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宇凡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实验室的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化学试剂的味道。
各种瓶瓶罐罐,什么试管啊、烧杯啊,把本来就简陋的实验台摆得满满当当。
陈宇凡穿着白大褂,戴着防护眼镜。
不断的穿梭在这些实验器材之中,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实验。
【红星1号润滑脂】的研究......
目前似乎陷入了一个瓶颈期。
陈宇凡已经尝试了十几种不同的配方。
比如调整原材料的比例,更改反应温度和时间。
但最终的实验结果......
都无法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陈宇凡坐在实验台前,眉头有些紧锁。
这次的研究难度确实很大,令人头秃。
他手里拿着一叠从材研六院带回来的实验数据报告。
这些东西,陈宇凡已经翻看过无数次了。
而他再次将其打开,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
突然,陈宇凡像是想到了什么。
他拿起笔和纸,在上面快速地写下了一连串的化学公式和材料配比。
这是【卫钢-50脂】和【星火1号复合脂】的配方,以及各自的制作工艺。
这两种润滑脂,都是材研六院的最新研究成果。
保密级别很高,资料概不外借。
所以,陈宇凡第一次去材研六院,就现场学习,把关于这两种润滑脂的资料数据全部记在脑子里。
毕竟他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不用岂不浪费。
这两种材研六院耗费半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润滑脂,分别是——
【卫钢-50脂】,采用原钙基再生油方案,目前性能最好的成品已经达到了Л3-240石墨润滑脂的51.6%。
【星火1号复合脂】,选择的是菜籽油复合皂方案,目前性能最好的成品能够达到57.3%。
这两种润滑脂的性能,都比【红星1号润滑脂】要高。
距离能够投入生产使用的60%及格线,已经很近了。
但这二者的研究,也都遇到了瓶颈。
连续几个月,都没有取得新的突破,把徐院长和吕建华愁的焦头烂额。
看着纸上的两组配方,陈宇凡陷入了沉思。
“这两种润滑脂的配方和你的酒馆对我打了烊工艺,各有优劣,如果能将它们的优点结合起来......”
陈宇凡的脑海中,闪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但这种思路,材研六院应该已经做过了。
毕竟两种润滑脂都是出自他们之手,相互之间肯定做过很多结合。
“不过......我可以尝试将【红星1号润滑脂】的配方,和这两种润滑脂的配方进行融合啊!”
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
一旦萌生,就在陈宇凡的脑海中迅速生根发芽起来。
陈宇凡越想,越觉得可行。
【红星1号润滑脂】是他研究出来的半成品,材研六院对此知之甚少,研究的也不深。
所以这样的结合,应该从来没有人尝试过。
“【红星1号润滑脂】的配方,虽然性能不如这两种润滑脂。”
“但它有一个巨大的优点,那就是成本低廉,原材料易得。按照单价来算,只有【卫钢-50脂】和【星火1号复合脂】的三四成。”
“而且这两种润滑脂存在的某些缺点,在【红星1号润滑脂】中未必存在,甚至可能是【红星1号润滑脂】的强项......”
“如果能够将他们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并且做出合理的配比......或许就能研制出一种......既有高性能,又拥有高性价比的国产润滑脂!”
想到这里。
陈宇凡的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验证自己的想法。
他立刻起身,走到实验台前。
开始准备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器材。
他再次对于材研六院的这两种润滑脂,进行了思考。
【卫钢-50脂】是钙基再生油方案。
成本控制得不错,但性能上限似乎就在那儿了,杂质问题也是个麻烦。
【星火1号复合脂】是菜籽油复合皂方案。
性能要更好一些,可成本高。
“要不,先吧【红星1号润滑脂】和【星火1号复合脂】融合起来尝试一下?”
陈宇凡的大脑中萌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他拿出一张纸,先在纸上进行计算。
毕竟化学研究的很多东西,不一定非要在实验中才能看出效果。
很多化学反应,在纸面上......同样可以进行计算。
但计算出来的结果,似乎有些不尽人意。
【星火1号复合脂】是菜籽油复合皂方案,似乎跟【红星1号润滑脂】中的石墨烯衍生物,存在某些程度上的冲突。
而且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这是他们物质成分本身带来的必然冲突。
“如果这样的话,似乎和【卫钢-50脂】融合,是更可行的方案。”
陈李凡再次在纸面上进行了计算。
发现理论上确实是可行的。
既然理论上可行,那么就肯定要在实践中尝试一下。
好在陈宇凡也从材研六院带回来了一些【卫钢-50脂】和【星火1号复合脂】的半成品,足够用于实验了。
陈宇凡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人手不够的。
他把刘胜东和李志敏喊来,并向他们二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工,您的意思是......把咱的【红星1号润滑脂】跟那个【卫钢-50脂】搞到一起?”
李志明的眼睛瞪的溜圆,觉得这想法有点......太过于大胆了。
没听说过这样玩的啊?!!
刘胜东也皱着眉头道:“陈工,这【卫钢-50脂】用的是再生油,会不会把咱的润滑脂也带沟里去?”
“先试试看!”
陈宇凡摆摆手,信心十足的说道。
“反正现在都是实验阶段,就算这个思路不可行,我们尝试一下也花不了多少功夫。所谓做实验......就是要勇于尝试,千万不能害怕。”
“爱迪生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说过吧,为了发明电灯,他尝试了1600多种灯丝的材料,最后才确定了以绵线作为灯丝,给时间带来了光亮。”
“那1600多次的尝试看似是失败的,然而他们本身没有意义吗?当然有!因为他排除了1600多个错误答案,没有前面的这些失败,也就不会有最后的成功!”
听到陈宇凡的话语。
刘胜东和李志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振奋到了。
这种强大的信心正是他们所缺少的。
陈宇凡似乎......永远都能在紧要关头,点燃所有人的斗志。
陈宇凡看到两个人也有了信心,继续说道:
“【卫钢-50脂】的钙基皂制备工艺,咱们可以借鉴过来。但基础油和稠化剂,咱们还用咱们自己之前的思路。制作工艺上......我觉得还可以尝试一下【星火1号复合脂】的工艺流程!”
“三合一!”刘胜东和李志明对视一眼,都能够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叹。
陈宇凡这是要把三种润滑脂的特点全部合在一起。
这样一来,实验的难度当然也变得更大了。
“对!取长补短,强强联合!”
陈宇凡略微有些激动,主要是他思来想去,觉得这种方法似乎真的有可行性!
既然有可行性,那么就值得尝试!
在陈宇凡的鼓动下,刘胜东和李志明也来了精神。
虽然,陈宇凡的说法听着还是有点悬乎。
但他们跟着陈宇凡干了这么久,早就习惯了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搞法。
毕竟这是陈宇凡,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他们并非是相信了这种思路,而是相信了陈宇凡本人。
既然以前能够创造出那么多的奇迹。
现在为什么不能再创造一个呢?
说干就干!
三人立刻重新投入战斗。
实验室里又恢复了叮叮当当、瓶瓶罐罐的忙碌景象。
这次,他们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
陈宇凡先是仔细研究了【星火1号复合脂】的制备工艺。
得益于材研六院这么久的研究,这种工艺相对成熟。
但也有讲究的。
其中对温度、搅拌速度、皂化时间都有严格要求。
他结合【红星1号润滑脂】的经验。
对工艺参数进行了初步调整。
“老刘,温度控制在95度,上下浮动不能超过1度!”
“小李,搅拌速度先用中速,注意观察反应物的粘度变化!”
陈宇凡一边指挥,一边紧盯着反应釜里的变化。
第一次尝试,皂化反应还算顺利,生成了白色的钙基皂。
但接下来加入【红星1号润滑脂】那种特殊基础油和稠化剂后,问题来了。
混合物变得疙疙瘩瘩,像没和匀的面糊糊,根本不成脂。
“基础油跟钙基皂不兼容?”刘胜东猜测。
“可能是,也可能是稠化剂的问题。”
陈宇凡皱着眉分析:“那我们换一种浓度的蓖麻油,再试试调整稠化剂的种类和比例。”
第二次尝试。
换了不同浓度的基础油,也调整了稠化剂后。
这次倒是成脂了,但粘度太低,滴点也不高,抗水性更是一塌糊涂,遇到水马上就乳化了。
“不行,这性能还不如最早的【红星1号润滑脂】呢!”
李志明似乎有点泄气。
“别急!”
陈宇凡沉声道:“方向没错,是细节没把握好。钙基皂的亲水性比较强,咱们要想办法提高它的抗水性......试试加点疏水性的添加剂。”
于是,第三次实验开始。
他们在配方里加入了一种叫“硬脂酸铝”的添加剂,希望能改善抗水性。
可惜,还是不行。
紧接着,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尝试......
失败,分析,调整,再失败,再分析,再调整......
整个过程枯燥而磨人。
极其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
在这个简陋实验室里,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只有仪器运转的嗡嗡声,和偶尔的玻璃碰撞声。
但三个人的眼神,却一次比一次坚定。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时间就这样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流逝。
一连过去了三天。
这三天里,陈宇凡他们三人,几乎是吃住都在实验室了。
陈宇凡也派人和娄晓娥打了招呼,每天晚上不用等他回家。
在实验室的桌子上,堆满了吃剩的馒头和咸菜疙瘩,角落里扔着几个空的罐头盒子。
刘胜东和李志明的脸上,都带着浓浓的倦意。
眼窝深陷,嘴唇干裂,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斗志。
陈宇凡就更不用说了。
随着他的实验推进,润滑脂的性能也在明显提升。
具体的数值不好说,但润滑效果却是极为明显,一眼就能够辨别出来。
既然有收获,那么陈宇凡就斗志昂扬。
他的体质远超普通人,即便是连轴转了三天,也完全撑得住。
整个人的精气神,依然保持着不错的水平。
直到第三天下午。
这已经是第二十多次尝试了。
这次尝试,源于陈宇凡的突发奇想,他在配方中加入了一种特殊的表面活性剂。
并且微调了反应温度和搅拌方式。
所有的材料,按照特定的工艺流程走完之后。
开始了悄无声息的化学反应。
当反应结束。
样品从反应釜中取出时,呈现出的状态明显不一样了!
颜色是均匀的淡黄色,质地细腻光滑。
陈宇凡用手指捻了一下,粘附性极好,而且拉丝性也很棒!
“看着......有戏!”刘胜东的声音都有些激动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陈宇凡也有些紧张。
他的预感告诉他,这次或许真的可以!
不过,的深吸一口气后。
陈宇凡还是提醒道:“先别高兴太早,上齿轮箱!”
润滑脂的性能如何,不是靠眼睛看出来的,而是要经过检测,用数据说话。
在红星轧钢厂里,没有那么多的专业检测仪器。
他们只能选择小型齿轮箱,以此来判定研究成果如何。
还是陈宇凡亲自操作。
他将这种新鲜出炉的新型润滑脂,均匀涂抹在齿轮上。
通电,启动!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