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渤海郡,早已被战火覆盖。
幽州军兵分三路,陆地水路同时进攻。
渤海只剩下了最后一座城池,也就是渤海太守府所在的浮阳城。
幽州军的进攻速度,比众人预估的还要快一些,即便是重兵把守的县城,也被幽州军快速攻了下来。
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四将,率领渤海郡剩余的兵马,死守浮阳城,希望可以等到支援。
没办法,袁绍不在家,他们这些人除了守城,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哦,对了,除了守城以外,还能做一件事,那就是逃离渤海郡。
幽州这边的攻势太猛了,上来就是投石机加强弩,打得城头守军都不敢冒头,露头就秒。
东西北三路同时进攻,水陆并进。
战术十分明确,围三缺一。
只留下西面供渤海兵马逃生。
可这么明显的漏洞,不到最后,谁都不愿意走这一步。
兵不厌诈,谁也不知道西面到底有没有埋伏一路兵马,就等着他们上钩。
打仗嘛,不能指望敌人的怜悯。
若是敌军突发善心,别上当,那肯定是一个新的套路。
所以,除了死守渤海郡,这些人没有其他办法。
而且幽州攻打渤海郡的消息,早就派人送信到洛阳,袁绍若是知道,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回来的。
可渤海守军并不怎么乐观,即使袁绍带兵赶回来,恐怕也来不及了。
幽州这次攻打渤海郡,安排的很有意思。
典韦、许褚、胡车儿,幽州出名的莽夫三人组。
最重要的是,没有随军谋士出谋划策。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一次没有战术,只有打,玩命儿的打。
用最强悍的攻势,最短时间内拿下渤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幽州这次下了大决心,誓要一鼓作气,拿下袁绍老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道理大家都懂,也就袁绍没有这个实力,要不然早对幽州动手了。
渤海北面有这么一个强大的邻居,袁绍睡觉都睡不踏实。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双方之间,迟早有一战。
但袁绍却是被动的一方,因为他不知道幽州什么时候会对渤海动手。
渤海只是一个郡,幽州却是一个州。
无论是粮食、人口,还是兵马、情报,袁绍自认为没有一项能比得上幽州。
硬实力、软实力都比不上,这还打个锤子啊?
但大家都是一方诸侯,袁绍的出身搁这摆着呢,他可不能认怂,要不然袁家的面子就掉地上了。
他袁绍虽然是个好面儿的人,但跟袁家的声誉比起来,什么都得让步。
袁家历经这么多年,靠的就是名声。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汉就是一个关系社会。
虽然大汉十三州看起来很大,但世家豪门的圈子就这么大,哪个州郡有同级别的世家,大家心里清楚的很。
没有名声,谁会搭理袁家?
平时经营好袁家声誉,必要时就像这次诸侯讨董一样,一呼百应,影响力这不就出来了嘛。
身处这个层次的袁家人,腰板比谁都要硬,他们可以败,可以死,就是不能怂,不能丢人。
渤海是袁绍的老巢,招兵买马,耗时耗力,花了很大的代价才弄成今天的规模。
要是真被幽州攻打易主,袁绍估计能气的撅过去。
袁绍可不是袁术,袁术是袁家嫡长子,而他只是一个庶子。
若非能力出众,袁绍早就不知被排挤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当他的纨绔公子去了。
群雄逐鹿的机会只有一次,袁家只会支持袁绍这一次。
若是袁本初没有抓住这次机会,最后只能被袁家遗弃。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没了他袁绍,还有袁术这个嫡长子呢。
争霸天下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做到的,这都是靠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兵器铠甲,粮草战马,到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哪怕以袁家的积累,也不能让袁绍卷土重来第二次。
袁绍这次败了,要想东山再起,只能靠自己,袁家是指望不上了。
这也是渤海兵马死守浮阳城的原因之一,袁绍不回来,拿什么东山再起?
只凭头铁吗?
撞死他也弄不出多少兵马来。
招兵买马,起码得让手下将士吃饱吧。
吃饭都吃不饱,人家凭什么要替你打仗?
当兵吃粮,吃粮当兵,都是为了活下去罢了。
幽州这边也很清楚,袁绍知道消息后,不管怎样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渤海,能救就救一下,救不了也不会有遗憾。
出去参加一次诸侯讨董,老窝被人给掏了。
这种感觉,可不是谁都能体会到的。
有一点让渤海守军比较庆幸,那就是赵云等人此时也不在幽州。
双方领头的都不在家,让家里的手下可劲儿折腾,打的那叫一个火热。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赵关张这几员大将都不在的情况下,渤海都坚持不了几天。
若是赵云回来了,渤海恐怕连一天都撑不下来。
之前的城池攻防战中,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四人,被典韦逮住后好一顿胖揍。
一个个都鼻青脸肿的,都给他们打出心理阴影了。
若不是典韦手下留情,这四个人早就凉了。
典韦的想法很简单,招揽不招揽的,先打服了再说。
至于怎么招揽,就不是他典韦该操心的事情了。
赵云这边决定前往渤海后,战船一路向西,直奔浮阳城而来。
渤海郡东面临海,郡县内河流众多,凭借水路可以到达多数地方。
到达浮阳城附近的时候,天都黑了。
让人一打听才知道,紧赶慢赶的,还是没赶上,典韦他们已经把仗打完了。
看看那坑坑洼洼的城墙,就知道战况有多激烈,都是投石机砸出来的。
想守城都守不了,直接强拆。
夯土城墙,又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天武城,肯定扛不住投石机的猛烈攻击。
至于袁绍手下的武将,只剩下张合和高览还活着。
颜良文丑宁死不降,典韦当然不会惯着他们,一人一戟,直接送他们上路。
颜良文丑死的还算壮烈,起码到了招降这一步。
宁死不降,也成就了忠义之名。
那个人称“河北老刀王”的韩琼,攻城的时候,就被投石机砸死了,连长什么样子都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