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公主说:“太子,如今这局面越发复杂,咱们没有确凿证据,贸然指认大臣,恐怕皇帝也不会相信。”
太子眉头紧锁,在房内来回踱步:“你说得对,那幕后之人如此谨慎,杀了那女子灭口,肯定不会留下太多把柄。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引蛇出洞。”
明月公主眼睛一亮:“或许我们可以设个局,放出假消息,就说我们找到了关键证人,要在朝堂上揭露幕后黑手。那幕后之人若是心虚,说不定会有所行动。”
太子沉思片刻,点头道:“这倒是个办法。明日我就进宫,向父皇禀报此事,顺便放出这个假消息。但要小心行事,不能让那幕后之人察觉这是个陷阱。”
第二日,太子进宫面圣。在朝堂上,太子向皇帝奏道:“父皇,儿臣近日多方查探,已找到了能证明儿臣清白的关键证人,三日后,儿臣定会在朝堂之上,揭露陷害儿臣之人的真面目。”
皇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若你真能查明真相,还自己清白,那自然是好。但若你只是为了拖延时间,朕定不轻饶。”
太子赶忙叩首:“父皇放心,儿臣定不会让您失望。”
退朝后,太子故意在宫中走动,将三日后要揭露真相的消息传了出去。果然,没过多久,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宫中传开了。
与此同时,在一座隐秘的府邸中,一位大臣正脸色阴沉地听着手下的汇报。这位大臣便是吏部尚书王宏,正是他策划了这一系列阴谋,企图扳倒太子,扶持自己的外甥上位。
王宏听完后,冷哼一声:“哼,这太子还真是不死心。他所谓的关键证人,肯定是假的,想引我上钩。不过,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得想个法子应对。”
手下问道:“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做?”
王宏思索片刻:“派人去查,这三日之内,太子府有什么动静,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另外,准备些死士,若太子真的找到了对我们不利的证据,必要时,就将他们灭口。”
回到太子府,明月公主焦急地问:“太子,消息放出去了,不知那幕后之人会不会上钩。”
太子自信地一笑:“他若不想身败名裂,就一定会有所行动。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于是,太子暗中安排了侍卫,加强太子府的戒备。同时,让明月公主躲在府中安全的地方,以防不测。
三日后,朝堂之上,众人都在等待太子揭露真相。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严肃:“太子,你说的关键证人何在?”
太子不慌不忙地说:“父皇,证人已在殿外,只是在这之前,儿臣想先问几位大臣几个问题。”
皇帝点头:“但说无妨。”
太子看向王宏,问道:“王尚书,近日朝堂纷争不断,东海鲛珠之事疑点重重,听闻您对南疆奇药颇为了解,不知这‘化灵水’之事,您可知道些什么?”
王宏心中一惊,但表面上却镇定自若:“太子殿下,老臣虽知晓‘化灵水’,但此事与老臣并无关联。”
太子冷笑一声:“是吗?那为何在鲛人泪之事刚有头绪时,知晓内情的女子就被人灭口?而这鲛人泪,又与二十年前龙凤胎的秘密有关。”
王宏脸色微变:“太子殿下,您可不要血口喷人,这龙凤胎之事,老臣从未听说过。”
就在这时,突然有侍卫来报:“太子殿下,太子府外发现一群可疑之人,似乎有不轨企图。”
太子心中暗喜,看来这王宏果然上钩了。他对皇帝说:“父皇,看来有人心虚了,想在此时动手。儿臣恳请父皇派人随儿臣一同前去,定能将幕后黑手一网打尽。”
皇帝脸色一沉:“竟有此事?准了,你带御林军前去,若真有人蓄意谋反,绝不姑息。”
太子领命,带着御林军匆匆赶回太子府。到了太子府外,果然看到一群黑衣人正与太子府侍卫对峙。
太子大喝一声:“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太子府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