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明从陇右节度使任上进京担任刑部尚书已经三个多月。
在这三个月内,刑部也没接到什么大案子,这让皇甫惟明有些怀念军旅生涯,感觉在战场上才能将自己的本事发挥的淋漓尽致。
接到让他审理“青龙坊纵火案”的圣谕之后,皇甫惟明精神为之一振,终于可以有所作为了!
虽然这桩连环案有仪王李璲牵涉其中,但这不正是树立自己“铁面无私,不畏强权”形象的绝佳机会吗?
“臣遵旨!”
皇甫惟明接了圣旨,立刻派人前往大理寺衙门把嫌犯李璲转移到刑部大牢,等候审讯。
李璲被关在大理寺的时候,心里还想着李琬毕竟是自己的亲哥哥,虽然在公开场合铁面无私,私下里应该会关照自己。
再不济,老娘刘太妃也会替自己这个儿子求情,逼着六郎替自己脱罪。
虽然在仪王府门前自己想要用马鞭抽打母亲,但那也是被气得失去了理智,再说也没打到不是?
无论如何,自己都是她的亲儿子,老娘和亲兄长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但看到刑部的差役来提人,李璲登时慌了神,大声抗议:“你们是什么人?本王就在大理寺,哪里都不去!”
奉命提人的班头拱手道:“对不住了仪王殿下,这件案子移交到刑部了,自此刻起,大理寺不再过问此案!”
“放屁!”
李璲大声抗议,“是大理寺卿李琬派人把我抓来的,大理寺怎么可能不再过问此案?”
班头冷笑道:“圣谕煌煌,小人等只是奉命行事,还望仪王好生配合,莫要逼我们这些小人用强!”
顿了一顿,补充道:“再给仪王交个底,小人听我们尚书大人说了,此案乃是大理寺卿主动移交到刑部的,其实我们大人也不愿意蹚这浑水,你就乖乖的跟我们去刑部吧!”
“这李六郎的心可真够狠的啊!”
李璲闻言登时像斗败的公鸡,老老实实的被从大理寺大牢转移到了刑部大牢。
得知李璲被带到之后,皇甫惟明并没有急着升堂审讯,而是率领三百名刑部官差以及仵作列队走出皇城,顺着承天门横街前往十王宅勘察现场。
案子确定由刑部接手之后,伍甲带着三百名锦衣卫撤离了十王宅,把看管现场的任务交给了万年县衙。
杨国忠站在仪王府门口翘首期盼,等候刑部尚书皇甫惟明的到来,争取抱上这根大腿。
杨国忠深知自己身份卑微,只有背影毫无背景,唯有抱上一大腿才能在朝廷站稳脚跟。
而京兆杜氏、韦氏,河东裴氏、薛氏都依靠着门阀自成体系,外人很难融入,相比之下出身陇右的皇甫惟明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真是太谢谢县丞了!”
得知自己被圣人钦点为万年县总捕头,张小敬笑的几乎合不拢嘴,“等哪天小人的赏金发了,我请大人去万仙楼快活快活!”
杨国忠笑眯眯的道:“小敬啊,你这总捕头是本官花了五两金子买通圣人身边的吉公公才给你讨到的,你好意思让本官给你垫钱?我也有妻儿需要抚养呢!”
“哦……”
张小敬恍然顿悟,原来是杨国忠拿着总捕头的官职抵了五两黄金的承诺,这样的话自己还谢他个屁!
就在这时,刑部的人马浩浩荡荡的进入了十王宅。
看到身穿紫袍的皇甫惟明策马当先,杨国忠急忙快步上前作揖施礼:“万年县丞杨国忠见过皇甫尚书!”
不等皇甫惟明开口,杨国忠抢着接过缰绳帮他牵马:“尚书公务繁忙,因何骑马却不坐轿?”
“坐轿是文人的习惯,本官常年在边陲执掌兵权,相比之下更喜欢骑马。”
皇甫惟明的语气带着骄傲,言语之中以武官自居而不是把自己当做文官,即便他现在担任的职位是个文职。
“呵呵……光顾着说话,竟然疏忽了杨县丞为本官牵马。你是朝廷命官,这样成何体统,快快松手!”
杨国忠露出谄媚的笑容:“能为皇甫尚书牵马,实在是下官的荣幸,大人慢点下马。”
杨国忠说着话伸出另外一只胳膊去搀扶皇甫惟明。
皇甫惟明嘴里说着不让杨国忠为自己牵马,但还是扶着杨国忠的胳膊翻身下马。
自己乃是当朝二品大员,让他一个六品县丞牵马也不是不行,更何况又不是自己逼迫他这么做的!
站在一旁的张小敬暗自佩服,怪不得这杨国忠在大牢里蹲了半年出来又官复原职,这溜须拍马的本事自己当真是望尘莫及!
“埋尸现场何在?”
皇甫惟明下马后将双手背在身后,肃声问道。
杨国忠拱手答道:“埋尸地点就在仪王府的后院。”
皇甫惟明当即带着刑部的官差来到后院勘察,并向万年县的仵作询问尸检结果。
“回大人的话,根据小人检查,这两名死者大概于两个半时辰之前毙命。
死亡原因是窒息,死者口鼻有血渍,手腕有捆绑痕迹,小人推测死者在生前遭到捆绑,被人强行捂住口鼻,最终窒息而死。”
万年县的差役毕恭毕敬的做了禀报。
皇甫惟明点点头,示意刑部的仵作再验一遍,检查万年县的仵作有无疏漏之处。
随后,皇甫惟明又下令把仪王府的所有家丁全部带到刑部衙门,自己要连夜升堂问案,查清谢阿三与陈冠西的死亡原因。
刑部仵作经过半个时辰的检验,得出的结论与万年县衙仵作基本一致。
两个死者均系窒息而死,手腕有明显的捆绑痕迹,背部有淤青,显然在生前被人强行捆绑了双手,掩捂口鼻导致窒息身亡。
皇甫惟明下令留下一百名差役看守仪王府,在案情被查清之前,家中所有女眷及婢子不得出门,免得被嫌犯逃脱!
当华灯初上的时候,喧嚣了一天的十王宅终于安静了下来。
皇甫惟明率领刑部官差押解着仪王府的所有下人前往皇城,万年县则留下一百名差役把守大门,防止女眷逃走。
在案子水落石出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谢阿三与陈冠西一定是被男性杀的,没有把女人带到刑部不是因为她们没有嫌疑,而是皇甫惟明关照而已。
杨国忠作为副手没有返回万年县衙,带着几个相关人员跟随皇甫惟明一同前往刑部,禀报所有的案件细节。
皇甫惟明接手的并不只是一桩“仪王府埋尸案”,更重要的还有“青龙坊纵火案”,其中的具体细节有待杨国忠做出详细禀报。
皇甫惟明回到刑部衙门,命令官厨置办了晚宴,自己与杨国忠一边吃饭,一边听他禀报案情。
“多谢皇甫大人!”
杨国忠受宠若惊,非常有眼力劲的给皇甫惟明斟满酒杯,然后把自己掌握的案件细节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