洋,总有玩家上手。”

“将军罐里,有没有仿品?”甄永信问。

“咋没有呢?”那宗和挥手划拉了一下,说道,“你到琉璃厂的地摊上转一转,满市场的将军罐,没有一个是真的。高仿的,一两块大洋就能买下,低仿的,几个铜子儿就成。”

“那就不能和真的混在一块儿,辨不来了?”甄永信问道。

“一般不会,”那宗和瞪着眼睛说道,“行家的眼力,毒着哪,真的假的,差不多一眼就能分出。”

“那些玩古董的里面,就没有一些‘二世祖’一类的秧子?”甄永信又问道。

“咳,怎么还有一些呢?差不多大半都是那路的货色。”那宗和说,“这些人,一生娇生惯养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做不了什么正经的生意,就打起了古董的主意。仗着祖上传下的一些破烂玩艺,一知半解地学些古玩知识,就跑到市面上蒙市,相互间你蒙我,我坑你的,老想着能拣到大漏,一 夜暴富。真的行家,谁肯成天到晚的溜街?”

“一旦他们淘到了真货,他们怎么能知道是真货呢?”甄永信问。

“花钱找人做鉴定呀。”那宗和说,“一些小东西,他们就找何希珪这类拉邦套的人鉴定,淘到了大货,他们就要出大价钱,去找京城里的名家鉴定。”

“照这么说,这古玩界,倒是满有意思的。”甄永信叹了一声气,转头对琪友说,“琪友啊,取十块大洋给宗和,赶明儿个,让宗和到琉璃厂那儿,买件高仿的将军罐回来,我倒要领教领教个中的奥妙。”

琪友刚要起身,被那宗和一把摁住,“看您老说的,一个仿冒将军罐,能值几个钱?还要您老给我钱。明儿个我给您老带来一个就是了。”说完,起身走了。

过了一天,那宗和果真带来一个仿明朝官窑将军罐。甄永信抱在怀里,翻看起来,却也看不出名堂,只觉着是个瓷罐子罢了。看了一会儿,放在桌上,转头问那宗和,“你常去琉璃厂出货,遇没遇见过这类玩家? 他们家道挺厚实,在古玩方面还是半瓶子醋,是个空子,却对淘货走火入魔。”

那宗和听了,翻了几下眼珠子,说道,“这个,我倒没怎么留意。”停了停,又说,“不过何希珪能知道,他天天泡在市场,什么样的人都接触,等我去问问他。”

“问可以,但要讲究策略,”甄永信嘱咐道,“不能让他介绍给你,更不能让那人知道你和何三爷认识,一旦漏了,事情就不好办了。”

“您老又有想法啦?”那宗和听甄永信这样吩咐,猜出甄永信又有了做局的想法,不隔己,兴冲冲地开口问道。

“有个想法。”甄永信一边摸着将军罐,一边嘀咕道,“就看你能不能找准人呢。”

“您老放心,”那宗和拍着胸 脯说,“这事包在小侄身上了。”说完,起身回去了。

那宗和来到琉璃厂,找到何希珪,何希珪伸着刀螂头,鬼鬼祟祟问道,“有货要出?”

“没有,”那宗和说,“今儿个闲着,随便过来走走,”

“这几天,要做一单?”何希珪又问。

“做什么呀,上次让你搞了一次,现在睡觉还做恶梦呢。还好意思说呢。”

“那能怪我吗?”何希珪争辩道,眼见他还要往下说,那宗和打断他,说道,“行了,行了,不怪你,怪我,成了吧?哎,我问一下,现在像明朝官窑将军罐这类东西,走得快吗?”

“那要看品相了,”何希珪歪着刀螂头说,“要是品相好的,走得风快。”

“价位怎么样?”

“不低,”何希珪说,“像我刚才说的,要是品相好,五六千是常见的价。怎么?手头有货。”

“没有。”那宗和说。

“那你问这干什么?”何希珪叮着问。

“噢,一个朋友,看见主人家有这么件东西,想运出来,却不知市面上价钱怎么样,又不知走得快不快,特地托我来问问。”那宗和信口说道。

“你让他运出来呗,我保准让他走得快,走得好。”

“又吹了吧?”那宗和激他一句,“这么大的价钱,吃货的人那么好找?”

“看你不信呢,”何希珪说,“这样的人,我手里有一打,东安的三麻子,西单的刘五爷,北海的王少爷……”

“你在蒙我吧,你说的这些人,都住在天上吧?和你结识了这么多年,愣是没见过一个你刚才提过的人。”那宗和嘲讽道。

“蒙你干啥?人家平时在行里淘货,没事也不到我这儿来,你怎么会认识?”何希珪争辩道。

“那也不至于一个也没见过吧?”那宗和说。

“你不信我,是吧?”何希珪抬起刀螂头,说道,“那好,我现在就从行中喊过几个,让你认识认识。”

“别介,人家正忙着呢,喊过来怎么跟人家交待?你随便指几个给我看吧。”那宗和说。

“也行,”何希珪往人群里望了一会儿,指着一个头戴瓜皮帽,帽子前沿镶着绿宝石的人说,“瞧,那是白四爷,专玩金石的。”

看了一会儿,又指着一个上了年岁的人说,那是郑三爷,早先在京城开米行,现在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天天到这里淘货,他专玩字画。

他身旁那个胖子,是胡二爷,咱京城里有名的花爷儿,祖上在城里开有三家馆子,到了他手里,经营不善,全兑了出去,现时在琉璃厂玩古董,什么都淘,吃货也大气,半年功夫,已吃了十几万的货,你还别说,傻人也有天助,前些天,淘了一块古玉,拣了个大漏,一转手,听说赚了大一万呢。“

见何希珪还要介绍这位胡三爷,那宗和打断说,“你别老讲他,再给我说几个别的。”

何希珪听了,又指了几个,那宗和心不在焉地听着,两眼却紧盯着胡二爷不放。听何希珪絮叨了一会儿,那宗和说,“行了,我回去跟朋友说一声,他要是能运出来,就拜托你帮着给出了。”

说完,告辞回去了。

那宗和径直找到甄永信,把经过说了一遍。

甄永信仔细听着,偶尔问一两句,待那宗和说完,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看行。这样吧,明天咱们到琉璃厂去一趟,在那跟前儿租一处房子,在那里做局也方便。等租好了房子,宗和再到琉璃厂那边买些高仿古玩,在租房里陈列着,尽量要显出家道中衰的大户人家的样子……”

三人一边合计,一边吃了晚饭,直到半夜,看看时间太晚,甄永信留那宗和住下。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三人上街吃了早饭,雇车往琉璃厂那里去。

在琉璃厂南街的一条胡同里,寻得一家独门独户的四合院租了下来。

按照甄永信的想法,琪友上街雇来两个打零工的老妈子,把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干净。那宗和又买回几件高仿古玩,陈列到橱柜里。一番收拾之后,就有了家道中衰的大户人家的模样。

下半晌,三人到街上吃了饭,回来后又把做局的事合计了一遍,当晚,三人就在新租的房里住下。

第二天一早,那宗和带着琪友,怀揣前些日子朋友求他出货的明代钧窑青瓷碗,也不掏出问价,只在人群中寻求何希珪指点给他的胡二爷。眼看天色快晌了,还没找到胡二爷。琪友低声问那宗和,“他今天会不会不来了?”

“难说。”那宗和说,“再找找看,实在不行,下午咱们再来,帮我看着点,小心别让何希珪看见了。“

两人说话不及,那宗和看见琉璃厂西边出口处,一个胖子正背着手,要走出市场。

“在那儿。”那宗和说着,拉过琪友,向那胖子努了努嘴,随后急走几步,追了上去。琪友也跟在后面,晃了过去。

那宗和追上胡二爷时,胡二爷已出了琉璃厂。那宗和快走几步,在胡二爷要经过的地方,站了下来,掏出怀里的小盒子,打开盖子,露出里边的瓷碗。见胡二爷到了跟前,便递上去问道,“这位爷,要不要钧窑的东西?”

胡二爷见问,停了脚步,取出那只碗,端详了一会儿,说道,“钧窑的?准成吗?”

“一百个准成,”那宗和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我爹说,这是明代官窑的东西,现在家里等着用钱,才拿出来卖的。”

“你爹说的?你爹是干什么的?”胡二爷边翻看瓷碗,边问。

“什么也不干,就在家里呆着。”那宗和说。

“他自己怎么不出来卖呀?”胡二爷跟着问道。

“他怕丢人。”那宗和嗫嚅道。

“丢人?”胡二爷看了那宗和一眼,没吱声,又端详一会瓷碗,问道,“你爹说,这只瓷碗,要卖多少钱啊?”

“我爹说,要价八百,最低也不能少了六百。”那宗和直耿耿说道。

胡二爷听了,冷笑了一声,又看了看卖瓷碗的年轻人,呆头呆脑的,虽说不像傻子,猜想这年轻人也是大户人家娇生惯养出的荒料,不谙世务,便动了心思,开口道,“你爹整天呆在家里,不知道行市,你这只碗,顶多只值二百,怎么样?成交不?”

“二百?”旁边装成看热闹的琪友听过,惊叫了一声,抢插嘴说道,“昨天我看见一只类似的碗,还不如这只呢,最后是一千块现大洋成交的……”

听琪友说话一口东北口音,眼瞅着要坏了自己的好事,胡二爷恼怒起来,瞪着琪友骂道,“哪儿来的蛮子?嘴上没毛,就敢在这里信口胡吣!一千块现大洋?卖给你吧,来,你拿一千块现大洋来,我做主了,卖给你,拿钱来呀!”

琪友给骂了个大红脸,淡溜溜地走开了,身后又听胡二爷还在骂,“看你个穷样儿……”骂了一会,又转头问那宗和,“怎么样?小伙子,二百块钱,干不干?”

“这个我做不了主,你得跟我爹说,他交待过的价钱,我不敢随便改。”那宗和翻了几下眼珠子,嗫嚅着。

胡二爷猜想,这家的父子,必是大户人家的膏粱竖子,荒料无能,不善经营,败坏了祖业,家道衰落,眼下正靠变卖祖宗留下的家产度日。要是这样的话,想这年轻人的父亲,也不会精明到哪儿去,何不乘此机会,拣他个大漏?这样一想,便问道,“你家住哪儿?能不能带我去拜见令尊大人?”

那宗和见说,也不推辞,告诉胡二爷,“就住南街,离这儿不远,爷要是愿意,跟我来就是了。”

胡二爷见说,抬脚跟着去了。

UU文学推荐阅读:我的抗战不一般疯魔三少爷三国:祖龙复辟,从霸王传承开始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大唐第一熊孩子回到宋朝当皇帝三国:谋圣之后,我帮刘备拿天下大秦帝国之召唤天下召唤百万大军,女帝给我削苹果三国:挥师出祁山夺渭水人在水浒,正在造反穿越大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修仙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花瓶通古代,我囤货娇养了女帝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霸气村妞,种个将军当相公这个县令有点良心,但不多!气吞山河图重生为后之皇后威武对不住了朱棣,我假太监要当皇帝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大秦:开局成了胡亥怎么办?大唐皇子:我有农场系统我剧透大明国运,朱元璋心态崩了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乱世,从三斤糙米打造世外桃源唐逗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银屏,你先把刀放下!豪横大宋北宋小地主开局逼我送死,反手召唤三千玄甲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谍影:命令与征服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回到北宋当暴君三国前传军阀皇子:开局买下双胞胎侍女给秦皇汉武直播历史,他们破防了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补天前传陛下也不想自己的女子身份暴露吧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大明:自爆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福寿至神通寺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大宋出了个武皇帝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我的帝国无双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我的炼金工坊人在大唐,奶奶是则天女帝水浒之扈家庄崛起今朝已然同淋雪,何妨今生未白头三国之开局签到送李元霸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造反,还不是你们逼的明月照山河
UU文学最新小说: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