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七次研究成功!接受检测!<\/h1>
“你已经做出半成品了?此话当真吗?”
吕建华眼睛顿时瞪大,声音也陡然拔高,还能听出细微的颤抖。
明显是非常的难以置信。
他抱着装满润滑脂罐子的双臂顿住,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给定住了。
他目光死死盯着陈宇凡,看了好一会儿,才喃喃道。
“我之前也试过用蓖麻油,我们在这个方向上......研究了半个月的时间。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材料,最后才无奈放弃。你竟然研究出来了,而且才用了多久......只用了......一晚上吗?”
陈宇凡点了点头,回应道:“准确来说是一整天,不过白天的时候......我们厂的库房里没有蓖麻油,所以我们先花时间,利用蓖麻籽榨油。”
“榨出蓖麻油之后,已经是晚上了,我们又通宵研究,终于在天亮之前完成了这份样品。”
吕建华听到这,眼神中充满了震惊。
他作为国产润滑脂项目的负责人,在这方面可是非常有自信的。
吕建华敢说,在这个领域里,他就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这个自信,他绝对是有的!
所以,刚才在电话里听到徐院长说,有一个轧钢厂来的九级工程师,自己造出了一款润滑脂,而且还想要和材研六院合作......
听到这个消息的事后,余建华的嘴角是忍不住微微上扬的。
他跟就没当一回事。
尤其是听到“红星轧钢厂”这个名字的时候,更是有些哭笑不得。
“红星轧钢厂?润滑脂?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当时吕建华心里嘀咕着,摇了摇头。
他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徐院长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个人来试试。
毕竟这段时间里,润滑脂的研究陷入了平静,不仅是他这个负责人焦急,徐院长也同样为此担心。
只是他没想到,竟然连轧钢厂的人,都要来研究润滑脂了。
这是他从未设想过的事情。
毕竟研究院和轧钢厂,简直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事!
好比一个在航天领域钻研多年的火箭研究专家,突然听闻来了个街头修自行车的,信誓旦旦地说要一起攻克火箭技术难题,任谁听了,都觉得荒谬至极,根本无法相信吧。
这并非吕建华太傲气,也不是他瞧不起对方。
更不是他觉得轧钢厂的工程师低人一等。
大家同为工程师,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工业添砖加瓦,都是光荣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
从本质来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一份付出都是伟大的、值得赞颂的。
对于每一位在岗位上奋斗的工程师,吕建华都是发自内心尊敬的。
但这并不代表,他认为所有人都能和自己一样,有资格研究润滑脂。
研究润滑脂需要很高的化工知识储备,并且需要丰富的科研经验。
放眼全国,拥有这样能力的人,也是极少数的。
轧钢厂这样的单位,更注重于生产工作。
所以轧钢厂的工程师......论维修机器的话,都是一把好手,吕建华完全比不过他们。
可要说研究化工材料......
这就是吕建华的本行了,他在这个领域之中是绝对权威的。
所以,他站在理性的角度,从专业知识和过往经验判断,打心底里觉得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个年仅二十岁,来自轧钢厂的工程师,怎么可能仅凭一夜,就研究出以蓖麻油为基础油的润滑脂呢?
他再次低下头,凑近面前的润滑脂。
进行了又一番仔细的观察。
吕建华将罐子微微倾斜,里面的润滑脂开始缓缓流淌。
他在侧面仔细观察着润滑脂的流动性,只见它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既不像水那样稀薄,也不像蜂蜜似的粘稠。
紧接着,吕建华伸出手指,轻轻蘸取了一点润滑脂,放在指尖轻轻揉搓。
润滑脂的粘稠度不稀也不稠,质感是非常对劲的,介于油和脂之间。这足以说明润滑脂不容易飞油,有不错的附着性。
再把手指凑近鼻子,仔细闻了闻。
是蓖麻油的味道,这方面也没毛病。
吕建华又仔细观察润滑脂的色泽,发现眼前的油脂呈现出一种均匀的淡黄色,里面几乎没有任何杂质,提纯的非常干净,呈现出一种清澈和透明的玻璃质感。
最后,他将罐子放在桌上。
静置了一分钟之后,润滑脂彻底平缓下来,平面规整光滑,没有气泡,也没有分层。
如此看来,仿若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艺品。
不过,吕建华心里门儿清,润滑脂这东西,光有漂亮的外表可远远不够。
毕竟都是油状物,乍一看,模样都大差不差。
关键得看它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能不能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的润滑效果。
实用性,才是衡量其价值的核心标准。
若是中看不中用的话......那绝对算不上合格的产品,充其量是个观赏物件罢了。
吕建华的目光在桌面上快速扫视,很快就捕捉到陈宇凡带来的实验数据。
他一把抓起,迫不及待地迅速浏览起来。
他翻开第一页,看到了陈宇凡对第一次试验进行的详细记录。
上面记载的很详细,写着试验的时间、地点、设备、材料、方法、步骤、数据、结果、分析、结论等等。
字迹工工整整,每一笔都能看出记录者的认真。
而且这个份报告书写的非常规范,非常严谨。
完全符合科研报告的要求。
绝对是在化工科研方面有水平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这详实的记录,无疑让这份成果的可信度瞬间提升了不少。
吕建华继续往后翻,看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直到第七次试验的记录。
他发现,每一次试验后,陈宇凡都对材料配比、工艺参数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次次都有改进,而且次次都有进步!
润滑脂的表现,确实一次比一次有所提升。
这说明什么?
说明陈宇凡在科研过程中,完全没有走弯路!
从最开始完全无法使用,到第七次的时候,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半成品了。
“七次?就成功了?”
吕建华眉头猛地一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诧异。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七次试验,就找到了最佳的配方和工艺?
这......这也太快了吧!
他回想起自己当时带领团队,也沿着“蓖麻油作为基础油”这个思路摸索研究过。
前前后后大概尝试了两百多次。
每一次都是满怀希望地开始,却又失望透顶地结束。
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做出合格的试验品。
最后,吕建华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放弃这个研究方向。
“我再仔细看一遍!”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五次、第六次......”
吕建华的目光像闪电般快速扫过这些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可是这方面的资深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能与他在专业知识上一较高下的人屈指可数。
所以这些实验数据,他只需扫一眼,便能洞悉其中的门道。
而且,陈宇凡前六次的方案,各种材料和配比,吕建华其实都亲自尝试过。
结果也和陈宇凡一样,一次次地以失败告终。
“那第七次怎么就成功了呢?”吕建华满心疑惑,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着,带着这份好奇,继续翻到下一页,开始仔细研读第七次的试验方案。
这一看......
就像被一股强大的引力吸住,仿佛有一个黑洞在档案的纸张上,直接把他的目光牢牢地吸了进去,再也挪不开分毫。
吕建华越看越入神,表情愈发严肃,整个人沉浸在这第七次试验方案的研究之中。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吕建华对润滑脂的研究太熟悉了,光是看着这些文字和数据,他的脑海中就已经在模拟测试了。
大约过了几分钟后,吕建华心中更为惊叹。
“这第七次的试验方案,比之前六次成熟了太多,从方案成熟程度上来说......简直是有一个质的飞跃!”
吕建华仿佛看到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这两种材料和皂化方案,我之前完全没想过......这似乎真的有可能!我们又要多出一个新的实验方向了!”
他喃喃说道,声音不大,但能听出字里行间的震撼。
吕建华看的格外的认真。
这一刻,他彻底收起了之前对陈宇凡所有的轻视,眼神里满是敬佩与欣赏。
至少,陈宇凡第七次试验的方案,是他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思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
这扇大门背后,隐藏着无限的可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更主要的是......
陈宇凡研究的成品,就实实在在地摆在他的面前。
只是目前这润滑脂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还只有陈宇凡自己做过的试验数据作为参考,还没有经过第二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院的权威检测。
不过,就目前看到的这些情况,这份成果的可信度已经相当高了。
高到让吕建华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年轻的工程师。
“年轻人厉害啊,一晚上就弄出了这样的成品。”
吕建华由衷地感叹道.
他绝对是发自内心说出了这样的话,没有半点的虚假和伪装。
陈宇凡脸上露出谦逊的笑容,轻声说道:“我就是运气好,多试了几次,就试了出来。”
徐院长一直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他不是研究化工反向的,对润滑脂的了解有限。
但他对吕建华足够了解。
多年的共事,让他对吕建华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反应都了如指掌。
从吕建华的表情和反应上,徐院长就能敏锐地察觉到,这润滑脂肯定不简单。
这份实验报告的数据,应该也是真实有效的。
国产润滑脂的研究,又有新方向了!
此时,徐院长的眼神终于柔和了许多,之前那严肃的神情也缓和了不少,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轻咳一声,打破了短暂的宁静。
他抬手朝吕建华挥了挥,低沉的说道:“别愣着了,带去实验室,赶紧测一下。”
徐院长的声音里,也夹杂着几分急切与期待。
吕建华用力点点头。
他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自然是比谁都更加期待,也想早点看到这罐润滑脂的测试结果。
他走上前来,拍了拍陈宇凡的肩膀,说道:“走吧,小兄弟,跟我去实验室。你这润滑脂如果真的有效,那我们可以好好交流一下经验,这个科研方向上,说不定还有很多拓展的可能!”
陈宇凡点了点头,心中也有些安耐不住欣喜。
等会的检测环节.......
对他而言也非常的重要。
毕竟在轧钢厂的时候,他的测试过程太简单了,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
想要准确的数据,还是研究所的专业机器更靠谱一些。
走出办公室时,他回头看了一眼徐院长,发现对方正专注地看着报告,眉头已完全舒展开,看得出来老头心情也是不错。
轧钢厂和材研六院合作的事....估计问题不大。
.................
没一会儿,他们就来到了实验室。
一推开门,一股浓郁刺鼻的化学试剂味道扑面而来,瞬间钻进鼻腔。
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复杂的仪器设备。
很多机器的体积都非常庞大,多数都是前几年从苏俄进口的,已经是国内最顶尖的一批实验室了。
吕建华轻车熟路地走到一台大型测试设备前,熟练地将其打开。
这台设备看起来很新,上面有着不少按钮、仪表盘和指示灯,对此陈宇凡倒是有些陌生,他并没有用过这种机器。
他转过头,对陈宇凡说道:“这是我们自己研制的,最新的润滑脂性能测试设备,能全方位检测各项指标。”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
<\/bod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