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绣、李纨的父亲李守中,曾任金陵国子监祭酒,几年前转调到金陵鸿胪寺的一个闲职。
李氏一族是金陵本土的书香门第,李守中品级不低,金陵不同京城朝堂中心,争斗不激烈,倒也逍遥。
前朝官员是六十就退休了,超过六十的需要皇上特批。
大雍朝的官员,太上皇时期,是七十岁致仕。
到了康元帝,低级官员改成六十,高级官员改为六十五岁。
超过六十五岁的官员,需要皇上特批,才能继续做官。
李守中才五十三,他的品级也算是高级官员,虽然实权并不大,按理能做到六十五岁。
…………
贾政问候了李守中,李绣说,父亲身体还是不错的,父亲打算年底前上折子给朝廷,进京述职。
李守中是要进京拜访老朋友,拜托照顾在京为官的李绣,也要来拜访贾府。
贾政心中高兴,贾家这两年变化很大,亲家也重视起贾家了。
贾政问贾赦道:“大哥,琮哥儿呢?是不是在后院?”
“嗯,琮哥儿和宝玉、兰哥儿一起。”
贾政道:“大哥,让琮哥儿出来,陪李贤侄饮酒,可好?”
“好,二弟,你安排吧。”
贾琏、贾蓉、薛蟠这些纨绔子弟,与李绣谈不到一起。
别看贾琮品级不高,是实权位置,部里还有人照顾,扎扎实实办几年的差事,升迁六品,不在话下。
贾赦如今对贾琮,也挺满意的。
贾母与李夫人相谈甚欢,琥珀正传后厨上菜,前院派人来请贾琮出去。
贾琮起身还问了宝玉,道:“宝玉,咱们一起出去,陪李家兄长饮酒?”
贾母、王夫人听了,也期待的望过来,李绣以后在翰林院,多认识一些正经的读书人,也是好事。
宝玉不太乐意,在后院饮酒多好,待会还可以敬宝钗、黛玉、史湘云、宝琴一两杯酒,和姐妹们说说话,多自在。
出去荣禧堂,贾赦、贾政也在,宝玉是浑身难受。
…………
避暑的行宫隔壁,就是承德地区,建了一个小城。
太上皇在位时,承德最初只是小村落,人口很有限,为了修建园林,驻守行宫,驻扎了一千官兵。
初期移民过来开垦土地,人口才几百人。
到了康元帝时期,人口逐步增加,承德地区的小城,已经有三四千人口。
(一直到乾隆时期,大规模移民,承德人口才暴涨到了几十万人。)
如今承德城区,只有几千人,城里就两条街道,有商铺。
两条街道呈十字。
这几日,小胖子在别院实在呆的无聊,带人去承德城里面去逛了几次。
承德城里面唯一的一家酒楼。
酒楼里面还有一对唱曲的姓柳的母女,欠了酒楼的银子,被酒楼老板押在这里唱曲还债。
母女俩是京城的人,二十八岁的柳氏,她的女儿才十一岁,丈夫是个游商,来承德做小买卖,病死了。
小胖子韩王、贾环、朱康、秦遇在酒楼用餐,点了母女俩唱曲。
两个本地的地痞流氓,来骚扰这母女。
韩王府的几个护卫,上去狠狠的揍了一顿。
小胖子韩王见母女俩也可怜,想帮她们。
朱康拿了银子,替柳氏还清了欠酒楼的银子,柳氏感激朱康。
最后,朱康决定带她们俩回京,朱康在京城也有一个大宅院,也缺少人帮他管,朱康认了柳氏的女儿,做义女。
…………
下午,小胖子韩王酒足饭饱,回到行宫别院,宫里太监传他们过去。
小胖子、贾环、朱康三人去觐见皇上。
皇上道:“小六子,如何,城里好玩吗?”
“父皇,不太好玩,就两条小街道,走一会就走完了,没劲。”
“没劲吗?收了一对母女,也没劲?这不挺有意思的吗?”
小胖子韩王立刻跳起来,道:“父皇,谁告诉您的,可不是我收的,朱康见她们可怜,替她们还了债,准备带她们回京,朱康认了女孩做义女,可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的。”
皇上斜了一眼应冷,这次的消息,可不准确啊?
“行了,让你再待在这里,整日无所事事,朕看着也心烦,今晚上,你收拾好,明日带着你的人出发吧,去扬州。”
闻言,小胖子兴奋极了,终于可以去扬州玩了。
皇上嘱咐道,去到扬州,一定不能鲁莽行事,如若查不到罪证,宁可无功而返,也不能在江南闹得民怨沸腾。
贾环忽然道:“皇上,八大盐商,在扬州有四家,能不能一起查。”
皇上道:“江家就不用查了,其他三家,你们查到哪一家有罪的都可以,只抄一家就行了。”
小胖子道:“父皇,这江家可是八大盐商之首,银子肯定不少,为何放过他?”
皇上说不查就不查了,小胖子还追问。
贾环、朱康低头不语。
皇上没好气的道:“小六子,你哪有这么多问题,别查江家就是了。”
贾环恭敬的问道:“皇上,去扬州,江家能不能配合我们?”
皇上奇道:“你想江家配合你做什么?”
“皇上,臣想…………”
(第二更,今晚继续码字,想补欠的一更,别等了,应该会非常晚,有可能三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