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颖达鞠躬之际,秦逸急忙往旁边移了一步,连连摆手。
“孔师,学生当不得你这一礼。”
“不,这礼是你应受的。”
“这不行..我何德何能怎么..”
看到两人在互相推脱,李二陛下可是对孔颖达的固执深有体会。
他知道秦逸不将孔颖达这一礼接下,这事非得一直这么耗下去不可。
于是,秦逸话未说完,李二陛下将其打断并进行劝说。
“世安,你还是接下孔卿之礼为好,毕竟你之所言让他有所获。”
“陛下所言甚是,受下老夫这一礼,不然老夫对于今日所得,日后必于心难安。”
“那好吧。”
秦逸听到李二陛下与孔颖达将话都说道这个地步,停下脚步不再闪躲。
随后,他站立在孔颖达身前生生受下一礼。
见状,李二陛下觉得此间事了,于是带着秦逸和孔颖达一行人离开凉亭朝弘文馆外走去。
就在此时,凉亭外听完整场考效的学子或官员,在感到庆幸能听到这场考效的同时,也相继对着朝弘文馆外走的秦逸鞠躬致谢。
只因秦逸所言不仅让孔馆主有收获,于他们而言也一并推开了一扇门。
一行人辗转来到甘露殿。
李二陛下这才将高兴摆在脸上,他很是开心的告知秦逸。
“世安可知,你先前在弘文馆内的言论可是帮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呃...”
秦逸只是无意间发出一个语气助词,想了想没觉得说的话能给李二陛下有什么帮助,于是直接摇了摇头,表示并不知道。
李二陛下看着秦逸的反应,心情很好的拿起桌上的茶水抿一口,转头向孔颖达望去。
“孔爱卿,看世安这一头雾水的模样,由你来个世安解惑好了。”
“呵呵,老臣遵命。”
应承了一声,孔颖达面带微笑地说道。
“世安,你可还记得你师父所着的那本三字经?”
“当然记得了!”
瞧见,秦逸的脑袋上下摆动,孔颖达继续接着说。
“当时我们一众大臣都认为此书不仅内容,还有书上的注音都是开启民智的利器。”
“同时,上至陛下,下至当时殿内的诸位大臣都心里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比起愚民来说,开启民智更有利于大唐的发展,于是老夫主动向陛下请缨将此事揽在自身。”
“陛下所言之难题与此事有关,你猜猜看是何事?”
秦逸看到李二陛下也在点头,这显然是要他猜测一番才会将事情告知于他。
撇撇嘴,他暗自腹诽有话直说不就好了,可还是快速的转动起脑筋进行思考。
想到已贡献到李二陛下手上的三字经和拼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浅显易懂。
并且,这两样东西比起当下其他典籍更容易让人理解并将其学会。
所以,大唐的百姓们将其学会并非难事。
再加上,经过刚才孔颖达亲口确认,当初是由他亲自承接下三字经、拼音推广之事。
那么,关于推广之事理应不会有什么问题才是。
毕竟,在这个时代掌权者依然是以儒家的思想在治理国家。
因此大学、中庸、论语以及孟子四书,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五经。
不仅是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而且也是当今读书人想要为官从政必读之物。
并且为了迎合上位者的治国理念,当世读书人皆以研习四书五经,他们历经十年寒窗苦读,就为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为官作宰。
哪怕不熟悉历史的他,也能从现代的电视剧中得知。
历代科兴选仕,试卷命题无他,必出自“四书五经”,这足见其对为官从政之道、为人处世之道的重要程度。
又因孔子为儒家之首,四书五经是为读书人必习之书,所以孔家在每个朝代中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以上原因,孔颖达身为当下孔家代表,以孔家在儒林中的影响里,将三字经、拼音推广开来应是十分容易才是。
同时,借由孔家之手推广将《三字经》、拼音这两样浅显易懂的事物,不仅可以让朝廷对百姓有教化之功,孔家也可借此事的声望更上一层楼,也可让大唐的百姓顺理成章的开启民智。
想到这里,秦逸觉得将三字经和拼音推广定是顺理成章不成问题,可既然不是这个问题而又与此事相关,难道是...
苦思一会儿,秦逸仍旧没有任何头绪,于是随口说出了一个十分离谱的猜测。
“我知道了,困扰着陛下的难题是百姓就未开智,所以连三字经和拼音也不能将他们晚间。”
闻言,李二陛下直接将口中茶水喷出并被呛得咳嗽连连。
见李二陛下出丑,孔颖达眼底的笑意更甚了几分,缓缓将事情娓娓道出。
没多久,秦逸听完孔颖达的讲解,脸上的表情变成‘囧’。
因他没想到,事情居然出在被他认为顺理成章的推广上。
而且,对此事阻拦的那些人用的理由,居然就是孔子曾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正谓愚民,所以开民智之事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